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高原红4344 于 2010-12-21 17:00 编辑
(一)
记不得哪一天,友人在网上跟帖留言,其自问自答,玩的是脑筋急转弯。问:一个圆有几个面?答:一面。又问:一个圆有几个面?又答:两面,上面和下面。如果再问呢?幸好没有再问下去,不然我那一刻会坠入五里雾中的。
后细细地琢磨友人的两个答案,觉得有些趣味也有回味:同样都是“圆”,跳出来看,是一个平面;倘钻了进去,自然就有了里、外之分。日子和日子里的种种,又何尝不是如此?日子里所谓的一面之缘,其实指的就是一种关于人的表浅的认识。而事物的多面性在认识论中是尤其要留心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或八面玲珑,或四面来风,便成为了万千世相中警醒人生的哲学。
事实上,按脑筋急转弯的思维模式,这儿的“一个圆”是不是还可以说存在“里面”?如此,岂不是有上面、下面和里面,一共三个面!显而易见,谓有“里面”是强词夺理。只是遇上这种诡辩,也可理解成智力体操罢。
如果学究地回答“一个圆有几个面?”的问题,则应该先明确是否“圆周”或“圆盘”。特别于“圆周”的情形是没有解的!因为“圆周”本身不具有“面”的概念。而于“圆盘”的情形,则有两解:二维平面上的“圆盘”只有一面,而三维空间中的“圆盘”则有两面。
再走远一点,x=1表示何呢?小学生回答:等式啊!初中生或回答:那不就是数轴上的一点!高中生或回答:那是平面上的一条直线!而大学生或回答:那应该是三维空间里的一张平面!其实,这儿的四个答案都是对的。之所以会出现四个答案,甚至其他更多的可能的答案,是因为看事物的立场和观点不一样。但如果你问耶稣这个问题,耶稣或会答道:我亲爱的孩子,圣经上没有这东西啊!耶稣的回答其实也是对的。看来,所谓的立场也反映了本身认识上的存在和差异,尽管都称是正确答案,但其折射出的认识事物的深浅角度却不同。
认识上的差异不仅可能导致相容的多面结果,也可能导致水火不相容的各种结果。“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句话一度被认为是真理,又一度被看作是谬论。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曾经也被视为真理,但如今已经被埋在故纸堆里不见天日了。
当年中世纪的教会咬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而哥白尼当仁不让地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最后哥白尼自然敌不过人多势众的教会势力,其日心说一直被打入冷宫。虽然哥白尼生不逢时、命途多舛,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其闭眼之前还是被接受出版。而作为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忠实信徒,意大利人布鲁诺,其却因坚持“异端学说”和亵渎上帝的“罪行”而丢了命。1600年2月17日,在古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宗教裁判所奉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之命,将布鲁诺处以火刑,熊熊烈火便吞噬了一个为真理而献身的生命。
对同一事物认识上的差异,在日子里也屡见不鲜。比如,论坛上对同一篇文字见仁见智,披红挂彩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当然也是互不相容的结果,但是,其不会影响一日三餐,塌不了天,更死不了人,故而也写字依旧,晒字依旧,聊天也依旧。家里饭桌上的一盘菜,老婆嫌淡了,儿子说咸了,我说不咸不淡正好,最终还是都吃下去了。而且吃完了,该上网的上网去,该散步的散步去,当然该洗碗的还得洗碗去,日子里有点你说我说,但多半都会波澜不惊地过下去了。
一般来说,世上总有那一刻,对事物的认识,远没有了那般的学究和那般的淡定,于是脑筋急转弯也许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即时智慧。在日子里拥有这种智慧,或能更得心应手地驾驭日子。虽然脑筋急转弯可能会引出一些强词夺理的诡辩,也或在不少时候是一种顾左右而言其他的答非所问,但是,其能化解许多日子里的尴尬,或也能从中感受若干幽默。比如:
1、采访一名养猪专业户,该大叔将一盘光碟放入机器中,凤凰传奇的神曲响起,“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主持人:为什么要放这首音乐?专业户:因为这样的音乐是给猪听的!
2、甲借身体强壮揍了乙一顿,乙忍气吞声,晚上跑到甲家的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拆”字。第二天一早,甲全家都死了!
3、有人问:“如果父亲是江苏人,母亲是湖南人,那他们的孩子是哪儿人?”按汪涵的答案:是个“江湖人”。
上述三条带点幽默的段子,色彩各异。应该都是认识论上的“创作”,其中并不反映严格的认识上的因果关系。但是,其创作中的智慧还是让人啧啧称绝。那么人类认识论上是否能采用脑筋急转弯的思维模式,显然是不能行的。因为更多场合下,脑筋急转弯成了一种娱乐性质的文字游戏,其不能解释事物和事物的变化。
(二)
在关于“一个圆有几个面?”的问题中,其实还涉及一种“思维的倾向”问题。一旦有了“思维的倾向”,不少东西都会受到约定俗成的束缚。比如,用惯了“十进制”的人类,是否会见异思迁,而选择“二进制”作为自己的新宠?
一度,和人类同生共死的10个手指头,还有和耶稣同生共死那个十字架,都被裹上了十进制的光环,“十进制”是那么地被人类所钟爱,进而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计数法。“十进制”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这种计数方法在千百年的运用中,也没有出现本质上的缺陷,人类有何理由再寻新欢?
话说回来,于人类的计数环境,“二进制”和“十进制”一样美丽可爱,甚至“二进制”更能博得科学人类的青睐,为何?因为没有“二进制”,何来计算机?何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网络技术?何来六星论坛?何来挂在这儿的这篇字?问题是,“十进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计数方法,犹如阁下已经有了妻室,而且日子过得风调雨顺,会否一夜反目,另寻他欢?这当然不符合人类正常的审美思维,当然也和默认的思维倾向相悖。
一般来说,人类的思维都是有倾向的。当年有人说过一句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无容置疑,说这句话的人,已经有一种思维倾向了,甚至那种倾向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美帝国主义就是我们的敌人,而河内、地拉那和哈瓦那,才是我们的朋友。
“思维的倾向”很多时候来自“约定俗成”,“约定俗成”通常是在一个特定或特殊的时段中形成的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只要该特定或特殊的时段没有结束,那么“约定俗成”意义下的东西就会存在。但历史也不一定总是闭着眼睛瞎买账,世道总是会发生变迁的,对历史上的事物的认识,也是会随之而变化的。
如眼下,满世界的二奶、三奶泛滥横流,但那也都是天知地知的事儿,二奶、三奶毕竟上不了户口,也进不了厢房,只能躲在金屋里吃香喝辣养孩子。或也会有那一刻,算个人物的阁下,突然心中萌生出一种莫名的躁动,我估计,那是阁下也在想有一个新欢了?其实,所谓二奶、三奶远没有三妻四妾那么言正名顺,原来,养妻、养妾是旧日子里的约定俗成。如今,那个特定的时段过去了,走出了封建社会的日子,妻妾成群的景象,已经见鬼去了。现在是“一夫一妻制”的天下,说来,“一夫一妻制”也是文明社会的某种约定俗成,这种约定俗成大举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结果,便是成为了人类社会共有的法理,而与法理不容的社会行为,何来获得快感?于是,你的新欢之愿,或是一种藏着的早泄,或者就是一种掖着的自慰。
回头再看,中南海的红墙上还能见到“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紫光阁的座上宾中还否可以见到恩维尔•霍查二世?当年谅山前线上演的那幕“血染的风采”,如果伟人泉下有知,会不会也顿足捶胸?
仍然记得当年在中南海的一间书房里,尼克松握住中国的那位老态龙钟的伟人的手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是不是能改变?中美最终是不是能执手?在那位已经长眠的伟人的思维倾向中,估计还是有答案:“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只是真正的答案呢?至今也未见揭晓。不过从那起,中国外交的封闭历史已经在悄然冰释。同时,中美两国在闪光灯下握手的那一刻,似乎也验证了另外一个来自中国传统的“约定俗成”:伸手不打笑脸人!
也记得有朋友在我的文字后留言,说“墨守成规也是一种约定俗成”,如果我没有断章取义,我的理解或就有点不一样。“墨守成规”多是一种自我的行为,其不一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故而其思维方式比较落后。例句:你这人咋这样死脑筋,墨守成规?这样下去事情如何能做?
而“约定俗成”通常不全是主观上的东西,有时是一种人之常情,有时也是一种大势所趋,你接受也罢,你不接受也罢,以后的事情都要按某种“方式”去做。这某种方式即“约定俗成”的方式。一般说来,不能肯定“约定俗成”的东西都是可以用真理来检验的!而事实是,日子中的事情太多都是“约定俗成”的。
真理能够证明“下厨房的通常是女人”吗?不能。但这是一件来自日子也历经千百年的事实,女人们千万不要否认哟!也看得到,就女人下厨房这件事,世上又有多少人去鸣不平呢?这便是约定俗成,或者说是默认。不想下厨房的女人,满世界喊冤又能如何?真理能够证明“伸手不打笑脸人!”吗?也不能够。那是一种人之常情。冲着那张只有人才具有的笑脸,那一刻是在把你当人看,这也是约定俗成,出门就是客,且人家还是跨洋越海而来的客,更何况中国是礼仪之邦,于是,还要陪吃、陪喝、陪玩。但是等美国人转身过去,是否还可以期待那张笑脸?殊不知,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的一张笑脸何其灿烂,惟其回到美国后,对中国的态度又何其强硬!
再回到一位网友谈到的一个例子,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理解的应试教育是“墨守成规”,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按其所称“墨守成规也是一种约定俗成”,则应试教育也便成了“约定俗成”的结果。应试教育如果真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倒好了,那就听不到满世界的声讨声了!其实“约定俗成”一定是一种带有民意基础的东西。
看来,主要是在对“约定俗成”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朋友有点我认为的偏差。其谓“打骂教育、填鸭式教育——这个算约定俗成吧?”我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打骂教育、填鸭式教育,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形成的一种教育现象,但不具有普适性,就是说没有成为全社会尊崇的道理。既然没有普适性,是难成为约定俗成的东西的!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如今满世界风行的“请吃、请喝、请玩”现象,该不是约定俗成吧?可否理解成迫不得已、无可奈何?同样,于应试教育,其实也是学校和家长迫不得已而为之!学校和家长何曾希望有如此残忍的应试教育!但在目前的世道下,虽有不时的几声呐喊,惟杯水车薪,可否推翻应试教育?故不墨守成规又能如何?不过,为了高考,父母陪读日夜守着孩子,为了加分,家长各显神通,这样透着几分无奈的应试教育就决非是约定俗成了。
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则都是经过日子里长时间的沉淀后所得的结果,而沉淀的过程便是思考和检验的过程,故而约定俗成的东西隐含一个意喻:那件事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比如:圆周率的符号“pai”,全世界都在用,因为这种使用,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好处,没有必要再用其它符号表示圆周率了。这便是约定俗成。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可能有一种“因为所以”那般的解释,只能默认!比如:“班竹”或“斑竹”一说也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在此意义上,约定俗成带有一些不规范的意义在其中,但是,其最大的好处是概念用起来方便。还比如,“给力”那词儿虽然身世来自网络江湖,但其含义已经被约定俗成,人民日报的头版也可以见到“给力”一说,足见其已经得到了文字传媒的默认,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一个文字典范。
我理解的“约定俗成”没有贬义,是一个中性意义的词,而“墨守成规”就不一样了,其含有若干不太强烈的贬义。墨守成规和约定俗成,从意义上看没有本质的关联,不应该有因果关系或可能的因果关系!从前面所说的“约定俗成”的意义看,经不住实践考验的东西,则不可能被“约定俗成”,而只会被淘汰。“约定俗成”的东西已经意味是一种经得起推敲的选择。“墨守成规”中的“成规”含有贬义,是指一些陈旧的思想或守旧的方法,故“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十分近义。
但陈旧的想法或守旧的方法是相对时间和空间来说的,当年看,也许是“对”的,甚至也许无所谓对错。你说部落里面用手抓饭吃,那件事是对或错呢?还有,在部落里面某个人被杀死和在华盛顿大街上某个人被杀死,意义一样吗?随时间的变化,人类的认识需要进步,也必须进步,故而就有“陈旧”一说。陈旧始终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进步,没有现在,便没有陈旧。比如,当年女人裹脚被视为一种美,其实何来之美呢?但是没有法,对于风俗习惯,有些即使是现在所称的陋习,如裹脚,但是在当年强大的封建意识下,女人必须屈服,否则就嫁不出去!如今看来,裹脚当然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不过“陈旧”不一定总是“错误”的等价语。如朋友所说:“陈旧或成为前进的阻力……。”这样,“不思进取”也便可以看作是“墨守成规”的近义词。
简而言之,只要有许多人承认和接受的概念或事物,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约定俗成的结果不一定总是真理,约定俗成以后的东西,也不意味“可能是不正确的”!约定俗成之根本目的,不是去对抗文明进程中的主流文化,也不是去接受物质社会中的落后现象,恰恰相反,约定俗成是便于让更多的人都去使用或接受不一定逻辑化或公理化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里面也含有文明社会的必须的文化因子。
在某个意义上,公民社会所必需的文化、经济和法制方面的秩序,不光来自来自公理,约定俗成的东西,或也能够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比如,千百年来,无论何社会形态,“杀人偿命”是一种天条,一种天理,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特别在公民社会,这种共识已经上升到了法理。故而,约定俗成的结果,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意识使然,其既不同于墨守成规和抱残守缺的落后意识,更非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意识。
看来,约定俗成的某些东西,比如十进制、一夫一妻制,还有“伸手不打笑脸”的美德,这些不止是要继承,而且有时还要捍卫。但阁下千万莫要把应试教育和三寸金莲之类的东西戴上约定俗成的帽子,更不能把那些见不得亮儿的“潜规则”也拉进约定俗成的范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