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九弟闲侃06:民乐离我们有多远
查看: 2541|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弟闲侃06:民乐离我们有多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30 10:3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1-30 10:39 编辑



民乐离我们有多远

文/那九弟

1

老一辈的人大都喜欢听戏。不论有没文化,都对戏曲情有独钟。不知是那时实在娱乐项目太少,还是中国的戏曲真那么迷人。但到了后些年,戏曲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爱听戏看戏的,大部分都应该在七十岁左右上。这中间,应该是有个断档。这个我没做过详细的调查,只是从自己周围的人们的喜好上去总结判断的。

我这里所说的情况,指的是非票友的广大人群。当然,任何时候票友都是戏曲最忠实的喜好者。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伴随戏曲一同深入人心的民乐,也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细数自己的周围,爱好音乐的当不再少数,爱好民乐的怕是就屈指可数了吧。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不是该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杞人忧天。

2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喜欢民乐的,尤其喜欢二胡曲。

但凡提到二胡,人们首先都会想到《二泉映月》,想到《二泉映月》都会想到瞎子阿炳。这就如同拉小提琴就能想起《梁祝》是一样,但谁更能代表《梁祝》那我就不清楚了。

我喜欢二胡,不是从《二泉映月》开始的,只是,在我还没喜欢上二胡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二泉映月》也知道了阿炳。

具体与二胡的缘分,是从一次无意中撞见了图中这把二胡开始的。看见这把二胡的第一眼,我便喜欢上了它。特别是琴头下方的琴杆上镶嵌的那片骨饰上的小字,是我最喜欢的李白的一首诗《将进酒》中的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把二胡据说是老红木制作,胡器出自名家,又比较老,某名人用过。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喜欢。但价格不菲。这对于像我这样根本不会拉二胡的人来说,购买下来有点奢侈也有点不靠谱。更何况,那是十好几年以前。但我总是止不住的喜爱,最终还是在第二天便买了回来方才甘心。

3

自从有了这把二胡,我对二胡音乐便一下子喜爱起来。那时候我还专门买了磁带,上面全是二胡曲。后来就是光盘了,再后来就可以下载,便省了不少的银子。二胡曲听得多了,整个人便也能很快的静下来。

在我听来,二胡曲尤其的悠扬,千转百回的令人或柔情似水,或心绪激荡,或浮想联翩,或陷入静思……。总之每首曲子都能走进心中,令人愉悦、从容。

在这所有的二胡曲中,我最钟情的有两首,一首是《良宵》,另一首是《赛马》。像《二泉映月》这样的名曲,喜欢的人自然也很多,只是很多时候无法契合我的心情,所以听的时候也少些。

4

我曾说我会拉二胡,其实,我根本不会。尽管我拥有这么好的二胡如许年,年年我都会动几天心思要好好学二胡,但自始至终我都还没有入门。只是我的内心里明白,我早晚一定能学会拉二胡的。因为,这把二胡已经不再重要,而是由这把二胡牵出的我对二胡曲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

很多的二胡曲我都能全曲不怎么走调的哼唱下来,尽管哼唱的都不是简谱,而是咿咿啊啊的仿声,别人未必能够听得懂,但我总能自得其乐的沉溺其中。

最不能忍受我摇头晃脑的哼唱二胡曲的是家中的小盆友,每次我兴之所至哼唱起来时,都会被严厉制止,因为,在她听来,我哼唱的简直跑调的不靠谱。因为,小盆友的二胡拉得那是一流的。但她从来不肯教教我。她觉得我太笨,并且根本就没一点的乐感。尽管小盆友无限的打击我,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二胡曲的喜爱,更不能打掉我要学会拉二胡的决心。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吧,也许,小盆友会拉二胡是上天早已安排的。

5

我甚喜悦家中小盆友竟然会喜欢二胡,民乐在我的家中,或许会绵延下去,而我周围的状况,就不能令人乐观了。每每我心血来潮想跟周围的朋友聊聊民乐时,总是会被及时的转移话题,我心里明白,他们那是不理解也不喜欢,所以往往惆怅而罢谈。

我没有生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桃花源。但我的生活环境真的离民乐有些远。那你呢?!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3
发表于 2016-12-5 14:23 |只看该作者
九弟 发表于 2016-12-5 13:55
现在后悔了吧?
开始学也不迟啊

我喜欢古筝和萨克斯,原来架子鼓练了一阵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6-12-5 13:55 |只看该作者
剔透玲珑 发表于 2016-12-5 08:12
小时候老羡慕母亲会拉二胡、拉手风琴、吹口琴之类的乐器,觉得很神奇。母亲要教我,我觉得太难,没学。

现在后悔了吧?
开始学也不迟啊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6-12-5 08: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看母亲拉“赛马”那曲的投入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6-12-5 08: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老羡慕母亲会拉二胡、拉手风琴、吹口琴之类的乐器,觉得很神奇。母亲要教我,我觉得太难,没学。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12-5 08: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初看题目还以为是问甘肃的民乐县离我们有多远呢?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12-3 10:03 |只看该作者

历久弥香嘛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12-3 07:58 |只看该作者

好久以前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6-12-2 20:10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2-1 11:46
我写过,谁的二泉谁的月,散文。

方便贴来欣赏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12-2 20:09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2-1 11:46
我从小第一个学的乐器就是二胡。
我老叔,小时候发烧把眼睛烧坏了,只是视力低,还能看见。后来又因为给 ...

你这么有才,这是要迷死我拍哥么?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6-12-2 20:07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2-1 11:02
二泉映月
乐曲在两根琴弦上缓缓流淌源头上有一江一河的流水声如果风从水面呜咽划过太湖就是飞翔停靠的驿站 ...

企鹅大哥真是有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6-12-2 16:40 |只看该作者
九弟 发表于 2016-12-2 12:17
同喜同喜

老师转行可惜了

老师也无奈,他八岁开始学二胡,有自己的音乐培训机构,是专业乐队首席,还兼在校上课,如果只能温饱,现实确实残酷。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12-2 12:17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12-2 10:56
嘿嘿,看来我家小朋友与你家一样,都选择了民乐,你喜欢听《空山鸟语》么?我极喜欢听孩子拉。只是初一,教 ...

同喜同喜

老师转行可惜了
事在人为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6-12-2 10:56 |只看该作者
嘿嘿,看来我家小朋友与你家一样,都选择了民乐,你喜欢听《空山鸟语》么?我极喜欢听孩子拉。只是初一,教了他七年的老师转行离开深圳,他的二胡就停了。老师临走时这样说,我即不会忽悠,又不会吹牛,象我这样在深圳只能求个温饱。老师是八零后,为了更好的生活,要么转行,要么昧着良心,他选择了前者。一直在心里感谢他也祝福他。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6-12-1 12:14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2-1 11:46
我从小第一个学的乐器就是二胡。
我老叔,小时候发烧把眼睛烧坏了,只是视力低,还能看见。后来又因为给 ...

眼不好拉二胡是你的想象
有些人是天才
无师自通那种
你老叔就是
应该跟眼睛没关系

不过眼睛不好促使他更加钟情二胡
这是可能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6-12-1 12:12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2-1 11:46
我写过,谁的二泉谁的月,散文。

发出来俺们欣赏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6-12-1 12:12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2-1 11:46
我从小第一个学的乐器就是二胡。
我老叔,小时候发烧把眼睛烧坏了,只是视力低,还能看见。后来又因为给 ...

大才子啊
深长不露
秀一段二胡呗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6-12-1 12:10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6-12-1 11:43
切,还记得这茬?还真好了。户外运动的奖品。

这事俺原来也干过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6-12-1 11:46 |只看该作者
我写过,谁的二泉谁的月,散文。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6-12-1 11:46 |只看该作者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1:26
我还有一个唱机
太久没有打开过
不知是否还能用

我从小第一个学的乐器就是二胡。
我老叔,小时候发烧把眼睛烧坏了,只是视力低,还能看见。后来又因为给别人家安装暖气的时候,遇上那家人和邻居打架,结果邻居一把刀搞成了三死两重伤,我老叔是重伤的那个名额里的。
这下好了,更啥也不能干了。老叔从小就拉二胡,可能跟视力有关吧,不过他二胡拉的真不错。
我第一个曲子是苏武牧羊。
后来,我的CD架上也大多是二胡曲。
后来又学过贝斯,学过小提琴,键盘。都是勉强能拉出调来的水平。
还真就二胡水平相对高一点。
二胡很草根,谁能想到一截竹子,居然如此美妙。
我老叔现在拿着最低生活保障和伤残补助,住着政府给的免租房,一个人住六十平米。
社会主义好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6-12-1 11:43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6-12-1 07:48
哈哈,城市委实如此。钢琴没法搬,别的小提琴吉它二胡可以跑到外面练。但是,从另一角度想,那孩子琴可能 ...

  切,还记得这茬?还真好了。户外运动的奖品。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6-12-1 11:26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2-1 11:05
贴首旧诗怀念一下。

很有情怀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6-12-1 11:26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2-1 11:02
二泉映月
乐曲在两根琴弦上缓缓流淌源头上有一江一河的流水声如果风从水面呜咽划过太湖就是飞翔停靠的驿站 ...

我还有一个唱机
太久没有打开过
不知是否还能用

唱机里的唱片
全是二胡曲

那个唱片还在唱机里没取出
或许要跟唱机牢牢的黏在一起

那些于二胡相伴的时光里
我还那么幼稚和文艺

任“二泉映月”在耳畔响起
若“高山流水”遇到“知音”
“赛马”骤然急促的奔来
“南泥湾”的芦苇里“渔舟唱晚”
怎能不历数无数个“良宵”里
键盘的敲击声在指尖四溢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6-12-1 11:05 |只看该作者
贴首旧诗怀念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12-1 11: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6-12-1 11:08 编辑

二泉映月

乐曲在两根琴弦上缓缓流淌
源头上有一江一河的流水声
如果风从水面呜咽划过
太湖就是飞翔停靠的驿站

明月跌落时
天下第二泉听见响亮的回声
环月的泉水
涟漪层层荡漾开来
瞎子阿炳关闭一扇窗
转身,打开另一扇窗

孤独的身影拉长小巷
像一枚唱针
音乐穿透时空和灵魂
一把二胡拉出悠悠万古情思

许多年后
小泽征尔双膝跪地
泪流满面
今天的人们
只要打开唱机
旋转的碟片
就真实还原着一泓泉水的波纹
                         2007.1.27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12-1 11:00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二胡情结。
1975年吧,拉小提琴的高中同学红一对我说:该教你了;先从识五线谱开始,然后学二胡,然后再学小提琴。
可惜五线谱尚未学完,翌年父亲即专业地方,我回到了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12-1 08:30 |只看该作者
我忒喜欢【吻别】中间的那一段二胡

如泣如诉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12-1 07:48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6-12-1 07:43
什么乐器到了初学者的手中也不好听。我家后楼有个孩子学钢琴,那声音苦不堪言。他一练琴,我就逃难似的 ...

哈哈,城市委实如此。钢琴没法搬,别的小提琴吉它二胡可以跑到外面练。但是,从另一角度想,那孩子琴可能没练好,您的肩周炎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12-1 07:43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6-12-1 07:29
你家户主还是不是特别爱好二胡,真喜欢,谁也打击不了。
话说二胡新学时吧,是象推辗子似的难听。

  什么乐器到了初学者的手中也不好听。我家后楼有个孩子学钢琴,那声音苦不堪言。他一练琴,我就逃难似的出去溜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2-1 07:41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6-12-1 07:29
你家户主还是不是特别爱好二胡,真喜欢,谁也打击不了。
话说二胡新学时吧,是象推辗子似的难听。

  应该也是。她爱好挺多,没有太精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2-1 07: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6-12-1 04:39
我的老泰山会拉二胡,水平算是业余中的高手。我家户主会一点。和她恋爱时,岳母曾批评她不用心学:一年管子 ...

你家户主还是不是特别爱好二胡,真喜欢,谁也打击不了。
话说二胡新学时吧,是象推辗子似的难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