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明媚的下午,窗外除了泛旧的居民楼外,还有间歇性的电钻声,我又蜷缩似的趴在床上书写荒芜好久的日记。 今天终于把《荆棘鸟》看完了,说来惭愧,时至今日,我依旧不记得她缔造者的名字,只有重新把书本捧在手里下意识的去注视作者名字,才知道创造者---考琳.麦卡洛。本书共512页,厚厚的一本。对我而言,它是一本很温驯的书,不存在跌宕起伏,但它却是我这个月每天下班后,捧在手上瑰读的东西,仿佛是灵魂的寄托,它使我上瘾,却又能让我在某一时刻阅读戛然而止。以至于我哪天没有看它,心里就很不痛快,当我甘之如饴的阅读到11点多钟时,心里又会产生让我马上合上它的冲动,到第2天再打开。总之,这是一本让我变得阅读有节制的书。
把主人公梅吉从3岁的童稚看到60岁的老妪,仿佛自己的人生活了千百回。她对拉尔夫教父的痴恋,对收获与失去的认知,让我这个书本外的旁观者无从下定义。她荒谬的嫁给酷似拉尔夫的卢克,过了一段惨淡无光的岁月,她的决定让我有些不能接受;我曾愤懑卢克的薄情寡义,冷酷愚昧,梅吉嫁于他简直就是作践自己,但后来觉得卢克何尝又不是梅吉与拉尔夫感情的过渡者,何尝又不是梅吉与拉尔夫感情的遮羞布。虽然在我眼中,梅吉与拉尔夫的感情日月可鉴,不能在一起才是罪过,但在世俗教条面前,他们无疑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烈火焚烧的对象,所以,长相外形与拉尔夫相似度极高的卢克无疑是梅吉与拉尔夫感情的最好粉饰。
梅吉以卢克之名生下拉尔夫之子---戴恩,作者对戴恩的描述犹如天使一般,俨然就是上帝的化身,无懈可击的俊美外形,善良纯净的至上灵魂,以至于他在碧蓝色的大海中完结他26年的岁月时,仿佛就是一场梦,他从尘土中来,回到尘土中去。
书中除开梅吉,还有一位让我惊艳的角色,梅吉的女儿---朱丝婷,她是在梅吉无意中怀上的,她是卢克的孩子,从出生起都没有感受过半分父爱。梅吉对她也没有母亲的情怀,但朱丝婷却异常的独立,不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守护也能独立其事,完善其身。外表并不惊艳的她,以梦想为力量,在舞台上获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一名演员。她与雷恩的磨合、纠缠,最后两个高傲的人携手共走人生,身为读者的我,内心的欣慰只有一股股腾升的暖流能证明。
朱丝婷何尝不是爱情的代言人,她原本不打算为人妻,想冲破世俗婚姻的桎梏,她原本对感情与男人是何等的失望与嘲笑,但雷恩最终打开了她的心扉,两人一起共写爱情佳话。雷恩说得对,一个有耐心的男人是会获得最后的胜利的。朱丝婷这个角色让我意识到,不要过早的给自己下定论,也不要相信或失望与爱情。有一天或许会遇到那个为你耐着性子的人,你与他(她)牵手走过冷暖人生。所以,在此之前,要努力做好明媚的自己。
拉尔夫一生追求者红衣教主的名位,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恋,放弃了梅吉,最终获得了红衣教主的职位,当最后得知自己的儿子是戴恩时,他年迈的身躯以及压抑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情感的冲击,生命枯竭于梅吉的家乡佛罗海达,也圆了他最后葬身于此的愿望。他人生的篇章,除了梅吉,一切都如他所愿,可我却没有看出半点的幸福与满足,只有满满的遗憾。
拉尔夫和梅吉,穷其一生追求的一切不过也就是一场梦罢了,他们的感情留在佛罗海达的牧场,消逝在时光的荏苒中,唯一深刻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了然,获得与失去也许就是那么回事,内心的强大也不过是“承受”二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