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满江红》又让国民情绪激昂了一把,以至于许多民众跑去岳庙扇秦桧跪像。初看都是一副看情形义愤不已,看爱果舍我其谁的扮相。
然而,认知不清,奴性难改。封建帝制下,君君臣臣,生生死死,秦桧有过亦不过替人受过,毕竟要为帝王讳。就如大清补锅匠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试问慈禧之错,庙堂之恶,皆其一人之功?时至今日,还不能正视历史,情绪主导,可谓可怜又可恨。
方才览贴,柳警之疑罪从有的认知很正确,断案是个客观理性的事,没有证据排除的前提下,自然要对各种可能做一梳理,不要迷信党政机关,相信科学,相信法律。很遗憾,学生死亡一事,拖延至今,个中蹊跷,很是匪夷所思。这些疑点需要厘清,这也是对死者及其家属的宽慰,也是政复不能推卸的责任。很多时候,若非涉及己身或是周遭,许多人是不置可否的,倘若任这一思潮泛滥,吾国何以有远方?没有质疑之声,就没有正义约束,最终荼毒的是谁?谁都无法避免。
当然,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舆论环境的单一。民众对于恶的包容,对于丑的接纳程度在放大。听过一个笑话,夫问妻,为何女人海边穿三角裤没事,大街上就不行。妻子说,大街上没有海让你浪。环境之于舆论何等重要。还看得到我们针砭时弊的记者吗?当媒体以发号施令的口吻宣布一切的时候,这其实非常危险。可惜麻木的国人看得到吗?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方才刷到民法典的几个有违常识的条例,贴出来大家想想,这些有悖常识的玩意怎么能堂而皇之以法的面目出现?它真的是基于民众的认知与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