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鱼小溅 于 2023-8-26 12:14 编辑
我不喜欢日本人。这个观念是打哪儿来的?……
当年俺娘嘱咐我:“对你没别的要求,国内不嫁上海人,国际上不嫁日本人,就行”。
大概就是打这儿来的吧。至于俺娘为啥也不喜上海人,我就不清楚了。有一次真问她了,她语焉不详地说,上海人忒小气!
她的一个闺蜜嫁了个上海人,有一天他买了一兜梨回来,约好每天一人吃一个,然后他还真的天天数!
把我听乐了,乐得不行。
后来结交了几个上海朋友,小心翼翼地不敢发展到一起吃梨的交情。
然而这是多虑也是徒劳的。我认识的这几个上海朋友特好客,他们家的饭你不去吃都不行。
吃过了饭,不聊聊天自然也不行……不知怎么就熟了,别说梨了,人家树上的桃子李子都摘了不少,搁筐装走。
相比之下,一些同乡倒是格外冷清,分寸感十足。
读书期间,各国朋友都有。学霸在哪儿都是学霸,我的作业他们随便抄。其中一个男生,憨厚多礼,不会讲中文,我一直以为他是香港那边来的。后来有人特意告诉我,他是个小日本!什么?!这个骗子!
然后没有任何过渡,我的作业他别想抄了。他大概挺莫名其妙的,有一次上课,隔着好几排座位。向我望过来,眼里尽是不解和委屈。我一时间心软了,非常内疚。可是只是一瞬间,哼,他是小日本啊!这样一想,顿时理直气壮起来。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儿。那天我在cafeteria吃午饭。中间出去了一下,回来时,原本搁在椅子上的书包、衣服都散落到了地上……我立马炸了,大声质问其他吃午饭的人,是谁干的!没人回答,cafeteria里忽然静得吓人。而我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小题大做了,也许衣服书包是没放稳滑落的。也许把它们扔到地上的人已经离开了,我为啥发难于无辜的人呢?尴尬得要命。
这时那个小日本走了回来,拍拍我的肩膀,拉我坐下,他也挪过来,坐在旁边,我们没怎么说话,一起吃完了午饭,一起去教室上课。他叫Ricky。
Ricky又可以抄我的作业了,可是我相信,他并不是为了这个才帮我化解那个无比难堪的时刻。
还有一次,是我做实习期间。那时我做导师的助教,做实验室管理员,又同时做这份实现工,还一边写论文。
每次公交上得两个小时往返在学校和实习公司之间。有一次累得在车上站着就要睡着了。
又被拍了一下肩膀,是Ricky:“……你看上去很累……”。忽然很想说话,聊了一路,跟他说,我打算放弃这份实习,太累了,没必要。
他未置可否,我们没那么熟。可是到下车时,他忽然说,还是坚持吧,你可以的。还使劲点了一下头。
这个动作太日本了,我竟然没觉得讨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