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了颐和园,长河的涟漪还有粗粗淡淡的意境。
我迈步走进万寿寺,只一步之跨,清凉世界便环绕了周身。来过多少遍了,也不知今天怎么想起驻足仔细看一看历史沿革。原来是在1957年,最后一任方丈,把寺院交给了国家。旁边的延庆寺是不是也是这般?
修通三环,也就三十多年吧?那之前的万寿寺又该多么清静。
大殿里,三世佛没有起身,我也只简单瞥了他们仨一眼,一般,一般,开脸儿还是差着我心里的庄严神圣,嗯,就算是个版主罢。两边的十八罗汉生动了许多,虽是泥胎,彩衣也有些斑驳,倒还都有些异于凡俗的嘴脸。
慢慢移步,细看了两个展览。嗯,澄心堂纸看着还是挺高级的,没用过,看着怎么好像有些拒墨呀?
一通老碑的背面是弘历的题诗,是我喜欢但不入书届法眼的行书,圆润流畅,这还不行?
在西厢房石台阶坐下,静静地享受了会儿新秋雏风。
起身,反复踱步在汉藏佛像之间,体会着时代的风貌特征,美这东西,得入心,它再年代久,你不觉得它有震慑你的能力,那它就是铜做的塑像,不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