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晏晏 于 2017-9-21 19:04 编辑
小村的早晨与傍晚,总会有缕缕的炊烟静静环绕。时有高大的梧桐,弄碎了一地的阳光。古朴的灰黑色屋瓦,于间隙处繁生出一小丛野草,在明净清丽的苍穹下轻盈摇曳。小村前面,是穿过整片原野的铁轨。一列列缓慢路过的火车,碾着岁月向更深处驶去。
夏天,汹涌起伏着的麦潮,如翻滚着的巨龙,绵延着庄稼人热切的希望。田间地头,被一些杏儿,樱桃,苹果,梨儿点缀着。春天来时,繁花似锦锻,缠裹了一树。待到夏秋交替之时,又是另一番景象。或是红如玛瑙,或是状若乒乓大小的果实儿,满满地缀弯了枝头。那些果儿,就那么娇滴滴地垂挂于路边,没有设防,没有遮挡,触手可及,却又总是规规矩矩地待在那里,安静地等着主人来摘取。
偶尔有一两个路过嘴馋的,会轻轻地揽了枝条过来,取得一两枚,尝尽鲜美之后,即刻罢手,从不贪心。这些时候,摘的人总是心安理得,而主人也见怪不怪。在农村,有个约定俗成的习俗,摘着吃,算不得偷的。只要你不把东西带回家就好。
最喜欢杏儿成熟的时候。一嘟嘟,一串串,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冲着来往的路人挤眉弄眼,显摆风情。须发皆白的老汉,携了若干童子,置了高高的梯子,四处摘取。有人路过时,总是笑嘻嘻地用衣服兜了许多,免费送与人尝。
秋天是最忙碌的季节。人们收获粮食收获时光收获欢笑,整个大地都是快乐的。邻里亲朋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这已经所剩无几的土地上撒欢地劳动。生活日渐好转,日子日渐舒畅,劳动已经不再是劳动,而是人们急需进行的一场运动。时常有三两家地邻居凑到一起,在忙碌之余开个玩笑,笑嘻嘻地互相调侃几句。待几支烟燃尽,女人们手里的水果也吃光,新一轮的战斗又开始打响了。
待到大雪来时,总会抽出闲暇的时光,三五好友小聚,畅饮一回。只要想喝酒,时间总归是有的。此时,屋外天地皆旷,事物皆白。田野间零星散落的树,恰如王母遗落尘间的琼枝玉条。时而会有一团土黄色的东西挑起,劈开白色的波涛,一路狂蹿而去。那是被惊起的兔子,在一片莹洁中搜寻自己安全的巢穴。
小村中年轻人已经逐渐消失殆尽。城市的钢筋水泥困住了他们的身躯。但他们执着地将自己的精神家园,寄托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土地房舍中。但凡有了时间,便携妻契子,相约归来。乡音入耳即化,那些在心里无数次呼喊的称呼,变成眼中猛涨的潮。
这时候的小村,内心是最丰满的。老一代人继续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农耕文化,新一代人接受着新世界带给他们的时代特性。继承与创新同时进行,并水乳交融,相契相合。
这些,得益于小村不一样的文化氛围。祖辈们在道德习俗上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小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使得他们即使走出去,也无法改变骨子中已经形成的忠厚踏实性格。
这是小村的特色,是农民的特色,是现在以及将来,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