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理想与现实 ——徐公熟,你进来~
查看: 38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想与现实 ——徐公熟,你进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21 09:1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客套话我就不说了,这里我想与你对“补阙、逻辑”一文中的几个旧词汇尝试性探讨一下。

我在“供销社的前身”中,一笔带过了27年打土豪分田地这个历史环节,为后面解放时兑现分田地这档子事作铺叙,再谈到不得不以合作的方式成功把农民手上的土地收为国有。你撇开“政治”目的,从经济学的切入点来谈土地问题,不得不说,目光有点敏锐。

我们先来看看你文1中的一段话:“具体的说,中国传统里的土地耕作模式,是地主家出租土地给长工,长工秋收后按照契约缴七成收成给地主,自己获得三成。这是秋后算账模式,长工以实物纳租。等到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商品化和工业化逐渐深入农村,传统的地租模式日渐式微,新的模式出现:现金缴租。”

长工,也称“长年”,泛指雇用期较长而且相对固定的各种工人。长工是指和地主签订了长期契约关系的工人。出处,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似这般行李,难为老猪一个人逐日家担挑着,偏你跟师父做徒弟,那我做长工。“长工”二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430年左右。

你对“长工”的解释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地主出租土地”不是给“长工”,而是给“佃农”。

这个不重要,把“佃农”代入文中即可。文中的“新模式:现今缴租”、“……要求长工一定用现金一次缴足一年的租。这是春季预缴租,地租货币化”、“秋后算账”、“风险转嫁”等等一系列词语,我看了几遍,或许是我水平有限,说实在的,我没有看明白之间的关系。

我说说我所知道的“长工”。当然,有“长工”,就得有“地主”。那时候,“地主”根据土地的多少请人,几十亩土地一般只请一位“长工”,请一位牧童。长工每年农耕时间是10个月,冬天休息两个月,30旦谷子一年。那时“一旦谷子等于十斗,一斗谷子等于十升,一升谷子等于十角”。因为那时都是用木容器量粮食,唯独棉花过称。一旦相等于130斤。长工与“地主”的关系并不复杂,最少以一年为期限,一年之后,长工如果不想在这家干了,,可以另寻东家,东家如果不满意,同样可以两清之后让长工走人,再另满意的“长工”。不过,一般长工都愿意就近找东家,晚上可以回家住,还可以照顾家庭。

你一定会有疑问,一个长工怎么可能耕种几十亩土地呢?确实耕种不了。东家家人并不是像电影里拍的,穿得亮丽光鲜十指不沾阳春水,东家与家里人都是要下地劳动的,女人锄草,男人耕地,下种子或是插秧、收割的时候,请短工。

短工,是指农村中短期受雇的佣工,别于长工而言。

那时,短工比较多,短工家一般也有一点土地,事情不多,兄弟姊妹多,一般家庭都可以腾出人手打短工,短工时间是很自由的,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不受约束,一天一结、半月一结也可,都是附近的人,东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家的事情计算请多少人,几天做完事情。

我们再来看看,何为“佃农”,“佃农是指租用他人田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佃农”从宋代就开始出现了,有些家庭原本是有土地的,也许因为家中有长期生病、灾荒、婚丧开支等原因,用光积蓄,为债务所迫,卖出或者放弃土地,变成佃户。光景好了,又会把土地买回来。一般有土地出租的人,最少是两百亩土地起步,我们那地方称为“财主老爷”,称得起“财主老爷”的也就三户,如果拥有五百亩以上土地的人家,称为“员外”,地方上只有一位“员外”,家里有两千亩土地。

一般勤快人家愿意当“佃农”。

比如说我租十亩土地耕种,春耕时东家出具耕牛、农用工具和种子,待到稻谷快成熟的时候,请东家来田里看课,让东家根据稻谷的长势估算收成。比如东家认为我有六亩土地每亩可以收五旦谷,四亩土地每亩收四旦谷,总共可以收获46旦谷子。东家得一股,15.3旦,我得两股,30.7旦。但是,我要交耕牛和农具损耗费。

直到49年,我们那地方都没有出现你文中的“地租货币化”。当然,我可以理解为我们那是小地方,没有出现大资本家。

“1949年后,在内战前后,中国共产党也推行过类似台湾的改革,但在1950年代由国家强行合并为人民公社。佃农的身份彻底消失。”“ 中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民承租国有土地的制度开始实行,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大陆只有土地国有的地权制度,事实上农户定位类似国家的佃农,但不同真正的佃农,即需要上交的作物较少,***也不可以轻易驱逐农民。但因为对于土地用途的限制,很多农民仍然不满意,直到2006年农业税彻底取消连类似佃农地位。”这一段,对中国“佃农”解释得非常清楚。

你文2标题:“供销社是农业向工业转型的雏形组织”。教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与工业并不矛盾,只是某段时期或者倾向于工业,亦或倾向于农业,从未有过“农业向工业转型”,供销社更不是农业转换工业的桥梁,最初的供销社的目的是为城市土地国有化服务的。“前店后厂”这样的模式确实存在,仅限于乡镇某些地方发展的小手工业。现如今良田抛荒的问题在此我就不说了,成因既简单又令人扼腕,却没有正解。

你文3,“当下重振共销售是工业寻根之旅、总之,供销社,是中国路的必由一段。”呵呵,我昨天的“蝴蝶效应”,恰恰提出了怀疑。供销社就是一枚带血的馒头,早就走过了,为什么还成了“寻根之旅”?不过,你的理想非常丰满,现实真的很骨感。

你文4中“社区食堂”,后面的“社区生态”、“食堂、学堂、医院、电影院、博物院、戏剧院……”,等等,我不知道你见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关押“犯人”而设立的农场没有?我第二故乡的农场与你描述的一模一样,后来,中国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为那时的“创举”买单,那些老干部回城、知青回城,你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要回城?你知道“大跃进”时,吃大锅饭饿死多少老百姓是怎么回事吗?建议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些资料看看。

文5、6、7我就不说了,我只能说一件事,没有一个完整的农村家庭成员,愿意常年吃“大锅饭”的,因为他们吃不起。
2022112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
发表于 2022-11-21 10:41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1-21 10:22
这个名词吧,确实有些可议之处。但是,"佃农"代替"长工",也并不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

我提问一 ...

庄头算奴才。

管田庄的管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21 10:22 |只看该作者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22-11-21 09:38
那一段是段教授的原文,我已经告诉她,出现了常识错误。请在家里的叫长工,租地种的叫佃农。




这个名词吧,确实有些可议之处。但是,"佃农"代替"长工",也并不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

我提问一个问题吧,《红楼梦》53回里的乌庄头,乌之孝,远村你说他是地主呢,佃农呢?还是长工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21 09: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21 09:28
长工是给地主家干活的,估计是没有分成-----“长工秋收后按照契约缴七成收成给地主,自己获得三成。”
...

那一段是段教授的原文,我已经告诉她,出现了常识错误。请在家里的叫长工,租地种的叫佃农。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1 09:28 |只看该作者

长工是给地主家干活的,估计是没有分成-----“长工秋收后按照契约缴七成收成给地主,自己获得三成。”
佃户是租用地主家土地的,那么佃户家雇不雇长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