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6-11-7 16:53 编辑
当我想从杂谈“退下来”,以一个“老干部”的身份,过一过六星论坛的“退休生活”时,一个叫“九弟”的人突然冒了出来,大赞一些人在论坛上的“坚持”,这一些人里自然包括我。我有点不知所措,好比,我刚要出门,家里正好来了客人。
初看“九弟”的名字,第一感觉是这家人的计划生育搞得不好,想起了东北相声演员杨振华的“大毛二毛三毛四毛五毛六毛七毛八毛九毛起床啦”;第二感觉是这“九弟”的名字起得既谦卑又接地气,有点像武松在景阳冈的酒家连喝十八大碗时,旁边给他不断上酒的小伙计;第三感觉呢,这“九弟”的谐音倍感亲切,拿苕帚把jiudi扫扫,拿墩布把jiudi墩墩,jiudi在我们天津话里是“地面”的意思。
一开始,我是把“九弟”当做一个新朋友看待的,从发帖的数量和频率来看,感觉这个新朋友并没有拿自己当“外人”,一进屋就盘腿坐在了炕上,掏出一把瓜子,主动跟你唠嗑,你一时怠慢好像也没关系,这个“客人”除了爱唠嗑,还爱自言自语。
就在昨天晚上,我用电脑上六星,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此前一直以为“九弟”是个毛毛躁躁的小伙子,没想到,“九弟”竟然是个女的,因为怕别人误会,又懒得解释,她便把头像换成了自己的真人秀。我对于女的一向比对于男的走得近一些,于是,在六星娱乐版“九弟”写的一个关于歌曲的帖子里,主动献媚地贴上了自己前不久唱的一首老歌——《晚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的小热情马上就有了回报,就在今天早晨,我看到了“九弟”写的有感我的“五十抒怀”的帖子,一看发帖时间,莫名地有点小感动,人家是熬夜写的啊,人家写我时,我已经睡着了,往深处一想,真是对人家太不尊重。
今晨看了“九弟”的有感,在内心里感谢她的同时,我的天蝎座的小直觉上来了,从“九弟”话唠式的写作风格,再联想她明抢似的转发独醒客的文章,我初步判断:她就是很早就打入六星内部的不老拽。如果我的这个判断失误,那……老天爷会遭雷劈的。
在我印象里,不老拽和独醒客是穿一条裤子的,说一男一女穿一条裤子,这个比喻很低俗,要不改改,穿一条裙子?那也不像话。我的意思是说,不老拽和独醒客的关系很好,记得独醒客短暂担任六星视点的首版时,不老拽侠肝义胆,大概承包了百分之八十的发帖量。当然,她动用了好多马甲,比如,“老社员”、“老细腰”等等。
我以前对不老拽的印象,觉得她像三毛,不是张乐平笔下那个在上海街头流浪的三毛,而是那个在撒哈拉沙漠行走的长发飘飘的台湾女作家三毛。现实中的不老拽,好像开了茶馆,除了爱喝茶,还爱养狗,爱看电视剧,爱打游戏,爱看书,爱听佛乐,爱多愁善感,爱没心没肺……总之,很有爱。
记得六星“关张”的一段时间,不老拽在红袖开了茶馆,茶馆的名字挺怪异,我一时想不起。正是那段时间,我观摩了一下红袖,觉得红袖的高手还是很多的。前段时间,轮到红袖“关张”了,红袖的众多高手来到了六星,他们文思敏捷,各有千秋:翰林出口成诗,一池亦庄亦谐,六指温情款款,笑笑谈古论今,那江天马行空,李熙一步一个脚印……至于新解玉玲珑,我一直把她当成六星人,让我耿耿于怀的是,玉玲珑从来不露真容,我不相信她长得漂亮,要不,她早出来嘚瑟了;我也不能说她长得丑,因为,实在是一点证据也没有啊。
说不老拽,怎么扯上了玉玲珑?不过,这两个女人也确有相似之处,比如,爱喝茶,有佛心,话唠,知识面比较宽等等。但她俩似乎没有交集,好像是。不老拽看着挺接地气,其实,她比较飘逸;玉玲珑看着挺飘逸,其实,她比较接地气。也许,是不老拽爱听歌,而玉玲珑爱烙饼的缘故?谁知道呢。
再次感谢写有感“五十抒怀”的“九弟”,也一并感谢写“有感之余”的一池,我的一篇帖子,能让你们有感并感动,荣幸之至。
另,如果“九弟”不是不老拽,那我就丢人现眼了。好在,我的脸皮很厚,再说,认错人的事情,我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别说我,就连我的三徒弟一叶舟,在马路上也认错人了,她亲亲热热地管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喊“姑姑”,你猜怎么着,人家一激动,给了她两个苹果。
在这个世界上,热情总是好于冷漠。你说是不是,“九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