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07|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篇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17 16: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5-17 18:16 编辑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扯点闲篇儿。闲篇儿是句北京话,其实就是扯淡。茶余饭后无足轻重,事情可大可小,篇幅可长可短。没有文化内涵,更谈不上文学价值,所以说着比较轻松,看的人也没有负担,可看可不看。
想起这么几年,我在这基本就是这个状态,我的东西也基本就是这个标准。不是故弄玄虚实在是我的水平只能如此。
先开个头,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7
发表于 2023-7-6 10:07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善良的人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这首先是你对善良这两个字的理解。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如果你认为善良是你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善良的价值,他不是等价交换的筹码。
既然善良不是筹码,那他就什么也不能交换。
这就好比你内急要撒尿,正好没有厕所,你就在路边就地解决。无论你的这泡尿浇到一棵草让他因而茁壮成长,还是尿到路边让扫地的骂街,于你都没关系。你只是体会那种酣畅淋漓的所需而已。
如果你认为善良一定能够得到回报,那你就不懂得善良是啥东西,或者你本身也不是善良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3-6-18 15: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8 16:06 编辑

继续。
前边咱们说了剃头的一些内容和形式,现在咱们开始说说主角靖大爷。这个“靖大爷”不只是对他的称呼,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样叫他。
靖大爷做剃头这行已经是民国,他也不光是会剃光头,西洋的发式他也会,而且据说还会一些正骨之类的医术。
靖大爷也曾经辉煌过,他曾经有两家理发馆,听起来不错吧?1954年国家开始了“公私合营”,也就是说,把私营企业用和国家合营的方式经营。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就是变相把私企收归国有。从这个时候开始,私营企业开始逐渐消失了,靖大爷也在这个时候交出了他的两家理发馆。
在农村,国家通过土改把土地分到农民手里,刚刚高兴没几年,于是开始了合作化道路。从互助组,合作和到人民公社,农民的土地也就被收归国有。在城市,公私合营是把私企收归国有,这一切都是国有化的步骤。
当时很有些所谓资本家,也就是私企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想不开,投河觅井的很多。
也有机灵的,看出这步棋局,提早把企业或者买卖变卖。还有的是把买卖的资金提前抽走,把一个空壳买卖交给徒弟或者朋友。这些接盘者以为自己从今以后就可以是个财主,有了自己的买卖,殊不知在接下来的公私合营中,买卖没了自己却从一个本来穷的身无分文的人,一下子变成了资本家或者小业主。这样的身份叫他们吃尽了苦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个过程有十几年抬不起头,很多人为这个丢了性命。
靖大爷却完全不一样,毫不犹豫的连合营都没干,直接把买卖上交,自己重新拿起剃头的家伙走街串巷谋生。表面上看起来,靖大爷是亏了,实际上是躲过了一劫,这回大家该明白了靖大爷为什么能活一百岁了吧?完全是拿得起来放得下的心态。
时代在进步,剃头这个行当逐渐要退出历史舞台。靖大爷也老了,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行当,按照他的话来说,不是我乐意干,是因为还有要剃头的主顾,我不能撒手不管。
靖大爷后来年龄大了,就骑着一辆小小的三轮车,他的服务对象用不着去串胡同吆喝,都是老主顾预约。靖大爷甚至把那些主顾什么时候该剃头的时间都记得清楚,到了时候不用你叫他,他自己就去了。
不知道是哪位记者还是搞摄影的,发现了这位年近百岁的剃头匠,于是开始跟踪报道,于是大家才知道还有一个把剃头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剃头匠。
当时有两个人被大家熟知,一个是剃头匠靖奎靖大爷,还有一位是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过庭。
有人把靖大爷的日常生活和剃头的工作拍成了纪录片,好像是叫《百年剃头匠》什么的记不清了,还在国际上拿了奖。
我还记得采访中的一个片段,拍摄者问靖大爷,靖大爷,您的主顾还有多少?靖大爷说,不多了,越来越少了了,正好我也越来越老了,我都剃死了四五百人了,干不动了。只要我还能干,我就接着给他们剃头。
靖大爷有没有亲属我没有了解,据说他出了名以后,他的大闺女当了他的所谓经纪人。什么经纪人呢,就是把靖大爷拍纪录片的这笔收入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而已。
靖大爷还是靖大爷,还是每天骑着那辆叮咣乱响的小三轮穿胡同去给他的主顾剃头。至于以他的事拍成的纪录片得奖,他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对他好像没有影响。
2104年10月31日上午9时20分,百岁剃头匠靖大爷离开了这个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3-6-18 08: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3-6-18 08: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8 15:30 编辑

咱们今天接着扯这段闲篇儿。
上面咱们说了剃头的内容和程序,咱们再来说说剃头匠是怎么经营这个行当的。一般的说,在西方理发馆传入中国是清末民初以后的事,在这之前是没有理发馆的。
剃头的有两种方式经营,第一是在街边上摆摊。剃头匠一根扁担挑着一个剃头挑,一边是一个火炉,一边是一个既能当座位又是一个工具箱的木箱子。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形容一个人一厢情愿这句话就是从这来的,因为剃头挑子的一头挑着的是一个炉子。
还有一种就比他还简单,肩膀上背着一个褡裢,里面装的是剃头的工具,这种剃头匠不摆摊而是走街串巷。这种剃头匠手里拿着一个铁制的器具,用手里的小铁棍波动,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音,胡同里的人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剃头的来了。如果需要就直接站在院子门口把剃头的喊进进家里,至于洗头的热水还有座位就是家里的人提供了。
剃头匠手里拿的这个东西叫“唤头”,看见名字您就知道,唤头就是呼唤需要剃头的人知道,剃头的来了。
直到再后来,西方的理发馆传进了中国,街上开始有那种挂着一个圆筒,里面有个红白蓝三色的标志转动的标志的理发馆。
据说这红白蓝三色是法国国旗的标志,理发馆用他做标值源于法国,后来成了理发馆的特殊标志。之所以用法国国旗的图案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理发馆庇护了一些革命人士。革命成功以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做了这个标志。
那么,清朝虽然开始剃头,但不是剃光头而是留着辫子。到了民国以后就开始要求大家把辫子剪掉,您别看当初清朝入关的时候让大家剃头费劲,以至于顺治还要颁布“剃头令”。现在大清朝倒了,要大家剪了辫子同样费劲,很多人不愿意把辫子剪掉。民国初期居然有执法人员站在街上,看到有辫子的人不由分说就给剪掉。
辫子被剪掉以后,老百姓大多采取了光头这样的形式,剃头的爷省了很多的事,有辫子的时候是要把发迹边缘刮整齐很麻烦的。现在好了,刀快水热,一秃噜一个,只要剃光就OK了。光头的形式保留了很多年,直到今天很多老年人还是喜欢剃光头。
今天咱们就说这些,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3-6-17 22:55 |只看该作者
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3-6-17 20:5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3-6-17 20:58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55
罢工还得申请,未必批准,闹不好贴饼子都没了。



那叫请假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3-6-17 20:5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8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么,得罢工

罢工还得申请,未必批准,闹不好贴饼子都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3-6-17 20:5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7
我帮你断了一下段,看起来清晰一些。

现在是不是公园里面还有这样刮胡子的?

公园里的基本就是这个模式,但是已经简化了很多。剃头这个行当过去也分几种,有面铺的,也就是理发店。有在街上摆摊的,就是你看见公园个这种,还有走街串巷的,以后我会说道,感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3-6-17 20:53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剃头啊,我还以为是刮胡子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3-6-17 20:48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6
家里的活没完没了,要想干多长时间都不够,这我还是罢工了呢。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么,得罢工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3-6-17 20:47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我帮你断了一下段,看起来清晰一些。

现在是不是公园里面还有这样刮胡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3-6-17 20:46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家务活干一天啊,

家里的活没完没了,要想干多长时间都不够,这我还是罢工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3-6-17 20:4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艾玛,这么巧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6-17 20:4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08:55
先把这个老爷子的照片放在这,今天咱们一会聊会他和北京的一个老行当。
我现在先干活去,家务活{:1_22 ...



这家务活干一天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6-17 20: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7 20:50 编辑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爷子吧。

靖奎15岁学徒,学的手艺是剃头。他是1914年生人,2014年逝世,活了整整一个世纪。

靖老爷子学徒跟着到了北京,从此就一直干这个行业,梅兰芳,马连良都曾经是他的主顾。

说道“剃头”咱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行业。

很多人一说道“剃头”就想到了理发,对,他们是有关联但是严格的说还不是一回事。

理发是西洋的舶来品,“剃头”是纯粹的中国玩意。

即使是中国的玩意,历史也并不长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的人打扮和汉族人不同,男人的头发从头顶百汇穴到两耳连接一条线,这条线的前半部分的头发是要剃光的,后半部分的头发留着扎一个长辫。

当时中国的汉人对身体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头发有“身之毫发受之父母”的说法。你想想,满清入关以后要大伙把头发剃掉,大家伙能干吗?当时又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宣传机构,谈谈剃头的好处,谈谈这是爱国。但是在满清看来,剃头就是标志着你顺从大清。于是,顺治皇帝颁布了剃头令,先从京城做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北京啊,就是个倒霉的地方,还有人羡慕北京人,看看这个你还羡慕吗?

按照我前边说过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剃头这个行业。我们现在看到的折叠式的剃头的刀子是西方的,是清末以后才有的。人家不是用来剃头的,是个剃须刀,刮胡子用的,到了中国成为了剃头的利器。

那么没有折叠式的剃须刀以前用啥呢?说起来你都不信,就是一个原来用来刮猪毛的刀子,样子有点像镰刀头。程序也是从杀猪来的,杀猪要预备一盆热水,把杀好的猪用热水浇一下,为的是猪毛软了以后好刮毛,然后用这个刮猪毛的刀子把猪毛刮掉。剃头的程序和刮猪毛完全一样,也要预备一盆热水,把毛巾浸泡在热水里一段时间,拧干以后放在头上,把头发软化然后开始剃头。我深刻怀疑最开始剃头的刀子是从刮猪毛的刀子演变过来的,或者干脆直接用上。

剃头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技巧。首先,刮头发的时候要用拇指和食指按在头上用力往两边使劲,然后刮,就这样一片一片的把头发刮掉。如果是冬天,天气冷头发会再次变硬,还要重新用热毛巾放到头上,剃头的借这个功夫也可以休息一会。

头发刮完了不算完,因为还没彻底刮干净,还要再次用热毛巾敷在头上,然后再次刮一遍直到光滑为止。这样做是为了好看,同时中国人认为,头是阳气之首,刮头发去火。

那么这就算完事了吗?还没有,剃完了头就要刮胡子。那个时候没有剃须膏,就是肥皂放在一个类似小碗状的橡皮碗里,用一把一寸长的毛刷蘸上肥皂水打出沫涂在客户的脸上,在这之前还是要用剃头的程序,先用热毛巾放在脸上,把胡子闷软。刮了胡子以后还不算完,下一步就是“刮边”,什么叫“刮边”呢,就是用剃刀把脖子后面的绒毛刮一遍,用小剪子把鼻子里的毛剪短,把耳廓周围的细绒毛都刮干净。干脆说吧,脸上除了眉毛以外,凡是有毛的地方都刮干净。

完了吗?没有。接下来就要“采耳”,所谓“采耳”就是掏耳朵。用耳挖勺把耳朵里的耳屎掏干净。这也有技巧,有的人耳朵里的耳屎比较硬,直接掏要伤害耳膜,就要事先点几滴香油软化一下然后再掏。

耳朵也掏干净了这回完事了吧?还没有。这些都做完以后,剃头的师傅会给你揉肩膀,揉头顶,然后在你背上捶打,行内的话叫“放睡”,也可以认为这是清代的“SPA”。不过这个SPA不花钱是免费的。

“放睡”这个词是后来念俗了的,其实最开始叫“放捶”。为什么演变成了“放睡”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在进入这个程序的时候会睡着了,所以叫“放睡”。

今天先聊到这,我还没吃饭呢。今天晚上是贴饼子就咸菜,还要吃点辣椒。没有稀的东西,但是有早晨起来沏的茶,喝点乏茶也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3-6-17 08:55 |只看该作者


先把这个老爷子的照片放在这,今天咱们一会聊会他和北京的一个老行当。
我现在先干活去,家务活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3-6-7 23:49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4 15:58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对呀,就是夸赞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6-5 19:51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5 19:03
我本来想和大家说说朝鲜的“脱北者”在中国的故事,我有一个搞新闻的朋友劝我不要说。因为我的故事在讲给他 ...



我再哈尔滨的是接触过一次,短时间内给送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6-5 19:2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4 15:58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lz是楼主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6-5 19: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5 19:25 编辑

我本来想和大家说说朝鲜的“脱北者”在中国的故事,我有一个搞新闻的朋友劝我不要说。因为我的故事在讲给他听的时候牵涉到了中国对所谓“脱北者”的态度和做法的问题。很多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都捅了娄子。我还没有那个捅娄子的能耐,但是我怕给平台捅娄子,这个话题咱们就不聊了。非常的抱歉,我想将来会有一天我们可以聊这个话题,也许那个时候不是我来聊。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6-4 16:01 |只看该作者
今天咱们原本想接着聊一段儿,突然间有事了,水管子漏了,没办法赶紧联系房管维修吧。
先说一个开头,看看晚上能不能有时间聊。
大家都知道朝鲜有“脱北者”,这些“脱北者”去的地方大概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南朝鲜,一个是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脱北者”的故事,咱们晚上见。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6-4 15:58 |只看该作者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6-1 21:56
lz啥时候再接着聊呢?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3-6-1 22:01 |只看该作者

收到了以后就可以拆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6-1 21:56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31 15:46
今天咱们接着聊一段儿。
最近,日本跟着美国一起打压我们,于是激发了爱国老百姓的新仇旧恨。的确,日本侵 ...

lz啥时候再接着聊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3-6-1 21:55 |只看该作者
王小丫 发表于 2023-6-1 10:46
当然算了都说南北方联姻的家庭,孩子都非常优秀

小丫更优秀!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3-6-1 21:54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6-1 08:58
在北京长大的肯定是北京人啊。

收到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6-1 10:46 |只看该作者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22:38
不知道算不算,我爸上海我妈东北来北京的,我在北京长大

当然算了都说南北方联姻的家庭,孩子都非常优秀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6-1 08:58 |只看该作者

搜的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