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21-6-12 18:55 编辑
今天端午节,怀念屈原的同时吃了几个粽子,闲来无事上六星闲田看看,结果发现泼雷用不点名的方式站在学术的角度上对我的作品进行了点评,虽然用词很锐利,角度很准,一贯的灵动笔法,让本人顿时觉得和两千年前的曹操读了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有了共同感受:读泼雷回辞,羞愧无地,汗出如浆,然文事虽佳,其如证据无理之不足何?
硬伤的评价我赞同,毕竟就是一业余人士;自以为是的说法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更是赞同,这习惯已经多年且一直坚持,要改也难;路边野史。。。好像元史不应归类为野史,这个可以作为继续商榷的一个观点。
作为人文社科专业,基本的阅读读物都是学术级。。。
这文字秉持了泼雷一贯的骄傲和自信,这一点也确实击中了某的软肋。业余和专业,严谨的学术和想象。。。这仗还用打吗?我想直接投降,泼雷你受降吗?
不过在受降之前,还是要挣扎着说几句,记得不久前在中美会谈前,有一句话曾流行全球政坛和国人之口的话,为了尊重泼雷,还是改下,以便为投降增加一点漂亮的理由:你有资格站在我的面前俯瞰我的小文,说你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同一个半业余的人说话。
可是,另一件事情也在脑海中回映:没有上过军校的粟裕将军,在徐蚌会战中战胜了诸如杜聿明、胡琏、邱清泉、黄伯韬等黄埔军校或留洋的国军序列的所有将军们;没有军事专业的彭大将军在朝鲜战争中击败了西方最著名军校的校长杨威太平洋战场的麦克阿瑟将军。。。
想起这些更是惭愧,没有创造奇迹,被人蔑视也是理所应当。
然后就是泼雷的一、二、三,上山打老虎,这披着羊皮的老虎,就显露了知识底蕴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的本质,失败也是必然。唯一遗憾就是引用了脱脱的元史,还遭此重击,实在是对不起先贤,对不起历史的文献。
批判是面镜子,照见了我自己,其实这话一千多年前世民就说过,忘了。
发自内心的想说一句:北宋灭亡,责任在我。
不过,让我感到留有颜面和希望的就是两个字: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