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1-30 06:10 编辑
走在西安钟楼附近的回民街上,看到最多的招牌是“老孙家羊肉泡馍”,听到最多的吆喝声就是“棒棒香”。
所谓“羊肉泡馍”,其实没有羊肉,只有一大碗羊骨头熬的汤,泡你手里撕掰成小块儿的饼;而所谓“棒棒香”,就是用红柳枝条和六七个大如红枣的羊肉块儿穿成的烤肉串。这两个小吃,历史悠久、特色突显,物廉价美,一碗泡馍加两个肉串,一套能管饱,吃完浑身热乎,很受游客喜爱。
过去,棒棒香都是用面条儿粗细的扁铁签穿上羊肉块儿烤的,顾客必须在摊前吃完,不能把铁签带走,很耽误游客的时间,改用红柳条后,不仅更显特色,而且方便顾客拿了就走,边吃边玩儿。
在别处,卖羊肉串的,大都是新疆人,但在西安,则全是回民。我很佩服这里的回民小贩,他们能用刀把一只羊身上的肉剔的只剩下一具白骨,几乎连点肉末都不剩,其刀法驯熟度,不逊行凌迟刑的刽子手和资深外科医生,哈哈。
被剔光了肉的那具羊骨头,形如蝎子,也是有用场的:一是熬羊骨汤,用来泡馍或浇兰州拉面;二是下火锅,主要用脊骨那部分,骨头缝里多少有点肉和骨髓,用手抓着啃,啃完再在汤里煮上羊血、羊杂、青菜、豆腐等,这火锅就叫“羊蝎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俺喝着羊汤、撸着羊肉串,不禁想起了上海的老碧头儿:侬扣扣索索地吃螃蟹,既费劲,又没啥肉,不如阿拉大块儿吃肉来的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