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我,一看战士们个个春风满面喜气洋洋的样子,不免使我好奇。才外出一星期,连队就有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真有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我正准备去给连长汇报工作,结果连长已先一步来到我的房间。连长说:“你回来的太及时了,今天吴排长要办喜事,正愁着没有司仪呢,你给主持一下。” “ 好 ”, 我一口答应了!
结婚典礼于 12点正式开始,我用英语宣读了结婚典礼议程。没想到那位当翻译的小战士由于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连一个词都翻译不出来了,提前准备好的词忘的一干二净,两只眼睛望着我只是憨笑。我一看要冷场了,急忙用英语又重复了一次典礼议程,可翻译还是没有反应,这一下逗得满堂笑声 …… 我只好把自己说的‘ 洋腔’ 又翻译成汉语,“吴亮、林小霞同志结婚典礼现在开始:第一项,请新郎、新娘闪亮登场!在热烈的掌声和悠扬欢快的乐曲声中,新郎、新娘双双步入了婚姻的神圣殿堂。第二项,第三项 …… 结婚典礼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新郎新娘向战士们介绍了恋爱经过,还表演了唱歌、贵妃钓鱼、夫妻排雷、甜蜜蜜等婚礼小节目,战士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年代,去部队结婚的姑娘不穿婚纱、不化妆,嫁个解放军是那个时代女青年最理想的择偶条件。但新房却是两张单人床一并,铺的是白色的床单,放上两床新的军用被子,门、窗上贴几个喜字就算是新房。
结婚典礼结束后, 战士们个个吃着喜糖还沉浸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之中,大伙还不想离去,一下把我围了个水泄不通,七嘴八舌的说:“你什么时候学会英语的啊,今天厉害了。 ”一听战士们这样问我,我忍俊不禁,笑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说:在典礼上说的英语只是为了逗趣,那些英语单词英汉词典上都没有的,连教授们都听不懂”,这一下战士们一个个都笑弯了腰。后来连队里只要有结婚办喜事的,为兵哥哥当司仪那是义不容辞,图的就是个热闹喜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