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跳梁老丑 于 2023-6-3 16:16 编辑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4】“修长”与“颀长”辨析 文:公理力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这个小系列,来六星之初,曾在长江发过。混六杂也有一年多了,有一搭没一搭地才发了3篇,现在继续发后面几篇。
这个系列有几帖看上去与“咬文嚼字”类的文章没啥不同,但应该强调的是,该系列的主旨是讨论语言文字的宏观漂变现象,某些个用字的辨析,并非目的,只是从小处入手,管中窥豹而已。
与时下把所有女人都称为“美女”的虚伪不堪不同,看过ID风铃清音这张玉照,我说她身材修长,是不是足够大实话?
形容女人身材长得好,除了亭亭玉立、亭亭袅袅之类过于文绉绉的语言,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用词便是身材“修长”。
但多少有些令人遗憾,正如前面曾讨论过的,网络时代之前,“偕夫人”几乎是庄重文雅语境中一个标准表达,不曾有“携夫人”之说,与此类似,传统文雅表达中,形容女人身材纤细高挑,更“老道”的用词是“颀长”,而非“修长”。
《百度百科》和《汉典》对“颀长”的释义都是:细长,修长;(身材)高。
举例包括:【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程晋芳》“君生而颀长”;茅盾《风景谈》“特别是那些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杨沫《青春之歌》“这时她已经长成了一个颀长、俊美的少女”。
对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颀长”釋義:語本《詩經.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形容身材修長的樣子。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七.程晉芳》:「君生而頎長,洛廔髯。」 相似詞——細長、修長。
而修长,本义是指修养成熟;修行延续之长。至于细长、苗条这层含义,有观点认为,是在宋金之后形成的。
大约在进入网络时代前后,“修长”不经意间大行其道,而“颀长”则日渐式微,以致于变得陌生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前者大有取代后者之势。
那么,两者中究竟哪一个是更理想的遣词呢?
先来看看单字“颀”的本义,及其与“修”字的异同,这里列出权威辞书的解释。
颀——主要是形容词,含义较单一,其本义是:头俊美,身材高。
1)1947年首版《辞海》1476页:“颀”字本义“长貌”,例句《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
2)1979年新版《辞海》中:“颀”字注释基本无变化,仍为“身长貌”,例句亦未变。
3)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颀”字本义注释为:“身体长大的样子”。
修——主要是动词美化、整治、编写、学习、养成、兴建等多个含义;用作形容词,只有“细长”一个含义。修作为常用字,不再列出辞书的具体解释。
重点是,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颀长”、“修长”词条,上述两版《辞海》中,均不见该两词条!
这就意味着,在传统用法中,用作形容词的“修长”这个固有搭配并不多见。而当今常见,是词语动态“漂变”的结果。至于为何发生这一漂变,公某没有确凿无疑的答案,但有一推测。
应该承认,当下,颀字已经不属常用字,确有白字先生将其读成“xīn",并将“颀长”写成“欣长”!
陌生,吃不准,怕出错,应该就是“颀长”不受今人待见的基本原因。而用“修长”就有把握得多,不会犯错。久而久之,“修长”取“颀长”而代之,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这一“漂变”结局值不值得弘扬呢?公某对此有保留。
没错,修字自古就有“长”之含义。1947版《辞海》的释义之一:修通跾(shū),长也,并举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德惠修长”;1979版《辞海》还举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其中的修,含义也是“长”。而跾字在《康熙字典》中援引《说文解字》的注释“疾也,长也”。因此,“修长”这个词本身并无错,正如“携夫人”本身不是错误一样。
但另一方面,修字释义虽有七、八项之多,就一般意会感觉而言,与人身体最相关的似乎只有动词“修身”,而该词本义恰恰与物质性的身体无关,而是指精神性的品德修行。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不求甚解,诉诸直观感觉的话,“修长”的某些解读空间会令人啼笑皆非。例如,我们说风铃身材修长,有人大可“较真儿”质疑:
——风铃亭亭玉立的身材是怎么“修”出来的呢?是读四书五经,还是研究马恩列斯毛?
——又或者是经常被关小黑屋修理,愣是整治出今天的纤细身材呢?
——再或者是聘请最优秀的工程师+整形外科医师,对身体相关零部件进行了不限于削骨、吸脂、填充、增高之类的N项大工程呢?
由此足见,“修长”这个词并非如想当然那般文雅,而“颀长”则完全没有这类歧义解读的空间。
早前曾看过六星版友“舞婆娑”学唱京剧的视频,她的颀长身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亭亭袅袅的风姿令人联想到舞者神人杨丽萍。如果说这类“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魔鬼”身材不是“颀长”,而是“修长”,是不是有点冤枉呢?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倒不是公某吃多了,或闲得无聊,而对“修长”这个无辜的常用词耿耿于怀,最令人扼腕的是,随着“颀长”的日渐消失,不止是“颀然”、“颀颀”也正被“修长”豪横地“一统”取代,还有更多由“颀”字构成的文雅古词正在消失中,包括(但不限于):
颀立、颀秀——长而美丽,清秀;
颀晳、 颀晰——长而白晳;
颀大、颀伟、颀峻——高大,魁梧;
颀典——坚韧,诚恳;
颀省——身材上长下短;
丰颀——丰满,又不失纤细。
而本帖讨论的还只是一个“颀”字被淘汰的情况,这类古词被现代词取代而消失的情况还有太多太多,其古文化成果的流失不可谓不严重!这才是更值得人们给予关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