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我认知里的“供销社”~
查看: 998|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认知里的“供销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17 16: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最近被旧词汇连番冲击。老实说,有些感觉麻木了。我从来不信旧时光里已被证弊端的,能在普遍觉醒的时代卷土重来。

  冒天下之大不韪?脑子有病不是!

  譬如,我最近在“学生资助”这块援用的“干部子弟校”。这个解放初期的特殊产物,因待遇不均被取缔了的——我所能援用的部分仅仅是“读书”免收学杂费,还会补贴生活费等。由此来佐证:拿“贫困资助”可从容坦然些,或许在社会高度发达之后,“读书”还可发“津贴”也指不定。

  壳子是它,内核早已不复当初。这也是“供销社”被拎到前台,我无波无澜的缘由之一。哪有那么多的复辟?

  远古的“供销社”没引起争论,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许是大家伙儿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又或者她平素待人及物不错,算是个实力派的写手,故而很多人不愿与之对峙?

  但,她的阐释真惊到我了,包括她对“农村合作社”的定性。

  远古的数据从哪里来我无从得知,她似乎有理有据言之凿凿,甚至延伸到了解放前的某些“内幕”,让我感觉我跟她之间隔着很多个年代——我所疑惑的是,“供销社”的起点和社会效应,到底该落实在哪里?我回答不了,只能就我的年代和我的认知随意聊聊。

  很长时间里,供销社给我的感觉,类似当前的小商店、小超市。印象最深刻的,是很高的连柜,需要踮着脚才能看向心仪的铅笔、作业本和水果糖等。此外,就是连柜旁侧的大盐缸,装满白生生的盐,插在盐缸里的是牛的肩胛骨(舀盐用的),大盐缸上面挂一支黑色描着金星的杆秤。

  直到我母亲讲起一件前尘往事,我才知道“供销社”的另一个功能。她说,有个姑娘看上我三叔了,提出要多少斤粮票几尺布票,就可以立马嫁过来。我母亲所遗憾的是,我奶奶在我母亲承诺出大半票据的情况下,依旧以人家“嘴大,会吃垮夫家”的借口给打发了,以至于我三叔打了大半辈子光棍。

  这,大概是我对“计划经济”最初始和最直观的认知:米、面、油、布匹,各类日用商品,都有定量分配计划购买。对此,我父母是这样解释的:三年大饥荒,十年大浩劫,国家都穷狠了,不计划也没法子。大河都没有,小沟、小渠怎么分到?很多政策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容易啊!

  交公粮我是有印象的,父亲用自行车驮去粮站,接受近乎严苛的等级评判。在工业文明没有兴盛起来之前,作为农业大国的其他行业靠农业养活似乎也无可厚非?要不然,整个国家还能怎么运转?对比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不单不用交公粮了,还以“耕保金”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民种地,算不算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至于“交公粮”和“供销社”之间有没有关联,有没有盘剥和侵占的真相和内幕,我都不知晓。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似乎也不知晓,起码我从没听到有这方面的幽怨。他们会感叹唏嘘从前的艰难日子,但更多会侧重于欣喜当前:生活水平在提高,各方面条件也在改善。

  而今“供销社”的提出,既然时代背景已经变了,其内涵肯定也会不同。这让我想起来“农村合作社”(不是远古笔下备受诟病的,而是前几年我在乡下接触到的):

  以几家种粮或者蔬菜大户为依托,种植户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不同于企业法人,又不同于社会团体,也不同于行政机关的松散结构,主要用于统一定价、外销、合同签订等经济合作。行政机关有专项资金扶持,以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我有位表哥在乡村承包土地种瓜果,曾经就相关话题跟我聊起过,所以至今仍有印象。

  在此基础上,我所能想到的是,“供销社”的功能,跟“农村合作社”有相似性。差别在于前者的背后是国资,且侧重于供销方面(即供给端和零售端),后者是包括资金在内的多方位合作,更趋于松散化。两者虽然都有一定的垄断性,但供销社能把中间环节的费用降至最低,明显更有稳定性和竞争力,且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小,容易做到全国价格基本趋同。

  最直接受惠的是:北方人或能榴莲自由了。

  有人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我在说天方夜谭。但,想想中国邮政在运输行业曾经的独家经营,现在呢?连“龙头老大”都说不上。因为利润空间的存在,民间资本纷纷介入,各类商业快递的兴起,邮政还能端架子吗?还不是一样参与市场竞争。

  可见,现代社会的垄断,很难全方位形成。但凡允许市场化运作,“供销社”就不可能占绝对优势。脱离了“计划经济”的背景,“供销社”,仅仅等同于“乡村超市”,甚至等同于“南菜北输转运站”,只出资方的来历值得考究,也正是引发疑惑和争议的缘由。

  如此,对于专事种植或养殖生产的基层农户倒是一种福音:不担心销售价格和途径,可全身心投入生产了。至于传统的零售商家,肯定会受到影响的。但,他们本身就是吃中间差价,供销社能赚钱,他们照样能赚钱,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

  以上,是我对“供销社”的理解。在我看来,任何新生事物(对,我将它定性为新生事物)的推行,肯定需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估,尽可能避免某些隐形的弊端,最大限度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否则,推之何益?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6
发表于 2022-11-18 12:0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7 17:14
国家也是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调整策略吧,我们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随波逐流。

你说对了,这次的供销社就是对历史问题的调整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2-11-18 11:57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们是同一代人。我可能大一些。

我当过知青,每年收割稻谷,晒干了,直接挑去公社粮仓。
那时我很瘦,每次去供销社购物,都要秤体重,总在102——105斤之间,胖不起来。
现在是怎么了瘦不下来。

回到供销社时代,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可怕的是,已经有正经的学术机构,论证“闭关锁国”的优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2-11-17 20:5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8:56
你可以只看标题,再看看结尾段~~~~或者啥都不看,就表扬我又好看又会写字还有见识~~~~

不用表情,这么优秀打起灯笼也难找的优秀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2-11-17 19: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老传说 于 2022-11-17 20:53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16
想不明白。为嘛自豪?

那时流行割资本主义尾巴,富的人怕被重新划成地富反坏右,普遍不敢富啊。
所以,邓公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句语扭转了乾坤。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2-11-17 19:2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18
你说的这些,我大概能够想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实很多方面不尽人意。我俩的分歧,大概就在这里,你着眼 ...

不,我没有什么分歧,我只是把供销社的前身写出来,后面怎么做,那时***的事,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小商人的事。

哪些人是得利者,只有身在其中的人认识得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2-11-17 19:19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人家的小铺子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但是没办法,每家在营业中的小铺子都要招收职员。

商铺收为公有之后,所有的老职工其实也就在里面干了一两年,都被安排到其它地方去了,我父亲跟随大家庭下放农村。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2-11-17 19:18 |只看该作者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22-11-17 19:13
豆豆,我整体的与你说说,我的数据来源吧。

50年,政~府为了合作化,要求当地的商铺老板招收徒弟,也就 ...

你说的这些,我大概能够想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实很多方面不尽人意。我俩的分歧,大概就在这里,你着眼在前期,我立足在近期~~~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2-11-17 19:16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7 19:14
观念变了,改革开放以前吃低保的人一个个觉得挺自豪呢。
现在人们终于不以此为荣了。

想不明白。为嘛自豪?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2-11-17 19:15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7 19:12
咱从户籍上就把人分成:农业和非农业两种。过去有个词儿叫“农转非”,可了不得!

农转非,这个词我知道的。还知道后来粮票啥的优惠没了,这户口就只剩下空架子,一点用处都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2-11-17 19:1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11
现在的低保户是按月打款,应该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吧?而且低保款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怎么也挥霍不 ...

观念变了,改革开放以前吃低保的人一个个觉得挺自豪呢。
现在人们终于不以此为荣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11-17 19:13 |只看该作者
豆豆,我整体的与你说说,我的数据来源吧。

50年,政~府为了合作化,要求当地的商铺老板招收徒弟,也就是职员,我父亲于51年去了当地的一家药材铺当徒弟,一共有4个人,我父亲最小,16岁还不到,年底都入了工会,53年工会号召个商铺的职员都参股,每人3元钱。

药材铺老板就是被我父亲的大师兄出卖的,商铺没收,老板被打成小资产阶级,这一点不会错。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11-17 19:12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7 19:08
救济粮可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遭了大灾的非常态的特殊事项。

那,我是真不懂了。我就听我母亲提过一嘴。还想当然以为是贫困户的救济~~~~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11-17 19:1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09
呃,呃呃。好像那会儿城镇户口很吃香。叫:居民。大概就是有计划粮票的缘故?

咱从户籍上就把人分成:农业和非农业两种。过去有个词儿叫“农转非”,可了不得!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11-17 19:11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7 19:05
救济一般不能直接给钱,有的好吃懒做的懒汉领了救济款就挥霍无度几天见底儿,有时候也给发猪仔或鸡鸭仔, ...

现在的低保户是按月打款,应该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吧?而且低保款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怎么也挥霍不出幺蛾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11-17 19:09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7 19:00
城镇人家必须有。按定量去领粮票。

呃,呃呃。好像那会儿城镇户口很吃香。叫:居民。大概就是有计划粮票的缘故?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2-11-17 19:0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00
救济粮这词,我也听说过。是不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吃低保?现代的低保户、财政供养户,也是有的,而且管理 ...

救济粮可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遭了大灾的非常态的特殊事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11-17 19:05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1-17 18:58
哇,这个话题展开来讲,很好看!

胡乱聊聊。不想埋在疫情的探讨里。而已,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11-17 19:0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9:00
救济粮这词,我也听说过。是不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吃低保?现代的低保户、财政供养户,也是有的,而且管理 ...

救济一般不能直接给钱,有的好吃懒做的懒汉领了救济款就挥霍无度几天见底儿,有时候也给发猪仔或鸡鸭仔,可也免不了他们忍不住馋瘾不等出栏就吃了。

以前非农业区的有些地方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太差,靠天吃饭,苦不堪言。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11-17 19:0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8:57
好像我家从前也有个粮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来有印象的呢~!~~

城镇人家必须有。按定量去领粮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11-17 19:00 |只看该作者

救济粮这词,我也听说过。是不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吃低保?现代的低保户、财政供养户,也是有的,而且管理也越来越规范透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11-17 18:58 |只看该作者
哇,这个话题展开来讲,很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11-17 18:57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7 18:38
小时候,粮站会有时卖白薯、玉米,不要粮票,但是限量、在粮本上做记号。

好像我家从前也有个粮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来有印象的呢~!~~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11-17 18:56 |只看该作者
一只羊 发表于 2022-11-17 18:53
这么多字,可不可以分几次发啊!我这眼神又不好

你可以只看标题,再看看结尾段~~~~或者啥都不看,就表扬我又好看又会写字还有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11-17 18:55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7 18:33
不仅仅是税收,还涉及对外贸易,否则,三年自然灾害碰上苏联逼债不会饿死人,中国还债用的东西也只有农产 ...

农业大国的特色吧。但是光靠农业支撑,是不可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好在现在工业文明起来了,经济条件也有了很大发展~~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11-17 18:53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字,可不可以分几次发啊!我这眼神又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11-17 18:53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7 18:40
旱涝保收。

交公粮之外的余粮再拿粮站去卖就能换来粮票和钱(玉米可能不额外给钱,小麦还是多少给现金 ...

我们这边是水稻,好像还有油菜籽。我记得清楚的是水稻~~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1-17 18:5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8:46
这个我不清楚。但是可以理解。城市多是工业生产,厂家直销,就没供销社什么事,它凭什么分一杯羹啊!

农民专业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1-17 18:5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7 18:42
嗯。远古,你在国外那么久,尤其是西班牙这类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目前国内的 ...

好过多了,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也无需否认,确实是事实。

但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1-17 18:46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7 18:37
现在的供销社是农民们的代销店,基本上没有城市服务功。

这个我不清楚。但是可以理解。城市多是工业生产,厂家直销,就没供销社什么事,它凭什么分一杯羹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