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6-9-2 09:13 编辑
六星文痞,刘创也!
曾有人问文痞刘创:“鲁迅跟你有仇啊,动不动拿别人说事。文学类型多种,你喜你的,他喜他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可以不喜欢 ...”
文痞刘创回答:“我很少拿他说事。因为他在我心里真没啥份量。偶尔提一下罢了。”
那么文痞刘创是如何偶尔提一下的呢?
文痞刘创说:“鲁迅人品有问题,人格有问题,甚至是病。”
“那是个病态的人。至于文学功绩,民国随便拿出一个人来,都不比他差。”
“很多研究鲁迅的人鉴定,那是个真正病理学上的精神病。”
“人格分裂,政论文牛逼,小说新诗散文,如此文章,民国,他根本数不上。”
“我曾经说过,鲁迅首先是人品不好,其次才是文字不好。文字不好的我都懒得提了,更别说人品不好的了。”
其实,这些恶毒的说法并不能算是文痞刘创自己的观点。正如他自己说的“大多数观点,都是他的敌人的观点。”也就是说文痞刘创对鲁迅的那些污蔑和攻击不过是他拷贝自“鲁迅敌人的文字,”。
文痞刘创为何那么仇视鲁迅呢?某非他的祖先和鲁迅有啥深仇大恨?可就凭他:“哪怕是把草帽撅吧撅吧扔茶缸子里呢,也得泡出点色来嘛”这种谈吐,祖上几辈子估计最高的成分也就是个富农。绝对不可能和鲁迅沾上一点边。也许到了他这辈子,靠攻击鲁迅从而从某个金猪那混了点稿费才一跃成为家族的翘楚。
小人得志便猖狂,文痞刘创有两臭钱了,就到处嘚瑟那破草帽泡水总算可以让他“鲸吞牛饮,暴殄天物罢了。”可惜啊,就他那点对鲁迅没有一丝新意的诋毁,而且很多攻击还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以后会说到)金猪根本就没瞧上眼,只是为了凑个水军的数,时不时的赏点碎银子给文痞刘创。所以文痞刘创特羡慕那些可以“抽烟的死于中华,喝茶的溺于龙井。。。。”的主子们。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死一根,溺一口”也算值了。
鲁迅的伟大形象,历经数十年仇视他的那些人不遗余力的疯狂攻击,依然屹立不倒。臭嘴小儿刘创的那点复制品,实在连蚍蜉撼树都谈不上。只是充分暴露刘创自己文痞的无耻嘴脸而已。
下面来谈谈人品,文痞刘创说:“鲁迅扔一个媳妇,全中国都说扔得好扔得对,一旦有人替他媳妇打个抱不平,就说鲁迅也有难言之隐啊鲁迅也不容易啊活得也憋屈啊。我靠,男人就得有男人的样子。”原来,文痞刘创认为鲁迅人品有问题,是因为认为鲁迅太没男人的样子了。
文痞刘创说:“一个全力出击打击腐朽旧思想旧文化的牛逼人物,虽然是处于一个法律允许纳妾的制度下,但却因为自己吵吵新式婚姻,要革旧式婚姻的命,于是为了顾忌自己的形象,不满意婚姻,又不敢离婚。玩师生恋,玩私生子。到死不和二奶结婚。
既立了牌坊又那个啥。嗯嗯。也挺难为人的。”
这样的攻击,如果只是出于世界观的不同倒也无可非议,算不上文痞。
可是,刘创心里男人的样子好像得像文豪胡适那样:我抽烟,喝酒,赌博,嫖娼,但是我知道我是好汉子。胡大文豪不但从18岁开始吃喝嫖赌,还在四十岁的时候带着徐志摩一起嫖,让徐大诗人也男人样了。而文痞刘创钦佩的袁大总统公子,黑帮帮主袁克文就更有男人样了,“他一边卖字为生一边娶姨太太这事。我靠,在民国,别说他这样的大公子,就是稍稍有点钱有点地位有点文化的人,都以三妻四妾为荣吧。这个,在那时候,算是污点么?”原来,文痞刘创的心中,如此的风花雪月,才算是真有男人样。也使得文痞刘创羡慕嫉妒恨啊!羡慕胡大文豪,嫉妒袁大公子,恨鲁迅辜负了那个时代,没有男人的样子。在文痞刘创的心里,袁大公子那样三妻四妾的,连污点都不算,可到鲁迅这里,师生恋就罪恶滔天了。从这种对比,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刘创的文痞嘴脸太让人恶心。
鲁迅、胡适都是被家里包办婚姻娶了媳妇,鲁迅没和这个“媳妇”生活过一天,但胡适却接受了这个家里安排的媳妇,写信鼓励她识字、放足。他说,如果我不娶她,就是毁了她一辈子,我也将一辈子受良心谴责而不安。表面看,好像胡适比鲁迅高尚,可实际上,鲁迅不愿屈从于旧婚姻制度,但又不能狠心让受旧观念毒害的“媳妇”走上绝路。所以,他只能选择尊重“媳妇”的选择权。而胡适,则不但顺应着旧婚姻,还享受着旧婚姻制度带给他的三妻四妾的好处。谁更男人呢?
文痞刘创攻击鲁迅说:“那是个病态的人。至于文学功绩,民国随便拿出一个人来,都不比他差。”
“如果不是政治需要,或者说句反动的,如果是国民政府的天下,鲁迅估计都不入流。他一枝笔,比整个师的军队都厉害。为什么?其背后的推手,难道不是政治?光靠本事,他还真排不进前五十名,基本被淘汰。”
可文豪梁实秋却把胡适、周氏兄弟、徐志摩、陈西滢并称为五四以来五大散文家。而且鲁迅成名时,正是国民党政府的天下,还被国民政府打压迫害着成就了英名。梁实秋可算是鲁迅的敌人,可梁都不敢贬低鲁迅的才华。而胡适也曾说过: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
而且,鲁迅不光是在文学上成就非凡,鲁迅收藏的六朝、汉代造像非常多,秦汉瓦当也不少。鲁迅藏汉代造像600多份,俄国版画2000多幅。他选藏的造像特别大气,毫 无宋明绘画里的萎顿之象,非常灿烂。他还收藏了六朝的各种墓志铭、拓片,整理了大量相关碑文。他的收藏视野很广,欧洲藏品以德国和俄国居多。他深受德国近 代哲学影响,审美上很接近卡夫卡。鲁迅有留日经历,收藏了很多浮世绘。他在广泛涉猎后指出,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是模仿汉代造像的结果。在艺术上,陈丹青表示,在过去百年的文艺家序列里,鲁迅是很特别的一个人,从来不相信系统,而通达历史,从来不轻用术语,却开口就咬住问题。他以一种伟大的业余感把握艺术。
文痞刘创又说:“哦,听说鲁迅也曾经被提名过诺奖。。。。。。
还特么是政治。。。。要是国民政府的天下,估计被提名的就不是鲁大人了。”
可事实是,鲁迅那个曾经被提名,恰恰是在国民党政府的天下。而且,鲁迅拒绝了。文痞刘创污蔑的段数也太低了。
文痞刘创信口雌黄说:“鲁迅仅凭一笔,就打倒了太多的民国牛逼人物。多少研究专项史学和西方文学的大家,因为与他意见不合,一刀拿下吃不上喝不上死无全尸?至少耽误了太多知识体系的完备”
可是,鲁迅生前靠笔打倒过谁呢?一个没有,也打不倒不是?当权者不支持,还恨不得剿杀的文人能打倒谁?天方夜谭。鲁迅死后被打倒的,那与鲁迅何干?文痞刘创真是如他自己所言:“我是吃大蒜长大的。
”
文痞刘创说:“我眼里,鲁迅就是中国文化的绊脚石,只是政治成全了他,而他也很识趣的死在一个恰好可以名哲保身死后不朽的年龄和时代,罢了。”
历史的事实是:鲁迅活着的时候,政治并没有成全他。要知道,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剿杀他的,而共产党还只是个政治上无法成全他的政党。文痞刘创,玩弄割裂历史,移花接木等拙劣的手段,只是彰显了他文痞的可憎面目。
文痞刘创说:“在新文学思想上,胡适是鲁迅的老师,”
可胡适以《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为题,发表演时说:“我们那时一个《新青年》的同事,他姓周,叫做豫才,他的笔名叫鲁迅,他在我们那时候,他在《新青年》时代是个健将,是个大将。我们这班人不大十分创造文学,只有鲁迅喜欢创造的东西,他写了许多《随感录》、《杂感录》,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结果,他们觉悟了,古文时代已经过去了。等到后来我们出来提倡新文艺时,他们也参加这个运动,他们兄弟的作品,在社会上成为一个力量。”
且不说鲁迅比胡适大不少。响应提倡的就变成了学生?提倡者就成为了老师?那文革中,那么多娃娃都成了老师。可笑的逻辑,胡适都会笑话荒谬的逻辑。
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以后,胡适便给予热烈的赞赏与高度的评价,称誉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胡适曾经曾经想做一部《中国小说史》,一直放在心里,几年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了,胡适对此不是心怀嫉妒,而是报以热情的夸奖,认为: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尽管政见不同,可是在1936年鲁迅去世后,当女作家苏雪林写长信给蔡元培、胡适,对鲁迅进行攻击时。而胡适则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这才是文人的风骨。而文痞刘创连苏雪林都不如,没资格称之为文人,只是个文痞。恶毒的文痞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