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股海泛舟 少时住过的古民居
查看: 980|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时住过的古民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3 22:2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第四进木楼上阁窗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9
发表于 2022-5-5 2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钱人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5-5 22:41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5 22:23
门当,门口两边的石头墩子,文官用方形,武官用圆形。

古代门上会伸出几个(偶数)木头柱子,就是 ...

这个学习学习,以前只听说~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5-5 22:23 |只看该作者
简一竹 发表于 2022-5-5 19:18
不是石马,是门当,又叫抱鼓石。原来叫“门挡”,百姓认为石鼓声威宏阔能辟邪,能挡住邪祟,所以叫“门挡 ...



门当,门口两边的石头墩子,文官用方形,武官用圆形。

古代门上会伸出几个(偶数)木头柱子,就是户对。文官为六边形、武官为圆形,寺庙为方形。普通人家两个户对,管制越大户对越多。

门当户对指的就是这玩意。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5-5 22:12 |只看该作者
简一竹 发表于 2022-5-5 19:18
不是石马,是门当,又叫抱鼓石。原来叫“门挡”,百姓认为石鼓声威宏阔能辟邪,能挡住邪祟,所以叫“门挡 ...

嗯,长知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5-5 22:12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13:22
收了也好。

放在一般人手里也养护不了。

被无锡人收了去~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5-5 22:11 |只看该作者
云上 发表于 2022-5-5 09:58
就算是大力士,一手两百斤也不太可能,所以只能是很传奇的传说

我祖先神勇无敌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5-5 22:10 |只看该作者
云上 发表于 2022-5-5 09:54
都是文物呀,这也拆了?

12年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5-5 19:18 |只看该作者
兰羽 发表于 2022-5-3 22:34
第二进门口石马

不是石马,是门当,又叫抱鼓石。原来叫“门挡”,百姓认为石鼓声威宏阔能辟邪,能挡住邪祟,所以叫“门挡”,后来演变叫门当。后世说的门当户对就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5-5 13:22 |只看该作者
收了也好。

放在一般人手里也养护不了。


真漂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5 09:58 |只看该作者
兰羽 发表于 2022-5-3 23:02
第二进是大厅,面积很大,以前的八仙桌可以摆十几桌
厅前是阁门,厅后方是屏门,屏门前有条红木几案,好几 ...

就算是大力士,一手两百斤也不太可能,所以只能是很传奇的传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5 09:54 |只看该作者
都是文物呀,这也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3 23: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22-5-3 23:39 编辑
兰羽 发表于 2022-5-3 23:35
确实如此,当时要拆,文物部门干预了下,后来还是拆了~

这些都是好东西。利用起来无价的。拆掉可惜了。旅游业是与文人挂钩的。有名人地也有名了。

真的有人去发掘它的价值。就是宝贝。独一无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3 23:35 |只看该作者
遇见未来 发表于 2022-5-3 23:33
要修复搞旅游挺棒。

确实如此,当时要拆,文物部门干预了下,后来还是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3 23: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22-5-3 23:34 编辑


要修复搞旅游挺棒。人对老东西还是怀情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3 23:27 |只看该作者

嗯,明末建筑~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3 23:25 |只看该作者
这有年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3 23:20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3 23: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古色古香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3 23:13 |只看该作者
这四进是主题建筑,先祖住里面。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偏房,每排有十几间,老人说,以前是养马养牲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3 23:07 |只看该作者
第四进是四合院风格的木楼,正前方是一道封火墙~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3 23: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羽 于 2022-5-3 23:05 编辑

第二进是大厅,面积很大,以前的八仙桌可以摆十几桌
厅前是阁门,厅后方是屏门,屏门前有条红木几案,好几米长~
天井里有对石鼓,很逼真。老人说是以前一个太太年轻时从山上宝塔下一手一个托来的,到家放下石鼓就吐血身亡。这个传说我有点怀疑真实性,一只石鼓看上去不低于200斤。一只手托举一个有点神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3 23:00 |只看该作者
兰羽 发表于 2022-5-3 22:37
古民居的建筑应该是先搭建木框架,比如竖柱搭梁,最后砌外墙吧~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3 22:52 |只看该作者
每一进的地面铺设黑色地砖,每进的天井铺设青石板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3 22:49 |只看该作者
古宅总共四进,每一进都有封火墙,是为防火,每一进都有门,是为防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3 22:43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3 22:29
真好。我想去寻宝。

哈哈,已经拆了,木料,墙砖,都分类编号,给无锡一家做古建筑的收了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3 22: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羽 于 2022-5-3 22:39 编辑

古人也是有大智慧的,至今都想不明白,老家村庄后的那条河上,一座石桥,桥面上的每块石板起码有两吨重,古人在没有现代起吊机械的条件下,是如何如何运输?如何把剧重的石板按上桥墩上。难道说,是先造桥后开河?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3 22:37 |只看该作者
古民居的建筑应该是先搭建木框架,比如竖柱搭梁,最后砌外墙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3 22:37 |只看该作者
古宅建于明崇祯年代,建房木料通过长江水面放木排运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3 22:36 |只看该作者


第三进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