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凝霜 于 2018-8-2 13:27 编辑
年少疏狂,尽逐流年去
——呓语其四
文/凝霜
1、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人生总是会面临很多选择。向左,或者向右,哪条路更加好走,无法事先知道。
惟一能做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条,肩负起这一路的苦厄与幸福;亦惟其如此,才能磨炼出本领,在以后人生交加的风雨里,横刀跃马地一路闯下去。
2、不能承受之轻:
爱如细沙,握得越紧,落得越快;回忆是影子,走得越快,跟得越紧。总有一些失去,犹如不能承受之轻,纵时光荏苒,依然轻易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3、狗仔:
娱乐圈里,以追踪、发掘明星私生活并曝光和恶性炒作的人,被称为狗仔。
默认这一职业和名号为理所当然,看来当事双方多少都有一些自知之明。
而一年之中,更多的时间里,这些狗仔和其制造出的腥膻绯闻更成为艺人们吸引和获取关注的伎俩。
乡间俚语有云:“狗行千里吃屎。”诚哉斯言!
人们谈论歌德,并不是因为他有众多情人,而是因为他写出了少年维特与浮士德。这一点,我想在他生前应该也是一样的。
同理,罗丹放荡的私生活,并不影响人们喜欢他。因为人们喜欢的是他的思想者。
这个时代,多的是倡伶。艺术家,屈指可数。既然不过是倡伶而已,自然非得靠一波波的腥膻艳闻来出名不可。
4、集体做梦的时代:
习大大说过,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这些梦串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老实说,这句话,曾一度让作为一枚吃货的俺几度纠结是秘制鸡柳串好呢还是祖传羊肉串好。
自从主席金口一开,举国遂跨入集体做梦的时代。从各个主流、非主流媒体到私人微信、微博,到处都在高呼梦想,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连街口彩票工作站收智商税的横幅都开始写得清新又脱俗——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中了呢?
总之这年头,像俺这样压根儿就没啥豪情万丈的梦想,出门见了熟人那都是不好意思打招呼的。
习惯把梦想当口号的人,不管是真的有梦想,还是装作有梦想,当时光老去,他们亦会在匆匆的时光里丧失践梦的能力,渐渐变成只会做梦的“梦想家”。到得最后,连做梦也兴味索然了,遂终于在日复一日的油盐柴米里变得越来越庸碌且无聊。
总是如此,世人耽溺成功后的宣言,正如看客渴慕台上舞者人前的绚丽,却又从来不愿尝试其人后的辛酸。
5、寂寞:
寂寞,是这个时代的别名。从古人的以舟、马代步,到近代的火车、汽车、乃至飞机,再到现代的BB机,大哥大、互联网、BBS以及当下的微博、飞信、陌陌、微蜜。看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被拉近了,事实上,人心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因为人距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了。
古人聚少离多,有点什么感怀只能托清风寄飞鸿,共明月付流云,他们孤单,但绝不像现在的人那么寂寞。
寂寞,源于内心的空虚。
6、从寒门贵子的一点随想:
抛开执行能力不论的话,可以说,一个人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他的眼界。这也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化是要节俭,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其终极目标,不过是省钱和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已。故其眼界永远局限在为他人创造财富上。而富家子弟,从小便懂得赚取差价,赚取剩余价值,更有效的利用手中财富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如此循环往复,在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发生作用以前,由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所产生的眼界高低已然决定了这种不可调和的贫富差距。
如果说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穷不过五代的寒门子弟一旦考场得意尚且能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的话;在废除科举制的今天,寒士们躲进小楼成一统以啃老、半啃老的方式读研考博,最多不过换来让自己摇身变成一只大学讲狮或是砖家叫兽的机会罢了。然而,站在生存角度上看,不管怎么说,做讲狮砖家叫兽总比继续做蝼蚁虫豸要强不是?毕竟,夺天下以后,所谓的阶级固化,不过是安天下的必然趋势。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学历无用论者,可以休矣。
7、也谈不平等的起源:
人和人的差别,其根本在于脖子以上,而非脖子以下。但大多数人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脖子以下了。少量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到脖子以上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只是投资牙口罢了。
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改革开放以来GDP蹭蹭猛涨,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穷人,尤其在精神上?因为大多数人把它们弃置于图书馆里,而并没有让它们流淌于血液里,引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8、时不我待:
命运惟一的公平就是给予了每个人可以切实抓住的变量——时间。只可惜绝大多数人,往往连这惟一的公平都把握不住。
9、卑微的不幸:
初遇惊情,张爱玲赠照胡兰成,题字于背面: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多少人都是这样,在爱情里一面卑微着自己,一面心生欢喜。
何其幸运!能在千万年里,千万人之中,遇见我们所爱的人。又何其不幸!终也没能让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从一张床流浪到另一张床,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胸膛,有多少情偶,在惊艳了时光之后,能继续温柔岁月?末了,末了,又有几人能修得偕老白头,烹茗对坐,静看浮香?
10、忘记更难:
人世诸事,皆不过渐老渐淡。惟有情之一字,却在岁月的次第流离里益发显得晶亮。恰如简媜所说:It’s easy to remember, but so hard to forget。
兰,日子如阶沿光影,指缝清风,一直不肯停留下来;而我,亦仿佛一直随同你远行,犹如你是我此生遥不可及的驿站。看淡花开花谢,听老了燕语莺啼,对你的思念,却始终无法从记忆的骨头上剥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