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分析
① 10月22日到11月15日,广州累计感染者3.94万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过3.6万例,占比高达93%。
②无重症,无危重症,无死亡。
③从曲线形态特征上观察分析,10月22日之后一周,即10月28日,直接"确诊病例"数>"无症状转确诊"病例数。
④10月29日起,直接"确诊病例"数<"无症状转确诊"病例数。
⑤"无症状转确诊病例"占8%左右。
⑥从第二周半开始,即11月7日起,直接"确诊病例"曲线突然暴起上扬,说明没有及时隔离清零的社会开放区域里的无症状感染者急速转为确诊病例。
⑦蓝色区域也在极速扩大,即早发现早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在扩大规模。
以上是事实解读。
二,决策分析
以下分析隐含在这些事实中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
①,以上所有事实都是在广州"动态清零""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等积极防疫措施中得出来的统计。
广州积极防疫,所以疫情曲线一直都是压平的;如果放开,广州不积极防疫的话,广州会怎么样呢?
根据曲线图可知,10月22日的曲线就会改成11月7日的状态。也就是说,发现即爆发。
而且,蓝色区域里的无症状感染者不再集中隔离,不再有统计数据,也就从此失去任何可靠的决策数据依据。
②,根据第⑤条事实:"无症状转确诊病例"占8%左右。那么11月7日10000个无症状感染者就要有800个确诊病例。此后每两天三天增加800到1000个确诊病例需要住院医疗。
中国1000人口有7张病床,2000万广州人有14万张病床。可知:一个月左右,不计其他各种疾病住院需求,单是新冠患者就挤破广州医院住院部。(确诊病例平均治疗期一个月,有不到一个月出院的,有一个多月不能出院的。)
③,一旦住院崩溃,反过来社会开放区域的感染者会更加爆发,上涨。而且,重症危重症接踵而至。
如果放开,特大城市发现疫情后一个月左右失控。然后,听天由命,听天由命之余上网泄愤。
三,调查问卷
在这种状态下,至少8%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提问三个问题,请所有主张放开的同学认真而诚实地回答以上六个问题。谢谢。
①,自己愿意确诊么?
②,放开后自己愿意出行么?
③,确诊后自己可以不住院么?
④,自己愿意待在这种持续爆发的状态里么?⑤,请自问:这种持续爆发状态比动态清零的管制状态更好么?自己选择哪一种状态?
⑥,请自问:愿意自己重复感染几次呢?
四,个人所思,上纲上线
现在的防疫状态里,政策控制人的自由;放开后,病毒控制人的自由。很多人鼓吹放开,名义上是主张个人自由,实际上他或她并不真在乎自由,仅仅是反感或者反对现行防疫措施。
现在的防疫措施不尽善,不尽美,却一直都是理性的决策,根据数据,根据技术,经常调整;一旦放开后,没有数据,没有理性决策,没有措施,病毒决定脑袋,病毒决定社会状态。注意:"决定",不是什么"共存"。与病毒共存,那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病毒没有大脑,没有理性,它不会思考什么"共存"。
一旦数据中断,任何政策就不可持续。等到失控,需要重新决策时就要从头再来。"从头再来",这个思路很奇葩。奇葩的是,那些打着自由旗帜放开的人,在任何社会热点问题里的思路都是"从头再来",遇到任何社会热点,他或她所想的不是如何有序地解决热点问题,而是借着热点问题指望着整个社会机制"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是灵丹妙药么?
顶多就是治疗某些人私心的灵丹
绝对不是防疫的妙药,也不是解决任何社会热点的靠谱手段。
再次邀请各位,尤其是"从头再来"论者回答上面的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