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戏评“哲学死或不死”之争~
查看: 1765|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戏评“哲学死或不死”之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7-25 06: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2-7-25 08:40 编辑

  首先,各位要清楚的:哲学是一条长河。

  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每一位哲学家的学说或与哲学相关的思维逻辑,以及哲学延伸段和分支,不管是否为大众所尽知,但凡存在过,留痕过了,哪怕若昙花一现,便是组成这条长河的浪花之一。

  由此,这条长河是动态的,沿途不断有新的哲学注入,也有不再适应新形势的旧哲学退出历史舞台,为人们研究哲学发展进程的可参考文献。

  以真方子高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例:它最初的存在,是对古希腊神学的反叛,强调人的主体性,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也符合人类认知发展规律。

  但,以人的感觉去定义世间万物,却又容易陷于绝对、主观、唯心了。到更客观的哲学出现之后,“人是万物的尺度”准则,也必然会渐渐暴露出局限性来。

  可见,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哲学”?哲学本身也是要随着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进化,须得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和规则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和与之配套的哲学理论和思维导图,这个才是正理!

  当然,还有另一种角度。就是哲学本身,不仅仅是系列学说,更是一种思维的走向和思维方式——这个角度切入呢?会不会更便捷些了?哪位要不要试试?

  瞧,这么简单的反驳,足以推翻“哲学已死”的谬论,高隐愣是绕了又绕。再说,扯文学和科学陪杀场做什么呢?显得你博学多识?博闻强记?擅长旁征博引?就没想过话题分散了,失了准头,也容易拉出漏洞么?关键是,浪费吃瓜群众的时间,也耽搁睡美容觉这事儿。你说,可恨不可恨?!

  至于真方子,说是酬和高隐的,实则比高隐的论述更不靠谱。首先,立足点就有问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过是哲学体系中的论调之一,能成为你支持哲学存在的全部依据?何况你举的这个牌子,或许恰恰起了负作用也未可知。以人的感觉为尺度,闹热完全可以告诉你:你可以认为哲学没死,我认为哲学死了,我们各有各的认知,无所谓对和错。敢问,你又如何辩驳?

  其次,哲学会不会死与科学何关?高隐说科学你就说,你能不能创新一下?何况科学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前者与哲学息息相关,纵然是后者,也与哲学相辅相成的,你把它们对立起来干嘛?难道科学会导致哲学消亡?那还论证什么啊,论证?直接宣布:闹热,你赢了!

  不是还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真方子你要不要发散一下,论证哲学的尽头是什么?都不知道你的关注点在哪里,着力点又在哪里,直接看得我云里雾里的,要不是看你还算长得好看,我都直接弃读了,就。


————华丽丽的分界线————————


  【题外话】

  如果要我打分的话。如下:

  闹热85分。高隐60分。真方子45分。

  理由:闹热起个话题,明显是自说自话(50),却吸引版友参与话题(奖励20),参与成热议比源头还热闹,发散出多个帖(再奖15分)。物超所值,赚了!

  高隐反驳,态度好,热情,敬业(85),行文罗里吧嗦,东拉西扯,削弱了气势和力度(扣20),主帖辩论重点不突出,按理就该以回帖补充吧,我正挨个儿看得起劲呢,就见其呵斥钟馗,说人家懂个屁,让人家滚——太不负责任了,对手都滚了,吃瓜群众咋办?陪你凉凉孤单寂寞冷啊?!(再扣15分)。

  真方子,45分,不增不减。


  顺给刘庄主打个分:55分。

  言简意赅,主题鲜明,虽有漏洞,倒也不失论辩技巧(80)。然,举例论证略有牵强且不说,主帖好些个暗戳戳的不敬词,有损风度,有碍观瞻,严重影响吃瓜群众的情绪和食欲(扣25,以示批评;再有下次,直接扣光了,以儆效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1
发表于 2022-7-26 2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热闹成网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2-7-26 22:1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22:54 编辑

       托金老师的福,原帖作了些修改,尤其开篇基本重写如下:

       读完闹热网友《哲学死了》一帖,有些弱弱的想法,小小商榷一下。
  有关哲学是否终结的争论,这些年早已耳熟能详了。所谓哲学已死只不过比“终结论”更极端的一种说法而已,其指向主要不是哲学的形而上基础主义或本质主义,而直接是哲学本身存在的合法理由。但是这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思想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机能,先天决定了哲学不可能被彻底抹去。真正有意义的话题应该不是哲学死了,而是什么样的哲学可以死了。比如那些跳大神几千年还在继续跳的所谓阴阳八卦、孔孟程朱那一套;比如根本就违背普遍人性和社会常识的马列毛那一套。
      在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那里,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那种专注于大写的真理和善的基础主义传统,同样也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本身已死,而是在“后哲学文化”时代以“小写哲学”的方式继续活着。这是一个方面。
      另方面,哲学可以不再具有超越一切学科的基础地位,可以不再需要黑、马那种有关人类理想和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但是,这并不等于人类文明的底线不再需要坚守,基于普遍人性的普遍真理不再需要奠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基础主义。所谓“民主先于哲学”,也不等于哲学彻底不需要基础,实际上民主自由的价值才是罗蒂“教化哲学”的永恒真理和逻辑前提。这一点正如罗蒂自己所说,“哲学家应以自由的仆人、民主的仆人自诩。”(1)可见,基础主义这种哲学固有的形而上精神气质永远都不会过时,更不会死亡。它永远都是人类以及思想者个体始终“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的精神家园,因追问真理正义而不朽,因终极关怀而深刻。一个时代,哲学的存在理由倘若总是被一而再地摆到台面上不得不让人为其合法性辩护,这不是哲学的耻辱,而恰恰是这个时代的耻辱。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2-7-26 10:5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11:09 编辑

再说说你主帖,其实你根本没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究竟什么意思,当然,真方子网友自己思维也过于跳跃,言不及义。实际上,普罗泰戈拉这句名言,可以看作贝克莱“存在就是感知”的前身,两者有很大相通性。也正如真方子网友后面跟帖补充的,是指“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意思。这跟主观客观什么的,跟放之四海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你这么很空洞的一句“容易陷于绝对、主观、唯心”,明眼人一看就是虚晃一枪吓唬吓唬人罢了。后面那么多字基本全是没实质性的套话,而且因理解有误,极其缺乏打击精度,不足以观。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2-7-26 10: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那主帖当然也有些问题,主要因为帖子和正规文章不同,开篇写得过于粗简、草率且缺乏专业性,所谓“真正的哲学”说法,文艺味过重,显得假大空了点。因此今天上午我略加修改了下,准备下午重新编辑到原帖中去。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2-7-26 10: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10:36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7-25 14:53
被你笑S了。就这样吧!
我其实真不喜欢这类话题。是你昨儿玩笑说让“批改”,我才顺势“戏说”的。对我 ...

       别啊,我就存心气你一下,没想你这么不经逗。说实话,我对您是非常有好感的,所以也很愿意跟您交流,只是见你如今老被知音送人情精华,怕久而久之你会养成错觉,以为自己文章真好得可以当之无愧。金牌打手和小徐教授之流,就是这么被惯坏的。但实际上,被一帮没啥见识的平庸之辈捧着,脸上其实挺没光彩的,而且只会害了她们自己,从此难有长进。
  你对我主帖的批评,我不会像徐教授或李元霸那样本能拒绝。我不是没考量过,只是经分析后认为你说得不全对而已。哲学死了的论调,是基于终结论的极端版本。这是个宏大的哲学问题,争论好几十年了。你说我这区区两千来字的小文,怎么能说得尽呢?所以你这“扯多”两字,真是从何谈起?至于杂,可能有一点吧,顶多也就那么一点点。不过其实也未必。这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观点,是你自己这个批判性主帖本身的内容,首先对我原文仅凭一句扯多、扯杂的空话本身就很空洞。而问题在于,我要是不认为如此,请问你如何证明我原文的确就是在东拉西扯、漫无中心?你没有证明,没有任何具体分析。那么你这样的评点是否有点口号化呢?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7-25 17: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也许只要智慧不死哲学就不死。最古老的哲学定义是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7-25 17:31 |只看该作者
晨牧 发表于 2022-7-25 14:39
懒得拍你了。一是怕因打击了你的自信心而伤了和气;二是实在没有必要,这又不是什么论文答辩,争什么对错? ...



走后门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7-25 14: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2-7-25 14:57 编辑
晨牧 发表于 2022-7-25 14:39
懒得拍你了。一是怕因打击了你的自信心而伤了和气;二是实在没有必要,这又不是什么论文答辩,争什么对错? ...

被你笑S了。就这样吧!
我其实真不喜欢这类话题。是你昨儿玩笑说让“批改”,我才顺势“戏说”的。对我来说,除了开开玩笑,拽拽袖口,增进交流外,还真没有半点好处。
你若不给我台阶下,我自己也会找台阶下了。扯淡久了伤和气,损人不利己。也确实没有必要。真别说,我确实承认你级别高我很多,尤其是在近身纠缠方面,这不是我擅长的技能和领域。
你继续跟他们杠去吧,我偶尔围观看热闹就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7-25 14:3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5 14:41 编辑

懒得拍你了。一是怕因打击了你的自信心而伤了和气;二是实在没有必要,这又不是什么论文答辩,争什么对错?再者,就是说了你也理解不了哦,毕竟不在一个量级不是?
所以,千言万语还是浓缩为一句深情的呼唤:金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7-25 14:3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金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2-7-25 10:01 |只看该作者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7-25 09:59
原来是"戏评"啊?

哈哈!我看见有人跳下去了。

你这幸灾乐祸的样子好可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7-25 10:00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2-7-25 09:49
我很难跟你解释对你的主贴的一些观点的反驳。

你的主贴认为,哲学是在不断的发展的,会有一些旧的哲学 ...

你为嘛要反对我的观点?你要反对我的观点,也应该另起一帖不是?

我这个帖子是在评价你针对闹热的“哲学已死”的节奏把控不对好不好?而我的依据是,你的道理论据不能推翻闹热的观点,同时你牵扯太宽把科学与哲学对立也是另一个弊端。。。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7-25 09: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戏评"啊?

哈哈!我看见有人跳下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7-25 09:4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7-25 09:30
这个话题很大吗?不觉得哈!我只是告诉你两点:1.定点,精准打击。2.你的道理论据,不能证明你的驳论观点 ...

我很难跟你解释对你的主贴的一些观点的反驳。

你的主贴认为,哲学是在不断的发展的,会有一些旧的哲学思想的死亡,也会有一些新的哲学思想的注入。

但是事实上,古典哲学2000多年,一直没有脱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定制的哲学命题。

哲学并没有在不断发展,它的研究对象一直是人与这个真实的世界、以及造物主。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7-25 09:37 |只看该作者
余小寒 发表于 2022-7-25 09:29
仔细看了本文两遍,得出一个结论,还要看三遍。否则没有发言权。

这就尴尬了。下回争取言简意赅一点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7-25 09:36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原因 发表于 2022-7-25 09:32
要是有点了解的话,方便批评你

哈哈!傻子,喊你阿特的,有几个?笨不S你。。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7-25 09: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7-25 09:30
干嘛?要给我写情书啊?

要是有点了解的话,方便批评你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7-25 09:30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原因 发表于 2022-7-25 09:28
豆豆在红袖是哪个i d呀

干嘛?要给我写情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7-25 09:30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2-7-25 09:22
我这个回帖,主要针对你主贴所说的”唯心、主观与唯物“的发展关系的说明。

我已经说了,这个话题很大 ...

这个话题很大吗?不觉得哈!我只是告诉你两点:1.定点,精准打击。2.你的道理论据,不能证明你的驳论观点。
你要这么铺展,感觉不是与对手辩论,而是找裁判亮胳膊——抱歉,恕不奉陪!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7-25 09:29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了本文两遍,得出一个结论,还要看三遍。否则没有发言权。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7-25 09: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豆豆在红袖是哪个i d呀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7-25 09:2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7-25 08:42
小故事编排已经领教过好几次了,直接骂的也有2次了。

还有一点,不知道知音你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眼里庄主的所谓阴损、下手毒,老鹰好像很无感似的,每每甚至故意冲撞庄主,而在长江可能会沦陷的危机里,老鹰居然是以怀念对手的姿势出现,而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我说这些话,是想告诉你,也是坚定我自己,或许我们对老鹰的护佑都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了。

就说这么多吧!以后不再涉及这个话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7-25 09:2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7-25 09:15
真方子,你有没有觉得貌似你又走偏主题了?

我这个回帖,主要针对你主贴所说的”唯心、主观与唯物“的发展关系的说明。

我已经说了,这个话题很大,你主贴里面,也不仅仅是一个话题。

有需要的话,可以提出几个单独的哲学话题来谈论,比如”因果关系“、”上帝是否存在“、”物自体是否能被认识”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7-25 09:15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2-7-25 09:07
从古到今,神学一般分为三种:
1泛神论(多神论),古希腊信奉的是多神论。
2自然神论。

真方子,你有没有觉得貌似你又走偏主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7-25 09:07 |只看该作者
从古到今,神学一般分为三种:
1泛神论(多神论),古希腊信奉的是多神论。
2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的意思就是造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与所有规律之后,他就撒手不管了。
让这个世界按照他创造的法则去运行。
3一神论。
基督教神学,就属于一神论神学。
一神论就是有一个造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
(ZT)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意思是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这种观点曾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4卷第5章中批评他说:照普罗泰戈拉的说法,如果没有动物即感觉的主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世界了。后来皮浪把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推向极端的怀疑论。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只是批判了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与怀疑论“的观点,但是苏柏体系的三元老(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走向把人当作绝对的客观研究对象的另一个极端。恰恰相反,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强调人的思想与自由意志的重要性的。
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与这个世界,永远隔着一层无法揭开的面纱“。
意思就是后面的近代西方哲学家们所说的:“物自体“永远无法被认识。
一个橙子或者苹果,你只能认识到它的现象,这个苹果的“物自体“是什么,你永远无法认识。
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论,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在西方哲学史的整部历史上,唯心主义占了95%以上的内容,唯物主义只有5%。

要研究任何哲学思想或者神学思想,你首先要追溯它的历史发展,研究思想史,就是研究思想本身。
比如说,今天你所见到的基督教,也不是原始基督教,而是经过基督教教父们改造过的希腊化的基督教。

西方哲学有什么用?应该说,西方哲学是我们以好奇的心态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的世界的时候的一些思想随笔与心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7-25 08:50 |只看该作者

哎呀,难道你也要疏远我了么?表情:怕怕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7-25 08:49 |只看该作者

不是小结文字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7-25 08:4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7-25 08:42
小故事编排已经领教过好几次了,直接骂的也有2次了。

你不要把他跟老鹰联系起来,或许就能看见他的好了——他确实有些暗戳戳的,但也不是对谁都那样,基本而言,也挺配合版面管理的,不会太得寸进尺弄得大家,尤其是管理人员下不了台。
他肯定是觉出你基于对老鹰高压补偿心理,有些不喜欢他了才会欺负你的。——我是这么猜的,猜错也无妨,反正你斟酌着办呗!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7-25 08:44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7-25 08:36
👍
或许吧
说实话我真不懂哲学

你这么实诚啊?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