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上高中的最后一年,同学给我拿来一盒磁带,里面的歌曲都是二三十年代的,开始没注意,后来慢慢地听居然回味无穷,记得有当时被批的《桃花江》,还有一首被禁的据说是因为歌颂了国民革命党的《梅花》,记得清楚的还有一首叫《香格里拉》的歌曲,曲调优美,它描述了一块世外桃源的仙境。
出丽江城向西北沿大山脚下的金沙江走,就能到达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从语言上讲是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中甸藏语土方言……”香格里拉旧称中甸,去游览香格里拉的时候,有车上的朋友问起过香格里拉的含义,我才知道原来香格里拉的解释有好几个版本,但我依然相信我最早听到的解释,是指“虚无飘渺的地方”。
进入迪庆州以后,海拔逐渐升高,我踏上了我国第二大台阶和第一高台阶的交界处,两边的大山高耸入云,白云悠然的盘绕在山颠处,天如一方瓦蓝的碧玉。
低海拔的山脚下是丽江的纳西族,房屋飞檐翘角,小巷纵深幽静。山腰处居住的是傈僳族,他们的房屋多是原木搭建的,简单实用,高海拔的山颠则是居住的藏族,因为这几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纳西族进入农耕,处在山脚下便于耕作;傈僳族游猎,住在山腰方便狩猎,,藏族生活在高海拔,这里的平原是在群山环抱中草甸,嫩草殷殷的小平原,这便于藏民族的半耕半游牧式的民居生活。
我坐在车里,行进的旅途,能体会到几种不同风格的民居逐渐替换着,藏族和傈僳族是不通婚的,因为导游讲这些民族的饮食宗教文化各不相同,藏族吃的是整块的烤牛羊,不吃头也不吃内脏,内脏是给藏獒吃的,等靠牛羊喷香后,藏民族再用藏刀片着吃。
进入藏区后,卧底眼看到的是满草甸盛开的狼毒花,鲜艳无比,而藏族的民居很奇特,通常三层结构,底层养牲畜,中间居住,顶层晾晒干草青稞。房屋的木柱粗壮,边上是干打垒的梯形墙,屋顶没有丽江房屋的繁缛飞檐,只有简单的两个平缓的坡面,草甸四维闲散者吃草的牛马,有种天苍苍的感觉。
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我看了地图知道到了迪庆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找到我们要去的国家海湿地保护区,这里的天气反复无常,一天下很多次雨水,看到湿地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远处湖面平静如镜,群山巍峨,被大多白云装点着,山影白云蓝天全部倒映在湖水上,那景色简直是仙境,这就是香格里拉!
我驻足在栈道上,那里的空气格外的清纯,我贪婪的呼吸着。藏民的宗教意识很强,他们爱护牲畜,认为万物皆灵,对待山中的一切也认为是有灵性的,包括他们把牲畜饲养在一层,并不嫌弃。他们虔诚的转山,不破坏一草一木,也许这更符合天人合一的当代环保意识吧。
湿地保护区里有原始生态林,很多杉树上都生长着孢子植物,那些植物如同毛须随意的垂挂在树枝上,这些孢子植物极其娇贵,只要空气中有一点污染,它们就立刻会消失。山坡的自然泄洪口处,腐败的枝叶散布其两侧,树叶有枫红色,有桔黄色,有钱绿色,姹紫嫣红的天然形态,令我忘返。
这次参观没有去松赞林寺我一直很懊恼,因为距离那里很近了,也许行程紧张,导游安排我们去了藏民家,教我们藏语扎西得勒的使用,教我们《敬酒歌》的藏语俗称歌词:用厕所,用厕所,有了插把锁。她的藏语标准但难记,这句话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内地表示欢迎用鼓掌的方式,在藏区则用“雅秀雅秀,雅雅秀”来表达,还要同时伴随跺脚,能踱穿楼板的,藏民会奖励一头牦牛。
这里的婚姻最开放,导游也总拿这些典故开玩笑,杨二车娜姆就是纳西族,她走婚过很多男人,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再讲。这里以男人的黑胖为美,如果不黑的话,需要到晒男人太上去烘烤。我去到了藏族家里,品尝了青稞酒,我能喝,味道如同内地的二锅头,清辣甘醇,但我吃不惯鲜奶酪和酥油茶,尽管慢慢的品尝,胃里依然是不住的翻动。藏族的锅庄热闹浓烈,我们都下去一起跳,藏民族的服饰鲜艳夺目,因为这里的气候一日三变,早晚很冷,中午又热,所以他们的服装穿半个袖子,带着毛皮帽子就能理解了。
很晚回饭店,有人提出去酒吧,司机说前几天这里还杀死了一个公安,最好晚上不要出去了,我躲在宾馆里没多久就立刻熟睡,早起第一个去吃早点,沿着走廊欣赏这里的摄影作品,异域风光优美,吃早点的时候,仅仅吃了一片果酱面包,但依然要反胃,喝了一杯橙汁压下去。
风光真的非常优美,我独自回卧室,在走廊上突然莫名其妙唱起:这美丽的香格里拉,我深深的爱上了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