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查看: 3467|回复: 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7-14 21:3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7-18 12:34 编辑

   

音乐与文学





    今天想谈谈自己对音乐与文学的一些认识与想法。

  
  首先,音乐与文学都是一门艺术。一种靠听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一种靠视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
  
  为了公平起见,我放弃了听力,而去读谱(指对音乐的记录方式。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谱与五线谱。简谱又分为字母与数字)——这样,文学与音乐就站在了同个起跑线上。
  
        ㈠ 关于谱中的简谱记法。
         

        


       ㈡ 关于谱中的“五线谱”记法。


      


      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两个点,各有各的特色。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构成的。在读文学作品时,我了解到文学作品是由文字这一内在要素与标点符号一起构成的。那么问题出来了,而且是基础知识问题。现在先来说说音乐,什么叫音符,什么叫调性?音符是用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在谱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即音阶)。(这在简谱记谱表上,表示为1234567)音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符干,符尾。音符的种类是用节拍来划分的。而节拍的长短则取决于符尾。调性指的是一首音乐的调门。按我自己通俗的理解即一首或一个乐章的起调,比如有人说“这首歌你起调太高了,遇到高音部分我唱不上去”说的就是调性。
  
  由此可见,调性决定音高,符尾决定一个音高的长短。(在简谱上符尾则表现为节拍。)
  
  现在我们来看音符的形状与调性的形状。

    这是音符在简谱与五线谱上的不同形状。

   


    (重申,如同曲的叠唱:音符是由符头、符干、符尾组成的。这个,是针对五线谱的。)


    符头是蝌蚪的小黑头,符干是蝌蚪的细长身体,符尾则是符干的外延部分。音符的符尾越多则表示节拍越短。它们在五线谱与简谱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表达方式)
  
  接着,咱们来说说调性,即谱号。望文生意,就是曲谱中表示音调区位(一首曲由很多个音组成,称为区;而它们所在的位置称为位)高低的符号。它分为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
     




    这是高音谱号。


   
   
    这是低音谱号。
  
  当然,任何一首曲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调门,也就是说可以用任何一个音来定自己这首曲子的调门。
  
  那么一首音乐是先立意还是先定调性呢?个人觉得应该先有其意,才有基调(也就是调门)。一首曲子它的调门是高亢激昂,还是低沉委婉,这完全取决于曲作者本身,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者表现手法,在这里他就会调用各种各样的音符与调门。那么,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一首乐曲的内容的形成与它的表达方式的使用。
  
  说到这,我觉得关于音乐的话题可以刹住,转而做文学的攻略。
  
  任何一部或者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文字与标点符号组合而成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丰富多彩又多姿的情感,在文字上附加了许多东西——把字组成词,把词再加长成句子。另外还有就是,他们还在这些的基础上使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于是字们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面貌。再加上标点符号的语气强调,一篇文章或者一部文学作品就这么出现在你我的面前了。
  

      攻略这个功课做完了,那么现在剩下的就是欣赏,窃以为欣赏是个宽泛的审美意识(或者范畴)问题,我只能蜻蜓点水,只能浅尝即止地把它转换成自己的味觉,说说滋味。就象味蕾尝一道汤,舌头的感知能力是这样的:你往小肠清汤里加莲子与往小肠清汤里加川山子,味道肯定不同,是绝对不同的。


  说到这,我又觉得自己可以刹尾了。因为对文字的理解、使用与欣赏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同样,对音乐亦然)。也就是说我已经把你引到河边,已经把打鱼的工具交给了你,剩下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更简单地说,能不能捕到鱼,会捕到怎样的鱼,各听天命吧。
  
  对于音乐与文学的理解,我的这些林林总总难免显得粗陋,还请诸君勿怪才是。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93
发表于 2018-7-18 12:12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7-18 10:56
我的头像是琅琊榜里胡歌扮演的的江左梅郎啊。。。。。

哦,没看过琅琊榜,难怪我会认错你的侧面。我又修改了一下主帖的最后三段,确切地说我添加了一段内容。最末的三段变成了四段。请兄台指正。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8-7-18 10:56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8 10:44
弱弱地问一下,您的头像是不是《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啊?兄所言极是。喜欢。有读过。但只略翻了一二页。 ...

我的头像是琅琊榜里胡歌扮演的的江左梅郎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8-7-18 10:44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7-18 10:39
主帖音乐与文学要素对比,所出观点浅显了些。跟帖补充更涨姿势。学习了。另楼主喜欢读字典,会读辞海吗?家 ...

弱弱地问一下,您的头像是不是《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啊?兄所言极是。喜欢。有读过。但只略翻了一二页。就把书留在单位没带回家里来。所以读也就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8-7-18 10:39 |只看该作者
主帖音乐与文学要素对比,所出观点浅显了些。跟帖补充更涨姿势。学习了。另楼主喜欢读字典,会读辞海吗?家有一本,奈何我读之毅力不足,没有持续深入。。。。。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8-7-18 06:00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8-7-16 17:04
音乐是听觉的美,文学是视觉的美,但同样打动灵魂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共通点就是他们都具有视觉与听觉的美。

关于都具备听觉的美,是因为他们都是有声的。文学作品的赏析分为默读与朗读两种。一种靠视觉与记忆;一种靠声音;音乐作品也有通过介质工具(磁带、LP等)刻录下声音。

关于都具备视觉的美,那是因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而音乐作品同样也具有语言艺术的美,那就是作曲者写下的曲谱。在此文中,我想通过摆出文学与音乐各自的构成要素,来让大家明白它们的同与不同以及构成它们最基本的东西。通过这些最基本的,来认识它们,以便对日后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


  问好离离姐,祝夏安。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8-7-18 05: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离离姐姐夸奖。实在感觉惭愧。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8-7-18 05:52 |只看该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发表于 2018-7-16 15:06
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人类的情感。

这句话没错。个人情怀创造了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8-7-18 05:5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1:11
就是那种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

哦……表示我已经深思过你这个答案。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8-7-16 17:04 |只看该作者
音乐是听觉的美,文学是视觉的美,但同样打动灵魂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8-7-16 17:03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宝贴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8-7-16 15:06 |只看该作者
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人类的情感。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8-7-15 11:11 |只看该作者

就是那种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8-7-15 11:08 |只看该作者

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8-7-15 11:0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57
我就是例证: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师。

我可以讲写作,但不会写。

啊?!不会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8-7-15 11:03 |只看该作者
小脑斧白白。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8-7-15 10:57 |只看该作者
我要出去溜溜了,回来再聊。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8-7-15 10:57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例证: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师。

我可以讲写作,但不会写。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8-7-15 10:55 |只看该作者
艺术是相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8-7-15 10:55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43
我知道。但我在这里指的是交响乐。

嗯嗯,这个比较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8-7-15 10:4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44
就说文学吧,写作知识和技巧,对文学创作的用途不大,没有必然联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也许。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8-7-15 10:44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6
我的结论在最后一段。就是摆出这些要素,让大家知道我把这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该如何巧妙地 ...

就说文学吧,写作知识和技巧,对文学创作的用途不大,没有必然联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8-7-15 10:43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42
诗与音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共性比较多一点。比如你说的韵律。
但散文小说,特别是小说,与音乐相去甚远 ...

我知道。但我在这里指的是交响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8-7-15 10:42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8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是并行的一种艺术。共性是韵律美。

诗与音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共性比较多一点。比如你说的韵律。
但散文小说,特别是小说,与音乐相去甚远。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8-7-15 10:3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7
举个栗子,也许不恰当。

把化学元素分解到“粒子”甚至“夸克”,就已经失去元素的特性了。

可能我还要再写一段,在最末尾结束的那一段上面再写一段音乐与文学的共同点。这样整体上感觉可能会完整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8-7-15 10:38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1
我想知道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

这个,你可以另起一帖,一起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8-7-15 10:3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4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 ...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是并行的一种艺术。共性是韵律美。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8-7-15 10:37 |只看该作者
举个栗子,也许不恰当。

把化学元素分解到“粒子”甚至“夸克”,就已经失去元素的特性了。

比如铁元素与氢元素,区别在于,铁原子和氢原子携带的质子数量的不同,已经没有“质”的区别。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8-7-15 10:3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4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 ...

我的结论在最后一段。就是摆出这些要素,让大家知道我把这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该如何巧妙地去创作。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8-7-15 10:34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29
嗯。我再细琢磨一下。刚才有个朋友说我这篇文把范围放得太大了,应该缩小范围。如坐井观天就可以了。哈哈 ...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有些勉强。


尽管这个视角非常新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