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诸孽”的误解,临窗的猜测
查看: 4759|回复: 1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孽”的误解,临窗的猜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5-24 08: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5-24 09:32 编辑


诸孽与诸侯



临窗写论语,求新求异,力争不不同于旧说;帖子贴到这里,继续遇到更多各种不同的评价。

一件事,一个人,一本书,一处风景,世间种种,都会遇到至少两种不同的说法儿,如果只遇到一种,那肯定是因为自己隔绝于闭塞的言路里。

种种不同的议论,于己而言当然不会都是正确的,也未必全是必要的,所以要学会过滤。如何过滤,是一门大学问。前几天我写段干坛经,谈到这个方法儿,关键是八个字:比附,怨人,暧昧,谣言。

段干坛经说这八个字在耗费绝大部分人的生命能量。克制住这八个字,工作,生活,学习,独处,一个人都会神定气闲。

然而这并不容易。连读论语能成书的临窗也不行,看看他这几天的表现就知道确实难,先是夸奖段干教授能启发他的思路,先扬后抑,渐渐有些贬低,最后直接说他一直怀疑我非常可能是一个糟老头子。

临窗自身的这种情形在论语里有种种明确的批评与反对,临窗不但自己表现出来,而且要带节奏引导别人。如果有三两个人附和临窗,那现在写这帖子的人的手指已经粗壮得能捏碎核桃,而且鼻毛都比临窗的头发长。

这不是苛责临窗这个人,而是借这宗事情谈论语该怎么读,该怎么不误读,论语如何美君子之身养君子之气。知之则知之。

不但论语不易读,有时候一个词儿都有歧义。比如

“一个善拍砖的诸孽"

这里有两个歧义:

❶一个诸孽:成立么
❷孽:多个义项里适用哪一个呢


先说“一个诸孽”,这是成立的,可以参考“一个诸侯”云云,“诸侯”前面可以再加上数量词。如:


《史记》里提到“五诸侯”:“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唐诗里也有这种用法儿: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新唐书》里则直接出现“一诸侯”:

昔卫为狄灭,文公庐于曹,衣大布之衣,冠大帛之冠,卒复旧邦,况赫赫天子,躬俭节 用,宁为一诸侯下哉?”


史记和唐诗,汉语的楷模,既然白纸黑字说“一诸侯”“五诸侯”,那么,我运用于“一个诸孽”,是现代汉语学习古汉语,是古为今用。

再说“孽”字吧。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意“孤臣孽子”,后人注释“孽子”=“庶子”,再后来,把“庶子=妾所生的儿子”。这是一个误解。

因为孟子这句话里,“孤臣”与“孽子”相对成文,孤对孽,臣对子,对仗严谨工整。因此可知:

“孽”=“庶”=多
“孽子”=“庶子”=多子

后来人误会,把

“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在这个误解的基础上,“余孽”也不幸免。余孽,就是剩余的分支,诸孽,就是各个山头宗派。红袖里占山为王的山头势力多,所以是诸孽。


……


当然咯,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同样一个词,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自由。我不干涉别人的自由。

即便别人误解我,我也很少辩解。谁见我对别人不懂的事或错误的说法儿唠叨不已呢?肯定有唠叨,有唠叨肯定不会多。核心就是,误解是误解者的自由,不纠缠是我的权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9
发表于 2023-5-24 17:35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24 17:28
周代贵族男子的字前面加排行。伯仲叔季。
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

春秋时期男子的字多半是子在前。

是一种尊称。


老早是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孔子在论语里,对弟子称名。

记录孔子语录的,对其弟子则记为字。

只有对曾子和若也称子不称字。

所以有一个言论是说 论语是曾子的门人所记。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23-5-24 17:28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5-24 17:14
伯仲叔季不是标注兄弟排行的嘛?

周代贵族男子的字前面加排行。伯仲叔季。
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

整个构成字的全体。

有时父和甫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23-5-24 17:14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3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这个不是同时代的,看上去又象是字,怎 ...

伯仲叔季不是标注兄弟排行的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23-5-24 17: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57
长辈呼晚辈是直呼其名。课就上到这儿,放学

长辈呼晚辈的名是等级特权,呼字是不摆架子,都可以,但晚辈既不能呼长辈的字更不能呼名,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都是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3-5-24 16:58 |只看该作者
哈哈。


笑翻在地。



弱冠了弱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3-5-24 16:5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6:55
除了同时代的熟人长辈可以呼别人的字,后世有相当成就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前人,但不能是直系亲属

长辈呼晚辈是直呼其名。课就上到这儿,放学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3-5-24 16: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45
再给你选一则东坡题跋:
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则不及, ...

除了同时代的熟人长辈可以呼别人的字,后世有相当成就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前人,但不能是直系亲属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3-5-24 16:54 |只看该作者
天作孽犹可恕,自做孽不可活,天天做书蠹,能自圆其说。呵呵,一笑而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23-5-24 16:50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古人可以套个近乎,教授套一个就是错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3-5-24 16:4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6:36
这是古人记事不规范的毛病,掺杂了主观情绪,就像表彰大会上使用昵称,套近乎

你的规矩,你作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3-5-24 16:45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6:41
举个例子,一个人提到杜聿明时,用“光亭”这说法,别人就得怀疑他不是和他一起读的黄埔军校,就是一起蹲 ...

再给你选一则东坡题跋:

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则不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3-5-24 16: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3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这个不是同时代的,看上去又象是字,怎 ...

举个例子,一个人提到杜聿明时,用“光亭”这说法,别人就得怀疑他不是和他一起读的黄埔军校,就是一起蹲过功德林监狱,在他手下当过营长连长都不配叫得这么亲切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3-5-24 16: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3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这个不是同时代的,看上去又象是字,怎 ...

这是古人记事不规范的毛病,掺杂了主观情绪,就像表彰大会上使用昵称,套近乎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3-5-24 16:31 |只看该作者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这个不是同时代的,看上去又象是字,怎么圆你的规矩:)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3-5-24 16: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25
你的规矩,你作主:)

夏虫不可语冰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3-5-24 16:25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6:18
他们是同时代的熟人,别说叔孙武叔正在拉一个打一个,就算鲁迅和胡适关系不咋地,和别人聊起胡适用“适之 ...

你的规矩,你作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3-5-24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人聊胡适,来一句“适之说了,他不怎么喜欢谈主义”,听者都得狐疑,胡适又活过来了还是有人把你送过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3-5-24 16:2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24 14:44
昨天还有我没看到的事吗?

不是,我的帖子本来是批诸大爷抠字眼,结果好嘛,他们又在跟帖中探讨起教授的性别了。太敬业了,就

撼山易,撼诸大爷难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3-5-24 16: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09
聊举一例:【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叔孙武叔说这话时,子贡、夫子均 ...

他们是同时代的熟人,别说叔孙武叔正在拉一个打一个,就算鲁迅和胡适关系不咋地,和别人聊起胡适用“适之”的说法也属于正常礼貌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3-5-24 16:11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6:09
聊举一例:【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叔孙武叔说这话时,子贡、夫子均 ...

我还真不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3-5-24 16:09 |只看该作者
聊举一例:【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叔孙武叔说这话时,子贡、夫子均不在场,也不象是在套近乎

这是哪门子规矩:)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3-5-24 16:03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24 15:53
不是。

是老派的规矩。

老到什么年份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3-5-24 15:53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41
明白,这是你自己定的规矩:)

不是。

是老派的规矩。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3-5-24 15: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43
可以这么理解

那再给你涨点见识,说书人开了上帝视角时可以用称字的方式来营造临场氛围,比如“子龙一杆银枪上下飞舞”,把听众引入第一人称视角,同时也体现了说书人的立场和情感倾向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3-5-24 15:43 |只看该作者

可以这么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3-5-24 15: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41
明白,这是你自己定的规矩:)

你第一次听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3-5-24 15:4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5:37
那是论语的作者跟子路子贡的关系体现,后人使用子路子贡则是引语,用典的方式
称字表亲切,称官职表尊重 ...

明白,这是你自己定的规矩:)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3-5-24 15: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5:40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31
读过论语不,子路子贡都是字

那是论语的作者跟子路子贡的关系体现,后人使用子路子贡则是引语,用典的方式
称字表亲切,称官职表尊重,非亲非故称呼别人的字是套近乎,对一个根本没见过的人用字来称呼,这就是陈述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做为了与对方有过交集的亲历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23-5-24 15: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24 15:30
放诸四海的诸

那是介词,“之于”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3-5-24 15:3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5:26
呼别人的字是第一人称亲历者的口吻,她只能在直接引语里使用,不能做为她自己的普通陈述句,她是宋庆龄宋 ...

读过论语不,子路子贡都是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