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深圳大芬村 文/郑天良 大芬村原先是当地农民盖的城中村,后来全国各地的许多年轻画家,不约而同聚集到这里来,边画边卖慢慢形成了气候,时间长了便成为了油画村。 由于没有知名度,这些没有签名的画,即使画的最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女儿经常到这里来批发挑选油画拿到店里去卖。 这差不多是10年前的事了。因为这个原因,我也早早地认识了大芬村,并多次跟着女儿到这里来,自然也就产生了好感,想写写大芬村。 2007年2月19日我平生写的一篇短文[走进深圳油画村],就发表在扬州晚报的[博客]版上。我记得当时异常激动,因为这是我的处女作。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篇短文,虽说写的不怎么样,但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一发而不可收。10年来在省内外共发表豆腐块文章500余篇。吴静和陈爱东两位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功不可没。 今天下午,我们是坐地铁去的,我们由田贝站上车,第5站即大芬站。几年不去了,出了地铁口满目是高楼大厦,咋没有见到一幅油画呢?我们只好问坐在路边休息的保安,保安指着远处的一辆小车说,你们一直朝前走,走到那辆小车处,再左拐就到了。 这里的画室布局变化不大,依稀还能回忆起当年的几家有特色的画廊。还有专卖油画材料的店,当年买了不少,尤其是画布,很重也很宽,要卷起来斜背在背上。 回到扬州后几乎天天下午都在阳台上作画,前前后后也画了几十幅。画画只是为了圆我年轻时候的一个梦。现在挂在家里的装饰画都出自我的手,每天面对这些油画感到特别的温馨。凡上我家作客的朋友,假如我们不说,还以为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哩! 或许是刚过年的原因,很多画廊的门还被铁将军锁着。在油画村里也添了新贵,那就是乱针绣以及苏绣。我记得扬州宝应的乱针绣很出名,它们会不会来自那里呢? 不知为什么,我莫名其妙为这个坚持了30余年,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油画村的前景产生了忧虑。首先感觉这油画村的面积似乎比以前缩小了,其次是我们参观了大芬美术馆,这里展出的是全国中青年油画精品,为什么都是以灰黑色为主,让人参观后感到心情沉重,甚至郁闷,没有一点轻松愉悦的感觉呢? 2017.2.5.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