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我们的那块地里,做了一点小小的劳动,栽了地瓜种花生。所有这些完全就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的行为。这种给自己找一点事情的做了行为本身,就是我们这个年龄应当做的一种选择吧。
因为每一天总是这样碌碌无为,也没啥意思,所以人还是需要找点事做。可能是到了这个年龄会感悟出很多东西,觉得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平淡无奇。但是能不能把平淡生活过出来属于自己的味道,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最近这几个月来,我们这周边的城管管理的力度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可能是创城已经结束了,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宽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结合目前的这种经济形势,可能相关部门也是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说一千道一万,民生不解决好,一切都白扯。
其实我觉得我们这边的城管还是挺人性化的,因为这个地方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到了应季的瓜果蔬菜下来的时候,都会采取一些比较宽松的方式。很快进入5月的下旬开始,旅顺这边的樱桃就有大批量的上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基本上城管是允许卖樱桃的就地解决的售卖。而且快递公司就在路边等着发货。因为像樱桃这种应季的商品,这是需要保鲜度的。所以基本到了这个季节,城管对这个是绝对宽松的。还有一个就是秋菜上市的时候,基本也是给予很大的方便。只要你不是真正的占道经营,基本都能默许你售卖。
我理解还是这样的,这属于比较有人性的做法。老百姓是真不容易。尤其是那些靠着贩卖瓜果蔬菜,赚一点零花钱的人太难。这个时候你就算不为他们提供方便,起码也不要为难他们。而且我也注意观察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这里的小商小贩,很多人和城管的那几个管理人员都像朋友一样。比如现在就是平时的时间段就是中午城管们午休吃饭的时候可以售卖,晚上5点以后可以售卖。其他的时间段是不准你出摊的。这其实也很好,因为只有这样的时间段,大家都下班了,可能购买的就更多。
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在微信上聊天,谈起淄博现象。他觉得淄博这个现象很说明问题,也对我们目前的城市有一些微词。我说这个事情应当理性的去看淄博,我认为它提供了一种思路,城市管理和城市百姓生活的思路,但是你如果把这个思路完全照搬到我们这里,肯定行不通。这就需要看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他的布局能力。你完全不可以想象,像我们这座城市一旦出现大街小巷都在那坐着吃烧烤,这个画面一定不是会很美好。所以我说淄博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路,而不是让你一模一样去复制的模板。况且,淄博的这件事,背后也有当初人家在疫情期间给在此躲避疫情的大学生们的那种种善意和义举,所以,这世界是有因果的。
当然必须要为淄博的城市管理者决策者们点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打开一种全新的视野。也让很多老百姓赚得盆满钵溢。如果非要说好不好,那只有一个字:好。这就是勤政的***,这就是为民的***。能让老百姓赚钱,能让食客们蜂拥而至,这就该点赞肯定。
具体的我们可以看大连的那条绝对有历史的天津街,没落之后,相关方面绞尽脑汁的翻来覆去的拯救各种措施,各种招数都用上结果怎么样?这些年过去还是那个状态。这其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在这个时候你应当去更换思路调整思路,与其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在一个振兴无望的这样一个所谓的老街身上,还不如把它作为历史保留着。非要坚持用这种体外循环,输血给氧的方式来振兴,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所以我那天也和朋友们说过一个观点,别说在天津街建个公园,你就是挖个人工湖,它该没有人也照样没有人。道理很简单,如今的城市居住人口已经偏移的西部,没那么多人了,你还指望恢复到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那都是一厢情愿的无用功。
大连北客站使用后,大量的进出客源在北站分流,当年只有大连站一个火车客运的大终端,外地游客来了,又挨着天津街,老字号一个挨一个,本地人逛街购物的首选之地确实是天津街,如今,人口偏移,电商崛起,实体店的生意很难,租金昂贵,难以为继。所以,靠着一时的“短平快”企图振兴天津街,都是饮鸩止渴,没有任何的可能。
你不能说自己没有特色,你没有过服装节吗?没有过赏槐会吗?没有啤酒节吗?为什么干着干着就没了?
这就是最基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