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3-14 11:22 编辑
廖女“大才”
有一组数据让我瞠目,让我无语,毕竟也曾经从事过相关的文字工作,时至今日也会趴键盘每天敲打个千八百字,虽然不是什么难事儿,有时候也颇有点力不从心。
昨日,也是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朋友给我转了一个有关新华社驻武汉疫区记者廖君的相关资料和介绍,我看后一笑而过,说实话,我没当什么事儿。
当然,廖女也算是“有才干”之人,能在12月底进入疫区,如今依然在坚守,从职业的角度上说无可厚非。但是,换一个角度说你如果看了她的那些大作会有什么感受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混,说点昧心的话,写点言不由衷的文字也不是不可能,更不是十恶不赦,你指望人人都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非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当然,有出卖良心的,言不由衷的,就一定会有,守住良知,实话实说的,这就是世相,大约也不奇怪。庙堂之上举了一辈子手的人照样有滋有味,想一想更能理解,不举手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所以管它对错是非,管它今天打到谁,明天拥护谁,只管把手举起来就是。
在饿死的崇高面前,一片面包的诱惑不必多说。
廖女让我惊讶地是她的一组数据,从12月30日进入疫区至今,她完成了公开的稿件500篇,写成各种参考90篇。这就是说在差不多七十多天的时间里,她差不多完成了接近600篇的文章,稿子,平均起来每天在7-8篇左右。
恕我直言,这个数字如果没有水分,打死都不会信。毕竟也是在此类行业混过的,知道记者这个行当的辛苦和不易。为了稿子要沉到一线去采编,没有一手资料,记者的价值就没有了丝毫意义。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廖女,这打字机的速度倒也不是没可能,但是,每天要完成7-8篇稿子,还要去一线采编找素材,我真的就想问一句:这有多大的可能?我的回答是:这根本不可能。
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每天坐在屋子里,拼命的去搜刮同行的素材,然后忙不迭的做拼盘加工,这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吧?
再说那90篇的参考,我觉得这非常之吹牛,写参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肯定不会是百十字就能应付的差事,没有个上千字,甚至更多,给各级领导或部门提供的参考,会是什么样?
难道真的精简到我们的参考也要一句话,几句话算是一篇参考吗?这有多大的可信度。
廖女获奖了,然后发表获奖感言了,讲到深情处,潸然泪下。
我坦言,一场瘟疫,确实是一种最直观无情的校验,生旦净末丑的舞台。
我只是想,有一些在绞尽脑汁演的那些人,能不能演的真实一点,能不能更让人信服一些?
我不想去谈论廖女那些稿件的事情,是非曲直谁的眼睛都会看。我只是觉得,不管什么时候,总得照顾一下普罗大众的智商,你可以拔高自己,但是,吹牛没了边界,这就有点过了。
不信,廖女现在可以去求证你新闻业的同行,看看有没有第二个能在七十天的时间里,有你这等效率和成果。
你的才华和你的良知不成正比也就罢了,还要披一个吹的外衣,想把自己扑腾出地面,这就有点滑稽了。
踏实做人不好吗?!
诚实对一个记者来说是最基本的品质,这个必须有?廖女可以扪心自问:
这个你有吗?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