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莱子 于 2010-2-16 06:31 编辑
“名人癖”者说(杂文)
东莱子
时下,都很讲究“名人效应”。
无论是开业、揭幕,还是庆典、签约,抑或是新闻宣传、广告策划,名人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借名传名,顺路搭车,自然是十分便当的事情了。
关于“名”,先哲有许多“正名说”,是为古训。古训毕竟是古训,今人自有今人的逻辑。于是,名不符实、假冒伪劣、沽名钓誉者,自然就多了起来。况且,“名”与“利”本来就是孪生兄弟。
中国人历来重名。我年青的时候,很想成名成家。后来,又说这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于是就避之犹恐不及了。不过,现在满世界都是趋名若鹜的人,好象也听不见有人说三道四了。记得,“文革”时上海煤气公司有一个叫桑伟川的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做人,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不管是香名臭名,美名骂名,总得留下点什么。真可谓赤裸裸的不择手段,唯名是求。此君当属“名人癖”患者之一。
既为“癖”,好象也应该对这种病症来个“望、闻、问、切”,以便总结整理出那么几条一,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或许不可以成为经典“名”论,说不定还可以辑印成册,一版再版,成为畅销书呢。
一是“捧”;捧者,吹捧也。自吹自擂,当然不好意思。于是就组织起一个专操“捧”业的圈子(不是我们相对清洁的虚拟世界的“圈子”),互相追捧。捧来捧去,名声就大噪了,弄假成真。直到喝出“三聚氰氨”,人们才恍然有悟:上当了。
二是“棒”;棒者,棒“杀”也。棒不成,则“棒”。“棒”是别一种“棒”。“棒”与“捧”类似于“二人转”,不过,“棒”与“捧”都是圈子,不是两个人。“棒”者,出招凶狠,无所不用其极,“棒”得体无完肤才好。而与之相呼应的则“捧”。此“棒”彼“捧”,“二人转”便成了名人癖患者的“双簧”。看似百家争鸣,实则“捧”家独秀。一棒,一捧,再棒,再捧,棒来捧去,几个轮回,一个名人就平步青云了。“棒子”底下不仅出孝子,也出名人。稍稍留神,就会发现,这样“棒”出来的名人还正经不少。
三是“傍”;做不成名人就去“傍名人”。或甘当弟子,或屈尊仆从,只要鞍前马后的能傍上个名人就行。傍得久了,自然也会傍上点“名”光。于是,就忘却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偶尔也会摆出一幅名媛名士的派头,仿佛自己也成了名人名人名人似的。
这是一个名人如雨后春笋、粉丝汹涌澎湃的时代。大则如福布斯、吉尼斯,小则如形形色色的排行榜。以制造名人为业的包装公司层出不穷。一夜之间,就会冒出许多“国学大师”或者别的什么大师。昨天晚上,看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说,说的中国高校排行榜的事儿,挺有意思的。说操持这项事业的某个专家还收受一个高校的贿赂,云云。其实,“名”之后,也确实有那么多的“不明”,也挺可怕的。成“名”,很好;名之为癖,便是一种悲哀了。
一个人生下来,便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一方热土。生命究竟能放出多少光彩,好象不是预先可以设计的。只要踏踏实实去奋斗,去真实地生活,就足以无悔人生了。名,不过是生命过程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