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对于已经好久没有有效降水的济南来说,今天早起就淅淅沥沥的小雨尤其珍贵。清晨,人还没有从被窝里爬起来,噼啪噼啪的雨点击打窗棂的声音,已经让我感觉身心愉悦了。洗脸刷牙,醒墨铺纸。其他的事先放一放,我要抄录一首唐诗,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想象着一千多年前那个唐朝的早春,时任礼部侍郎的韩愈先生走在长安城的微雨中,心情舒畅。初春的天气是不会有瓢泼大雨的,只有这细腻润滑的小雨才有渗透力,才更能滋润干渴已久的大地。韩侍郎的目光透过如帘的雨丝向远处眺望:目及之处绿意朦胧,小草已经悄悄地把脑袋钻出了地面,尽情地吸吮着这天降的甘霖。只是春意尚浅,往近处细瞧,那点萌动的绿色似乎又随风飘散了。柳枝上还是空空的,柳芽儿还要过两天才能摇曳枝头。然而春意十分满的景色才是最好看的吗?韩侍郎默默摇了摇头。他觉得,眼前这小雨如酥春意萌动的早春景象,才是春天最好看的样子。韩愈欣赏着眼前的景色,心里想着好朋友水部员外郎张籍,他要把这美好的春景写成诗送给他,于是就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往事越千年。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眼前的景色和我的心情,却跟当年的韩愈先生是一样一样的。一直觉得,古诗跟毛笔字是最般配的,这也是我努力学习书法的原因之一。同样的一首古诗,若用硬笔写出来,就丢掉了一多半的韵味。而毛笔字的起承转合和古诗的抑扬顿挫,结合起来是那样的天衣无缝。遥想当年,韩愈先生吟成这首描写早的春佳作之后,定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录了,送给了好朋友张籍的。
古人自小就用毛笔写字,毛笔就是他们日常的书写工具。若真有古人穿越过来,随便一个人的字都要比当今的书法家写得好得多的多。而我才学习书法三五年时间,之所以敢写了拿出来,一是凭着自己无知无畏的精神,再就是的确太喜欢这首诗了。
就让我姑且写之,您姑且看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