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5-24 10:06 编辑

我这个爷很厉害,受过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离休前是某省文联副主席。
他厉害的原因是古装戏写得好,在民间名声很大,尤其一出《跑汴京》,更是唱响中原大地,几乎每个村里的老百姓都会哼上几句。
但后来,他什么都写不出来了,写出来的也要修改,再修改,到最后啥也不是了。
我曾问他:你写的这么好,新时代了,咋就写不出来了呢?
他马拉隔壁的,我就爱说“小的们”、“小的们”,“小的们”,就改不过来了!
窝草!我第一次见他如此爆粗口,让我有些莫名其妙,想了半天,看他气消了,才问清楚原委。
原来老先生写古装戏写习惯了,大家都懂得,写新戏,时不时的会冒出个“小的们”,你想想啊,那公社干部怎么能称老百姓“小的们”呢,结果,那最后,就被结果了。
我说,某某爷啊,时代早就过去了,你还停留在过去哦。
他说,是哦是哦,所以,不写了,不写了,不写了!
没想道,某某爷一辈子的名声,毁在了“小的们”这个封建词汇上!我不说,没人知道这个秘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