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2-5-20 21:12 编辑
听你这话就能判断出你对镜像理论是一头雾水
拉康说的对
拉康的理论基于临床的心理分析得出来的
自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稳定一致、同一自主的实体,
自我就是他人,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挫折。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冲突来自于利比多的惟乐冲动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但是拉康模糊了这种实证主义的划分,
拉康的方法是将分裂的、受挫的、半偏执狂似的自我安置到语言中。
确实是这样
在本质上主体无法抵达到外部之物
这时候,主体只能靠自我的想象来判断外部的人或物
这时候,抵达到外部的话语其实是这个人的意识
通过这点,你就能判断出,主体的真实话语
也就是人的真实想法
我现在没精力举例来阐述这段话的逻辑关系
这需要案例来说出人意识上的互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