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还有很多绘画作品,技艺精湛,我对书法一知半解,绘画就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咱还是说书法。
后世很多人以为,慈禧的书画作品都是找人代笔,然后盖上慈禧御笔大印的。
而慈禧本人的字很烂,并且举出两个例证,如下:
第一个,说这是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慈禧手谕裁撤恭亲王奕䜣“议政王”的原件,说这才是真实的慈禧书法真迹。
这个图片在网上传来传去,以此证明慈禧的字很烂,可是都不看一眼文字内容,就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谕在廷三大臣等同看,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
自称朕,还提到“两宫皇太后”,这是特么慈禧的手谕?
第二个说是慈禧手抄的《心经》。但上面的印章,只有闲章:如是观,欢喜园是慈禧的。
观音像头顶上的“乐自在”则不是慈禧的。慈禧一共157方印章,无此一枚。
所以这个也无法证明是慈禧亲手所书。
醉某更愿意相信,颐和园里印着“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印鉴的匾额,是慈禧所写。
在匾额上题字,是专门的一种书法,称“榜书”,又叫“擘窠大字”。
写书法的人都知道,匾额上的大字,绝不是写了小字再放大,那会很难看。而一尺以上的书法,没经过专门训练,是写不了的。
有清一代,“榜书”十分兴盛,大清十帝和慈禧太后,都是专门练过的。
所以,清代帝王匾额有个特点,从顺治帝的“正大光明”到慈禧太后的“万寿无疆”,字体都差不多,如果不看落款和印章,一般分不清是谁写的。
我以为这就是他们专门练习的一种字体,叫做“清帝体”或者“清廷体”。
近代研究清帝、后书法的人士比较统一的看法:清代帝王帝包括慈禧太后的书法,水平并不高,从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上看,均达不到书法家的水平,但他们跟普通书画家的作品又不同,有独特的风格,别人也无法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