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塔希提 于 2016-12-7 09:48 编辑
连日积累旅途的劳顿,在楚雄得到了较好的释放。不但酒店宽敞,而且晚餐丰盛,特别是几道菜蔬,那滋味让我们赞不绝口。大家一致公认,楚雄的晚餐,是本次旅游最佳团餐,菜肴味美,分量充足。前几日里饭没吃饱、菜就更没吃好的情景,在楚雄告一段落,饱食之余,尚存的几道菜剩余大半。团友感慨说,这就是先苦后甜吧,不然怎么会知足呢。
次日将去的石林,是彝族人的居住区。按照少数民族的称谓,自然又会有特别的称呼。果然,导游介绍说,彝族人的女性,都被称作“阿诗玛”,同样男性则被称作“阿黑哥”了。呵呵,又是沾了电影的光,好在《阿诗玛》电影是妇孺皆知。
路南石林,是本次云南旅游的最后景点。从楚雄到石林,要经过昆明,而我们行程的终点,还是要折回到昆明。接近石林时,高速公路两旁便可看见石林那特有的古生代岩溶地貌,一直到达石林景区,沿途这种怪诞的岩石都是延绵不断。
导游自然把团队交给景区的导游“阿诗玛”。这位阿诗玛的形象实在不敢恭维,大家一喊她“阿诗玛”,便有种破坏了对阿诗玛美好印象的感觉。但彝族同胞皆如是称呼,我们也只好入乡随俗,以阿诗玛相称了。
无论步行还是乘坐景区的电瓶车,眼前的石林景观都大同小异。当然在很多地方,有着想象力的人,可以通过想象,将这种没有生命的石林,想象成各种有生命的对象。比如,取经的唐僧,还有随行的猪八戒,更有几十年来被公认的阿诗玛,只是,“阿诗玛”如今也被风化得面目全非。但无论怎么变化,无论其大小,石林的千万尊石峰,却个个无愧地当得起大自然“鬼斧神工”这四个字。
据说这片石林的开发,得益于朱德的慧眼识珠。当年朱德视察来到石林,题下“群峰壁立,千石叠翠”八个大字,于是才有了后来石林的对外开放。后来对于石林的描述中,似乎没有这种说法,但朱德阳刚遒劲的题字,却是实实在在雕刻于石林的石崖上。
在云南的这几日,每每听见导游们说“云南十八怪”,却一直不知道完整的十八怪内容。偶然看见团友手里拿的小广告上,赫然印着“云南十八怪”,抄录如下:
第一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
第二怪,和尚也可谈恋爱;
第三怪,鸡蛋串着卖;
第四怪,石头当瓦盖;
第五怪,领带当腰带;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
第七怪,竹筒当烟袋;
第八怪,草帽当锅盖;
第九怪,东边下雨西边晒;
第十怪,十八岁姑娘叫老太;
第十一怪,姑娘四季把花戴;
第十二怪,两手可以当碗筷;
第十三怪,脚趾四季露在外;
第十四怪,老太爬树比猴子快;
第十五怪,背着孩子谈恋爱;
第十六怪,四个老鼠一麻袋;
第十七怪,三个蚊子一盘菜;
第十八怪,大姑娘不系裤腰带。
来到石林的这一天,是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石林的彝族同胞,也和全国人民一起,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在外旅游的我们,虽然不能在家过节,却也在旅途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云南最著名的月饼之一是鲜花饼,把鲜花饼当作赏月的佳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离开石林之后,回到昆明,在“七彩云南”购物园,我们购买了云南的土特产,观赏了美丽的大丽花。晚餐之后,当中秋明月升起的时候,我们看见了十五的月亮。这是最大最圆的中秋月。虽然我们身处云南异乡,却仍然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此次云南之旅,虽然没有游历著名的傣族人居住地西双版纳,也没有去摩梭人居住的神秘地香格里拉泸沽湖,但通过对丽江、大理、楚雄、石林和昆明的接触和观光,也同样能感受到那些地方的山水一样的俊美,风景一样的秀丽,人民一样勤劳勇敢,一样的好客热情。云南那优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多彩的物产、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足以让人陶醉。这些,不正是对我们伟大祖国七彩云南的写照吗?
云南,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当之无愧。在我们登机即将告别这片美丽的土地时,心中涌起无尽的美好祝愿:祝愿云南人民生活永远富足幸福,春城永远四季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