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15 22:01 编辑
【人的创造-7】获得性遗传否定之否定 文:公理力
生物界通过物竞天择机制,以“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演化模式获得蔚为大观的进化成果——特别是“万物之灵”人类这个最大成果。虽然学界主流观点否定进化具有目的性,但上一篇《【人的创造-6】动物进化的“目的性”》通过对动物肢体演化众多实例的讨论,得出的基本推论却有些不同:从生物种群的宏观角度审视,生物进化是有“目的”的!众多动物的肢体都在向着最适宜其生存(适应环境和提升技能)的方向进化。例如,古猿在向人类进化过程中,不仅进化出灵巧无比的双手,而且“有目的”地进化出适宜于人类活动特征的双脚!
如何令人信服地解释这一进化现象?
首先,一种假说性的推论是,广义劳动促进了这种“定向”进化。当古猿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奔跑和跳跃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双脚的“改造”进程。当然,这一进程极其漫长!从古猿尝试直立行走至今,几百万年过去了,猿进化成了人,那双类似于猩猩的猿类脚,才进化成我们今天的人类脚。
其次,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说认为,因环境变化及生物习性等导致的一些后天习得性新“成果”,可以反映在遗传子代中。上一篇曾提到,这一假说被后世压倒性主流认识所否定。而在这位先驱提出该假说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这种否定却重新受到怀疑和挑战,其主因是表观遗传学取得重大进展。
本篇将从广义劳动和获得性遗传两个方面对生物进化的贡献展开讨论。
1)“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推论
上一篇曾强调,对拉马克理论持开放态度是必要的,还有另一个更大胆的假说,同样需要科学界持开放态度。这就是前面曾讨论过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的那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劳动创造人本身!
这位马克思的密友,并非一位受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其学术身份应算一位政治理论工作者。一位“门外汉”提出一个纯科学假说,这本身就相当令人意外。而比其不够格的身份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论断本身的难以想象:劳动创造人?这比上帝造人更需要想象力!而比特殊身份、惊世论断更加难以企及的是,如何证明或证伪这个论断?
无需太多复杂的分析,也不难理解:欲证明劳动对人的进化是否存在促进作用,是不可能找到直接证据的!首先是进化的时间尺度。进化不是以百年、千年为单位,而是以万年、甚至百万年为尺度!其次,该领域任何直接证据的来源,仅限于考古发现和基因分析两条途径。显然,化石和基因都不可能体现出直观的劳动因素!由于这两个因素,决定了恩格斯假说的证实或证伪,都只能依赖间接证据,以及必要的逻辑推理。
2)逆向思维的逻辑论证
本系列《【人的创造-4】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与其说是对恩格斯假说的扩展应用,倒不如说是从逻辑上论证恩格斯论断的另一种新尝试。将劳动对人类进化数百万年的漫长影响转移到探究劳动对个体人的直接影响,时间尺度缩小到个体人几十年的成长期,这就把寻找直接证据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可以通过考察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来分析劳动在每个阶段扮演的角色。
如前所述,就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个命题而言,理应把“广义劳动”定义为生物对其机体或智能有影响的一切活动,且根据劳动是否具有规划目的性,区分为高级劳动和低级劳动两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进一步深究,广义劳动对人的影响并不限于肌体本身和智能两方面,还包括诸如反应敏捷度、与外界交流模式与水平、甚至性格气质等方面。
【人的创造-4】一个逆向思维的推论是:没有广义劳动,个体人会退化为废人(不会讲话,不会走路,肌肉无力,行动困难等)!程度不同的例证除该文提供的狼孩等,还包括因伤失去行走能力者腿会变细、僵硬等。而狼孩连大脑的发育也受到影响,以致于回到人间很多年,仍不会讲话,智力低下。这就凸显出缺失广义劳动的负面效应。
设想一下:假如完全没有广义劳动的废人,继续很多代繁衍下去,且每一代都完全缺失广义劳动,那会演变成一种什么状态?历经足够多代后,他们的四肢和大脑还能跟正常人一样吗?四肢会不会逐渐萎缩?大脑发育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种逆向思维的关键逻辑在于:既然没有广义劳动,人类从躯体到大脑都会退化,那么,这就从反面证明了,广义劳动必然促进人类的进化!
3)恩格斯论断有赖于拉马克理论的成立吗?
答案是:并不依赖。理据如下。
1】提出“劳动造人”时,恩格斯没理由不清楚达尔文进化论对拉马克的否定。这是从历史事实出发的逻辑。
2】传统文化、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特别是科学知识等的积累与传承,依赖进化论、遗传学或拉马克理论吗?
当然不依赖。不限于这类非物质“遗产”,人类一切精神财富(更包括社会架构、法律制度等一切有价值者)的积累与传承,都可以,并且几乎都是通过代际之间以语言、文字、声言、影像资料、实物载体等“间接遗传”模式进行有效传递的。
3】而广义劳动模式、技能、以及效能认知等,本来就属于上述精神财富,通过“间接遗传”进行有效传递也是无疑的。
4】有了上述基础和背景,无论广义劳动对生物机体本身或其智能的物质性效能成果是否存在表观遗传学意义的多代遗传,宏观上,已经无法否认广义劳动对人类出现与加速进化的重大贡献。换句话说,即使未来的遗传学真能完全否定拉马克理论——现在已经证实一两代之内的某些表观遗传是存在的,也不影响恩格斯论断的合理性!
5】无需多代,只要广义劳动效应能够以表观遗传方式只传给一代,就是锦上添花性质。
上一代的遗传所得+后天广义劳动即“间接遗传”累积的本代所得,又可传给下一代。如此循环下去,劳动造人的效应就会不断累积,不断传承(包括部分遗传)下去!劳动造人的“原理”也就得到了体现。
用公式语言表示:
任何一代N所累积的广义劳动效应 En = En-1·K +GLn
其中,En-1——父代累积的广义劳动效应;K——表观遗传系数(应低于10%);GLn——本代获得的广义劳动效应, 还可细分:GLn = En-1·P + CGL。其中,
P——间接遗传系数(应高于80%);CGL——本代创造性广义劳动效应。
【楼下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