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大油拌面
查看: 73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油拌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9 16: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和哥哥还在上小学,父亲在河北省邮电管理局工作,母亲在石家庄市邮政局工作。那个年代,省直机关干部是要经常下乡做扶持工作的,父亲经常一去就是一年,吃住、劳动在老乡家里,中间难得回来几趟。母亲上中班,所以经常晚饭是要我和哥哥自己解决。那时我八九岁,哥哥也才十一二岁,自然是哥哥带我做饭。这时的我们,不乏惨痛的记忆,记得曾经哥哥有次煎馒头片,他用手去按油锅里的馒头片,不承想馒头片滑跑了,他一掌就按在滚烫的油锅里,结果是他的手被医生包了起来很久。

当然也有愉快的记忆,那就是哥哥带我做猪油拌面。那时哥哥也还是个孩子,不会擀面,于是我们就搓面。先把面擀成厚片,再用刀把面切成条,然后两个人一条一条地搓,把面越搓越细,直到筷子那般粗细,煮熟后面条涨到快有小指那样粗了。盛出两大碗勃勃棱棱的手搓面,再用筷子挑出一大块雪白的猪油,浇上酱油,这就是我们的大油拌面。粗粗的面条嚼在嘴里,那叫一个筋道,越嚼越香,大油香气非常浓郁,酱油的鲜香,和在一起那叫一个美。每个人一大碗,吃的一点都不剩。

那时的母亲常常因为没时间照顾我们而感到内疚,每天深夜下班回来,我们早已经睡着了,她会细细看我们的脸,看我们是否哭过,是否吃饱饭,是否被别的大孩子欺负过。她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吃的很饱,吃的也很好。母亲知道我们经常吃面条,可她不解的是,这俩孩子怎么从来也没见剩下过面条。她哪里知道我们的大油拌面有多么香,无论做多少我们也能吃的下,怎么可能剩下呢?清楚记得曾经看过一本那时的菜谱,里面记载着一样主食上海脂油包,什么是脂油包呢?其实就是蒸馒头,馒头里面塞上几小块猪板油,再加上一些白糖,如此而已。大油加糖,口味如此,北方人表示不解。当时的大城市上海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小小的石家庄。

清贫的日子也有它的乐趣,也就是在这样日子里,我们自得其乐。那时也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说吃月饼可以吃到饱,听到人家说经常可以吃到红烧肉,你怎么可能不羡慕?那时我家中秋节也只能买两块月饼,一人分半块,肉就更不用说了,买肉时还得跟售货员说好话,要挑肥一点的,就是为了能熬出一点猪油炒菜用。也常记得那时候吃炒花生豆,一人一顿饭只能分到三十粒,三十粒花生有多少呢?放在手心里,连手心都盖不住,就这样我经常还舍不得吃,吃完饭还剩下十几粒,饭后慢慢品味,这一点经常被哥哥笑话。

那时父母工资都不高,每月还要给老家的爷爷奶奶钱,给的不多,五块钱而已,可在当时,这是家里非常不小的一笔钱了。母亲常常说起姥姥姥爷的仁义,他们哪怕家里还有一毛钱,在母亲要给他们钱时都会坚定地说有钱,不用给。即使日子过的清贫,我们依然为经常能吃到大油拌面而感到幸福满足,就这样我们依旧成长起来了,健康而又向上。常记得在一盏五瓦的白炽灯下,一家子坐成一圈,聊天或学习,其乐融融。父母终生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一个上了军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一个成为邮政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在那个岁月里,对一个家庭来说,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

时至今日,我和哥哥还时常各自在家尝试一下过去的大油拌面,那种香味好像从来也没离开过我们的记忆。现在的我们可不敢象过去那样搓面了,现在的胃口可不能跟小时候比了,那时候无论吃下什么生硬的东西都能轻易消化,现在如果再吃下那样的搓面,怕是一晚上也别想睡觉了,只能以拉面代替搓面。老头子也常说不要用大油拌面了,也行,那我就用香油替代,味道也是满好的。

日子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过去的日子永远不会回来,只是时时浮现于眼前。过去的口味也永远不会改变,昨晚自己又做了一顿香油拉面,老头和孩子们是不吃的,我一个人慢慢咀嚼,慢慢品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2
发表于 2022-11-9 23: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玉米与豆面做成的窝头或者锅饼,烤馒头片最香!煤火周围围一个铁片做的圈,把馒头片一片片的立在四周,烤出来疙渣,黄黄的,香味扑鼻。那个时候的玉米与豆子都是中国本土的特别香。现在再把玉米面与豆面混在一起做,烤不出那种香味了。品质不存在了,与生活好了无关。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1-9 22: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11-9 22:55
七十年代八九岁,怎么现在72岁的?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9 22: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七十年代八九岁,怎么现在72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9 19:17 |只看该作者

艰苦的日子充满温馨回忆。
我小时候在农村,虽然清贫,但是不缺父母的陪伴,也羡慕城里的小孩穿的好吃的好,那时候不知道城里上班的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9 19:14 |只看该作者
搓面,山西甘肃那边搓鱼子是不是从搓面演变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9 18:00 |只看该作者
大油拌黏干饭(黄米饭)加点盐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9 17: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北方好像多以面食为主,于我们是吃不惯的。
记得那次在北京点了一碗牛肉面,端上来傻眼了,超大的一碗,分量太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9 17:30 |只看该作者

文还没细看,只回复一下标题,我小时候吃过大油拌黏干饭(黄米饭)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9 17:1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脂油包,上海叫水晶包。很好吃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9 17:11 |只看该作者
非常受感动!也很长见识。
感动在母亲的要强,长见识是5瓦的白炽灯,我印象中220的最小的是12瓦。


脂油包子还是包子,不是馒头,它是因为馅料特殊,放的很少(多了吃不下去),但是终究还是包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9 16:58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很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乡土气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9 16:5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9 16: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11-9 16:45
回帖都这么严谨河北人~~~

佩服

婆婆祖上是江苏的,跟着母亲嫁过来的。可能有些习惯还是挺那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9 16:45 |只看该作者
王志红 发表于 2022-11-9 16:43
是的,我们河北人以前大都喜欢这么吃,没有现在不健康那个说道

回帖都这么严谨河北人~~~

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9 16:44 |只看该作者
就知道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9 16:44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2-11-9 16:38
惭愧,抢了河海的沙发。

枪毙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9 16: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11-9 16:42
有一碗猪油,不知道怎么吃。
百度了来,就是这样做的。
吃起来肉汤的味道,

是的,我们河北人以前大都喜欢这么吃,没有现在不健康那个说道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9 16:42 |只看该作者

有一碗猪油,不知道怎么吃。
百度了来,就是这样做的。
吃起来肉汤的味道,
还要再撒上点香菜。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9 16: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2-11-9 16:38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你们这些人啊,不要再胡咧咧了,婆婆不高兴。
那孩子生病了,我见他在小镇说了,婆婆这么混不吝的都自觉不打搅了,你们还张冠李戴,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9 16:38 |只看该作者
惭愧,抢了河海的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1-9 16:38 |只看该作者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