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12|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榆钱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5-27 16: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在我的家乡,榆树是农家小院里最常见的树种。榆树属于落叶乔木,喜光、耐旱、耐寒,寿命可长达千年。榆树不开花,它的果实叫榆钱。春季的四月初,放眼一望,就会发现枝头的榆钱儿已经按捺不住蓬勃的热情,率先傲立在枝头。它们一团团,一簇簇,像赶集一样热闹。榆钱的颜色是淡绿色的,倘若是红色的,人们一定误认为它们就是榆树的花儿。

榆钱随风飘扬,四海为家,它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并繁衍出无数的后代。榆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榆荚。唐朝韩愈一首著名的《晚春》,诗人把榆钱品格巧妙提升 。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你看,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卑,它飞舞在空中,让晚春景色更加美好。

     榆钱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民间,榆钱的吃法有很多种。直接把榆树上的榆钱捋进嘴里,这样的食用方法简单直接,童年的伙伴们,都喜欢这样吃。将锅里的米粥熬制粘稠状,撒入新鲜的榆钱,再稍微煮上几分钟,然后起锅。这样的榆钱粥,风味独特,百吃不厌。清代诗人郭诚在《榆荚羹》中写道:“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一箸“万钱”,不免喜气洋洋,诗人食榆荚的同时不忘和妻子逗乐,好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

  笼蒸榆钱饭,就是将新鲜的榆钱儿采来,用清水淘净,拌以面粉,放入笼屉中蒸熟。根据个人口味,或咸或甜,放入佐料。刘绍棠散文名作《榆钱饭》这样叙述:“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春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这样的玉米面榆钱饭,令作家念念不忘。以至于多年之后,作家瞅准了季节回到故乡,还想着再吃上一回榆钱饭。但是,人们的缸里,不是大米就是白面,有了榆钱儿,却没有玉米面。虽然没吃上玉米面榆钱饭,作家心里却是欣喜的,因为,曾经苦难的人们终于过上好日子了呀!

现代人物质生活太丰富,喜欢粗粮细粮搭配吃,玉米面超市里随时都有。去年春天,我从老家采来一袋子榆钱,尝试着做过一次玉米面榆钱饭。家里春葱倒是有,隔年的老腌汤哪里找去?刘绍棠笔下的榆钱饭那是地方特色,模仿不来的,只好将就着吃了下去。好在,味道也不错,就是感觉不如小麦面榆钱饭好吃。

来到济南后,吃榆钱的机会少了。偶尔在路边见到榆钱,我就盯着看半天。那些浑圆而饱满的榆钱,很容易让我思绪纷飞。我家的老院子有十几棵大榆树,是我祖父年轻时种下的。听祖父说,闹饥荒的年代,他就是靠啃榆树皮活下来的。要是赶上春天,他也会靠榆钱和榆叶充饥。 我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再也不用指望院里的榆树救灾救难。祖父喜爱那些榆树,只要他发现树上生了虫灾,总是想方设法帮着疗伤,让榆树健康成长。

  受祖父的影响,我喜欢榆树,更爱那一串串玲珑可爱的榆钱儿。那一天,我爬到榆树上,折来几枝榆钱,吃了个口舌生津。祖父则坐在板凳上,笑呵呵给我讲了一个榆钱传说。

“古时候,一位农民下地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皮包骨头的老人。农民于心不忍,就把老人背回了家。农民的老婆看这位老人快要饿死了,就赶紧把家里仅有的一碗米煮给他吃。老人吃饱了,顿时精神焕发。他说要报答农民的恩情,就从贴身口袋里掏出来一包植物种子。老人让农民尽快把种子栽种,说这是将来救命的神树。农民如获至宝,去自家的院里栽种了几棵,又把剩下的种子分给了村民。 几年之后,天气大旱,地里寸草不生,人们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正当人们奄奄待毙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院子里的小树上结下了许多像铜钱一样的绿油油的小东西。 有几个孩子爬上树,捋了一把放进嘴里。很快,村民们知道了这是一种果实能充饥的神树。他们兴高采烈聚在一起,都说那位老者是太白金星下凡,故意装潦倒来试探当地农民的心肠。”

祖父最后总结说,因为神树的果实娇小玲珑,犹如美玉,这种树开始就叫“玉树”,后来才演变成了榆树。哦,原来榆树也叫玉树啊!我脑洞大开,问祖父:“我们家墙壁上的年画,画上的摇钱树是不是榆树?”祖父被我问住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榆树应该就是摇钱树的原型,人世间的花草树木虽多,毕竟只有榆树的果实最像钱币,况且,榆树是太白金星送到人间的神树,神树既然能救人,也应该算摇钱树吧!”我信服地点点头。祖父又说了一个谜语让我猜。“摇钱树,两个杈,杈上竖立十根芽,摇一摇,开金花,美好生活就靠它。”我以为谜底是榆树,祖父却说:“人的双手就是摇钱树。”

  北京丰台区有个村庄,早些年,村里榆树特别多,被有关部门命名为“榆树庄”。榆树庄人民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建造了一座公园。园内古典风格,江南神韵,虽是人工,宛若天然,被人们习惯性称为“榆园”。我在北京的那段日子,和北京的朋友曾去过榆园一次。那是个夏天,看不到榆钱儿,只见到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事实上,榆园真有点沽名钓誉,园里根本没有几棵榆树。问了下园丁,园丁解释说,榆树是宝树,从根到梢都太香了,容易招虫子,招虫子呢,榆树就不美观,所以,榆园以观赏树木为主,像榆树这种实用树木少之又少。

  原来如此!榆树自甘平凡,从不居功自傲。或许,农家的小院,普通的土壤,才是适合它们的容身之所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9
发表于 2018-5-30 0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感受幸福 发表于 2018-5-30 09:01
新人支持

谢谢提读~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8-5-30 09:01 |只看该作者
新人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8-5-29 0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次来,得了精华,十分高兴。希望杂谈安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8-5-28 15: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笑流沙 发表于 2018-5-28 14:32
今天刚看到,榆钱儿美味,但也有禁忌人群

是的。谢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8-5-28 14: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看到,榆钱儿美味,但也有禁忌人群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8-5-28 13: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自己玩的很嗨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8-5-28 13: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俺没有朋友,也不站队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8-5-28 13: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8-5-28 13: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俺就被晾在这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8-5-28 13: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要是你们不来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8-5-28 13: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来读的几位版友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8-5-28 13: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哎,文学作品没有市场耶!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8-5-27 20:3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8-5-27 20: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回聊哦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8-5-27 2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家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8-5-27 2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不要羡慕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8-5-27 2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没发表的未必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8-5-27 20: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发表的文章未必是很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8-5-27 20:25 |只看该作者
50楼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8-5-27 20: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5-27 19:45
呵呵,好啊,真好。才女哦

俺这篇可不是豆腐块哦,很长很长,有删减……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8-5-27 20: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5-27 19:49
不过。你的字虽细腻,却没有脂粉味道。

因为我不是庸脂俗粉耶!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8-5-27 19:49 |只看该作者
不过。你的字虽细腻,却没有脂粉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8-5-27 19:45 |只看该作者
李大永 发表于 2018-5-27 19:14
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都不好意思嘚瑟;不挣两笔稿费都不好意思嘚瑟;原稿都被百家号偷偷转载啦。俺要对的 ...

呵呵,好啊,真好。才女哦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8-5-27 19:1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8-5-27 1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5-27 19:04
还有啥文,继续发。
一天一个就行

还有不少哩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8-5-27 19: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5-27 19:03
发表了?

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都不好意思嘚瑟;不挣两笔稿费都不好意思嘚瑟;原稿都被百家号偷偷转载啦。俺要对的起这个精华,对得起这颗红星耶……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8-5-27 19:04 |只看该作者
还有啥文,继续发。
一天一个就行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8-5-27 19:03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8-5-27 18: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5-27 18:21
祖父最后总结说,因为神树的果实娇小玲珑,犹如美玉,这种树开始就叫“玉树”,后来才演变成了榆树。哦,原 ...

谢谢翰林探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