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5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9 20:3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寒梅点雪 于 2016-12-19 20:37 编辑

    我是一名将闲情交于书卷的女子,在书中守得一份宁静,在书中拾觅旧时光阴,在书中翻看岁月年轮。
    读书,自以为读书有几种:一沉醉书中的遣词造句,享受精雕细琢的美感;再是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转折起伏的悲伤与欢喜;还有就是娱教于乐,从书中学到人生的哲理,用前人的智慧装点自己的生命,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美好。
    除上述几种读书人外,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去读一本书,透过纸墨去研究、去审视一本书,从书卷中寻找它的社会价值,去探索文字背后的历史渊源和作者最初著作的动机。
    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向外界传递的某种讯息,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倾诉的心声。一名合格的读书人,手捧书卷时,会用心理解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如同面对面认真倾听作者的诉说,手捧书卷的读者,此时扮演的是作者心灵的知音。
    人类上下几百万年,文明史也有几千年,劳动人民从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丰硕的经验,又从经验中悟出诸多的人生哲理,如璀璨的星星闪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我们得益于前人的智慧,在浩瀚的文学领域里汲取着养分,来丰富我们匮乏的精神世界,令身在凡尘中的我们,活出人生的意义来。
    中国的历史,是倒下去又站起来的人类史,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却总能在历史的书卷里听到沉重的叹息,这是为什么?中国如何不再叹息?中国如何才能强大?为何西方列强在一百多年前能轻而易举地将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变成半殖民地?为什么?为何?原因在哪里?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在此一问。
    想要知道为什么,就得翻看历史,想要了解历史,就得打开书籍。感谢先人们,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书籍,供后来人能从这些书籍中寻找历史兴衰的根本原因。每一本书籍里都藏着先人们洞察世事的大智慧,让今天的我们在文字里穿越时光去与古人对话,在前朝的风云中感受民族的悲哀与骄傲。
    如此,我自认为,读书,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而是全民族的大事情。就如同当年抗日,不是当兵人的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会读书,能在书卷中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书,是良师益友;书,可以擦亮眼睛;书,可以净化心灵;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我曾在《中国上下五千年》里穿越,一朝一代的更迭,感受到中国脊梁几度折断又几度挺立的顽强与不屈;我曾在唐诗宋词里聆听文人雅客时而豪放时而婉约的长诵短吟。
    一边是殿宇笙箫歌盛世,一边是金戈铁马卷黄尘。
   《红数梦》,四大名著之首,虽然它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如何不是一部影射当时国家的兴衰史呢?这部名著,我曾过目三遍,第一遍糊里糊涂地看,看故事,看爱情,甚至会为黛玉寄人篱下为情神伤而掬一把眼泪;第二遍看佳词美诗,被众佳人的才情惊倒,由衷地赞叹曹公的文笔举世无双;第三遍是先了解了曹公的身世和生活背景,再去读《红数梦》,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对当时的社会,对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有了一个新的触碰点。特别是探春的一句话,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却振耳发聩,真正击中了这个民族的痛点。
    探春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多么一针见血的警世语,却惊醒不了当时昏睡中的民族。几千年来,内战不断,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直至让外国列强钻了空子,洋枪洋炮敲开了国门,烧杀抢掠,无所不能。可悲的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堂堂一个大国,就这样被外贼洗劫一空。

    无怪乎有人说:中国人像一盘散沙。外国人还称中国为瓷器,尽管瓷器的硬度不比钢铁差,但它的分子结构却很弱,因此它又很“脆”。难道列强欺我中华的信心就来之于此吗?
    中国真得像一盘散沙吗?中国真得脆弱到一摧就毁吗?不!只是曾经沉睡的中国还没醒来而已。一旦这个国家的人民觉醒,其能量,是势不可挡的。八年抗战,打得就是人民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抗倭寇,最终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纵观中华史,中国人民有着坚韧的品性,这个民族有着不屈的精神,正因如此,中华民族在历经了历史的风霜雪雨后,依然挺立在世界之林。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说: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自己不折腾自己,什么事都好办。是的,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国门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狼子野心也只能在国门外狂吠几声,奈何而去。
    历史不可以重来,历史也不可以忘记。如何不被忘记?我们要读书,还要读好书,唤醒民族内心深处的耻辱感,铭记历史教训,知耻才有进步。一个知耻的民族,才能活出尊严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读书本身,而在于读书能明事理,识大义,知荣辱,让自己的人生活出尊严、活出韵味来。
    好书于我,如沙漠久旅之人,忽遇甘泉,以水润之,并怀揣感激。  
    读书,如在书香卷海中倾听智者的声音,似与智者同行,走出生命中最美丽的春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7
发表于 2016-12-28 15:41 |只看该作者
读书,可以清心,可以清明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2-19 22:21 |只看该作者

当今时代,依然用读书做消遣,都是俺偶。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2-19 22:00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12-19 21:20
然!还有酒,还有花,还有我

这个,福利丰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2-19 21:58 |只看该作者
浣秋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我说嘛,跟着楼主有茶喝。

我的积分直线上升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2-19 21:57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最喜欢的还是周恩来的铿锵作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壮哉!中国之少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2-19 21:5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2-19 21:54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12-19 21:10
沉静文字,多才多思!

感谢虎版临贴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2-19 21:20 |只看该作者
浣秋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我说嘛,跟着楼主有茶喝。

然!还有酒,还有花,还有我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2-19 21:18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有时为猎奇,泛泛而过可也;有时为修心,那还是反复揣摩为妙。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只看该作者

我说嘛,跟着楼主有茶喝。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的还是周恩来的铿锵作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壮哉!中国之少年!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19 21:12 |只看该作者
浣秋 发表于 2016-12-19 20:38
跟着楼主来混脸熟

本版属于综合版块,小说散文诗歌都可发帖。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19 21:11 |只看该作者
上茶!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9 21:10 |只看该作者
沉静文字,多才多思!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9 20:45 |只看该作者
浣秋 发表于 2016-12-19 20:38
跟着楼主来混脸熟

我也是初来乍到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9 20:38 |只看该作者
跟着楼主来混脸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