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推掉班主任,又推掉主科教学,转为我最初学的小科:生物。总算可以闲下心来了,有提前享受退休生活的惬意感。
首先是关掉清晨6:00的闹钟,不再需要每天从梦境里挣扎着清醒,仓促踏上两点一线的行程。
其次是找间空教室搭个简易行军床,保证午间不做核酸时,能抽空睡个美容觉。——这么多年了的难得奢侈,羡慕嫉妒S劳碌依旧的同事们。
发现课程和培训之外还有些空余时间。毕竟教材早已滚瓜烂熟,作业量和批阅难度也降低不少。这忽而腾空出来的时间,正好可以加强体育运动,提升我这被半生劳作淘虚的体质。不然,也可以跟着梅梅(我驴友。美术老师)学绘画,或者自学剪纸,总归要找点愉悦身心的事儿来做,才能安抚虚度的时光。
首选,自然是体育运动。我就想起来瓶瓶,我的背包驴友之一,也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课余喜欢打乒乓球。这个运动比较适合我。强度不大,灵活性和反应力都在。只是多年没玩过了,估计生疏到接球都不准了,不晓得瓶瓶会不会嫌弃我?
跟瓶瓶接洽的时候,他眼一瞪,说:你行不行啊?大有“不行”的话,概不接待之意。瞬间把我逗乐了,跟他说:试试不就知道了?确实,对抗性竞技,级别差太多,会让人兴味索然。
好在,我通过了考验。第一场打下来,瓶瓶很欣慰,说,不像多年没摸球拍的啊?不错,再练练,熟能生巧。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算是确认了运动方向。艾玛,“老有所乐”的即视感,有没有?
“再练练”的结果是,每天下午放学,只要没有其他俗事缠身,我就抱了篮球往操场跑——捡拾起来篮球的投篮技能,也顺便等待瓶瓶来会师。我自然是输多赢少,瓶瓶球技不算上乘,跟我对局却是刚好,能更好帮助我提升。
偶尔会有学生参与,还能将我打趴下,瓶瓶反过来鼓励我,说,球技是练出来的,你坚持练习,肯定行的。把我乐得哈哈的。老师就是老师,在他眼里,我始终还是曾经那个小丫头吧?
激烈竞技时,自是认真对敌。偶尔缓下了节奏,瓶瓶会跟我分享见闻。那天,他跟我说,有一家球馆,场地设置很好,15元每小时,有没有兴趣?
我这么功利的,心里盘算了一下,立马就说,大部分时间都在捡球,太浪费金钱了吧?等我练到把先你打败了,再把斌哥哥(另一位同事,据说球技很好,尤其擅长打旋球)打败了再说。
瓶瓶乐坏了,说,原来还惦记着打败我?沉吟一下,做出捋胡子的动作,摇头晃脑的,用了很谴责的语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咋都不讲武德呢?
哈。这个老顽童,太可爱了。“武德”这个梗,也是瓶瓶之前讲给我听的。
说有个所谓的武术大师,挂着各种代表技能值的头衔,在徒子徒孙面前打败天下无敌手,谁知来个外地小伙子挑战,却被打得满地找牙,爬起来悻悻然,责备人家“年轻人不讲武德”。
回家跟先生聊起。他说,你这日子过得够逍遥。又说,好像最近精气神确实不错。看来,早该辞掉班主任和主科教学,修身养性多好啊!
我所忧伤的是,瓶瓶再过一年就退休了,回头我跟谁打乒乓球去呢?先生笑话我杞人忧天,说,没准哪天就有了新搭档,该愁的不是你的技能水平么?
倒也是。话说,我还得多练啊!
当务之急,要买个好点的球拍才对。听说,红双喜的牌子就不错,我有诗友买过,一个拍子就四百多呢。想想有点肉痛。艾玛,忍痛下手去买?买一个,还是买两个凑一副?又或者再忍忍,继续昧心占用瓶瓶的资源?好像,这才是真正的“不讲武德”吧?伤脑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