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2-9-28 15:53 编辑
我在上大三(1983年)的时候,参加生产实习,跟班组当瓦工,砌墙。刨锛儿、大铲儿是手头工具。
那时候建筑公司还是国营企业,看,国营跟国有是不一样的。
有天午后,停电了。工人师傅们很高兴,虽然人上了楼,但是不干活儿,因为塔吊不能送砂浆上来。
楼上还有砖,也还有上午剩的砂浆,缺一根过梁,要是过梁能上来,就能接着干一会儿。
过梁,两个人是能抬动的,但是没人去抬,大家理所当然地没电就该歇着。
那时候有北京周边农村来的临时工,都比本土工人勤快,心里期待表现好有机会能转正。
十年后,北京建筑业逐渐开始改制,国退民进,除了管理层,哪还有城市居民工人?都是农民工了,甚至有些过去的临时工都成包工头了,有大本事的包工程,本事小的包劳务。
天就是这么变的。
前两天,网友爱丽丝说单位不用电脑做某个工作如何。
我在想,人是需要保有离开电、电脑仍能工作的能力的。这个理念必须要重视,今年冬天,欧洲人取暖,表象的“退步”其实是进步,文明不能称为片面的美好,因为地球是球体,社会终究是三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