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4-8 12:42 编辑
"自由"两个字不好谈。这是基础概念,又不得避让,不得不论,则分三层次而论之。
1,自由作为自在之物
按照康德,"自由"跟"上帝"与"灵魂"一样,都是人的理性无法接通的事情,人能知之,却不能证明,也不能证实,只能任其自然自在。
2,自由=无限理性
人不能接触上帝,却可以认识上帝的话与奇迹;人不能接近太阳,却可以认识太阳的光与轨迹。当人认识上帝和太阳时,其实是在认识人本身的理性。人,总是以其理性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反思并把握自身的理性。
人不能接近"自由"这个自在之物,却在认识"自由"的过程中,反思并把握自身的理性,确认 自由=理性
人的存在,是理性的存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存在,我是思的存在,我是理性的存在。
我,天生理性。又可以换成另一个说法儿,人人生而自由。这两个句子是等值等式变换,内涵和外延都相同。
佛法说,人人皆有佛性。
中国传统文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性合乎天理,人天生是理性的。
中国,印度,西方,都在用不同的句子说着同样的事情。
3,自由=理性的有限性
当西方说 自由=无限理性 时,当佛法说 人人有佛性 时,当中国传统文化说 天人合一 时,那是在说 人的本性,人的普遍性,人的天性。说的是人的 气质。
但是,人的气质都是附诸人的身体。每个人的身体天生不同,人人都有特殊性,所以,寓于身体之内的 理性 都有局限,因为身体的特殊性,每个人的理性天生具有有限性。
人人都可以克服自身的有限性,通达理性的无限性与普遍性,这也是自由,人人都有克服理性有限性的自由。
4,总结
人人生而自由,有两层相反相成的意思:
❶人天生有无限理性。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❷人天生有限性,因此天生有克服有限理性的欲望。克服自身的有限性,这种欲望也是天赋的自由。
5,推论
5.1 自由和权利
"人人生而自由",有两层相反相成的意思,所以为了避免产生歧义,一般都约定:
"自由=人天生有无限理性"
"权利=天生有克服自身有限性=欲望"
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中,仁=自由,欲=权利。为什么说 欲=权利?
《孟子·尽心上》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论语·子罕》:“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两句话里各有一个"权"字,意思是"权衡"与"权变",因为人人都有特殊局限性,又人人天生趋向天道自然,所以人人都会自由地"权衡变化",自由地改变自己的有限性,自由地趋于理性的无限性与普遍性。这就是"权利"。
因此,坚持个人的权利=不断克服自己的有限性,很多人误解成至死不改变自己的愚顽,这是彻头彻尾的大错特错。
5.2,如何坚持个人的权利
有两种路径
一是财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一是劳动。“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人,通过劳动和科学改变自身的有限性,这是人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生存权,发展权。
私有财产权,这是劳动的物质结果。比劳动权更低一层。西方人以为这东西神圣不可侵犯,那是忧贫不忧道,欲望遮蔽理性,顽固坚持自身的有限性不可自拔。这可以尊重,不可以神化。
5.3,自由是价值么?
这是高隐请教我的问题
答曰:自由当然是价值。分两层讲:
当自由=无限理性,这时 "自由"是一切价值的衡量尺度。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尺度本身,当然具有价值。好比拿黄金交换一切有价值的商品,黄金是商品交换的尺度,同时黄金本身也有价值。
当自由=克服有限性=欲望,那显然自由更是价值,所欲的事物都是有价值的。
所以说,自由是价值。
6,再结
一言以蔽之,所谓自由就是两个务必:
务必要合乎天然理性
务必要合乎现实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