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22 12:48 编辑
外交无小事,会见坐位安排究竟有没有问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首次访华,因2月份气球事件延宕4个月后,终于实现其《One night in 北京》戏码,尽管这位拜登总统的原配,其任期仅剩下一年半。
众所周知,当下的大背景是,中美关系处于半个世纪来最恶劣的时期——政治、经贸、高科技、军事、台海、南海等几乎所有主要领域均处于紧张对垒态势。
但出于中国人的礼仪观,更包括现实需要,最高领导人还是会见了这位白宫客人。场景是这样的:
该照片一出,立马儿让海外某些个黄皮肤黑头发的爱美国者无法淡定了。其思维倒没有幼稚到囿于友邦惊诧论,什么座位安排不同于中国的外交惯例啦,违反起码的外交礼仪啦,违反国际外交准则啦,这是对美国的极大侮辱啦,把美国视为藩属啦,吧啦吧啦……
这类言论,如果你要说:不是出自视角严重窄化者,不是镜片严重变色加偏光者,也不是脑回路严重受阻者,公某真没有更善良的推理了。
没错,无需记住国际社会也知道的东方大国外交五项原则,今日中国,在外交礼仪上向来就不含糊。
无论是南太平洋某岛国的领导人来访,还是非洲某个小国的高阶官员来参会,中方从来都是眼光平视,以礼相待。
甚至,为了美国总统次日游览,一夜之间,动员数万沿途民众,把北京至长城几十公里路面上的积雪清扫的干干净净,这种事也干过。
那么,上面照片中的场面真的有问题吗?
殷鉴不远。后面楼层还是用几张照片,来回答这类疑问吧。
具体见沙发、地板、14楼、21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