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端午读离骚
查看: 1197|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读离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6-10 16:3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6-10 17:17 编辑



1,

离骚二字,楚辞章句解释为“别愁”;朱晦庵说不对,应该解作“遭乱”,遭逢乱世也。


2,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这句子有些词序错舛。愚以为当作:

“何不抚壮而弃秽兮,改乎此度?不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非如此,意难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8
发表于 2024-6-19 07:18 |只看该作者






26,灵氛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灵氛,是职业灵修的人。这个集团,开始跟屈原关系好,后来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6-19 07:17 |只看该作者






25,茱萸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樧=茱萸。屈原看不起身佩茱萸香囊的人。楚国以至于唐,“遍插茱萸少一人”,所少者,三闾大夫哉。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6-19 07:16 |只看该作者






24,鹈鴂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鹈鴂=杜鹃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即鹈鴂也。暮春,繁花尽落,此鸟便昼夜悲鸣,跟猫叫春似的。人们于是误以为春花纷纷尽落,原因在于此鸟鸣声太繁太悲。所以三闾大夫“恐鹈鴃之先鸣兮”,害怕此鸟春天过早开悲腔,叫得早,则春花谢得早。花谢得早,即此鸟“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鹈鴂吟》诗,化用此句: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刘禹锡说早晨一睁睡眼就听此鸟悲鸣,催得众芳谢落,责问此鸟,能不能等到白露为霜再叫啊,春天未归时就消停一会儿吧。屈原恐惧它“先鸣”,隐喻党人与小人,天天进谗言,君子遭放逐,就像杜鹃啼鸣,众芳凋零。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6-19 07:03 |只看该作者





23,犹未

“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犹其未:其犹未。

“……时亦其犹未央”也,犹未是一个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6-19 07:02 |只看该作者





22,皇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皇,光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6-19 07:02 |只看该作者





21,迎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迎=逆。逆,可作韵脚。迎,失韵。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6-19 07:01 |只看该作者






20,偃蹇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呼应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偃蹇”,朱注曰众也。非是。意思是“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句里的“萎绝”也。

“薆然而蔽”,“众芳之芜秽”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6-19 07:00 |只看该作者






19,女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女,神女。朱注说神女比喻贤明的君主,非。

神女比拟天道,类似庄子里所说的藐姑射之山的真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庄子写真人,屈原写女神,不是写人,重点是写 天道。朱注理解为君王,降低了屈原诗的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6-18 07:26 |只看该作者






18,耿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耿,王注曰 得貌。非也。耿,中正 貌。离骚里常有状语前置于句首的句式,就像山东人爱缀在句尾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6-18 07:25 |只看该作者
指尖弹出盛夏 发表于 2024-6-17 19:59
怎么你也乱码了?快恢复默认,这是你教阿牧的。




重发一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6-17 19:59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6-17 17:03
18,耿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怎么你也乱码了?快恢复默认,这是你教阿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6-17 17:03 |只看该作者





17,论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论,朱注曰“讲论”,错误。非议论义,实则论语之论也,经纶。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6-17 17:02 |只看该作者





16, 辅,苟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辅:君王。
苟:如果。这是一个倒装句。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6-13 13:34 |只看该作者






15,户说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户说:亦见《管子.水地》:“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

户说,即“博謇”也。

“孰云察余之中情?”当为:“孰云察尔之中情?”女须责怨屈原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6-13 13:33 |只看该作者






14,博謇与好修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博謇”:朱注曰“忠直”,非也。“博謇”,多言多嘴也。

“好修”:朱注读hào,误哉。当读hǎo。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6-13 11:32 |只看该作者






13,泽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朱注曰“润泽”,非也。泽=芜秽。此句说芳草与芜秽杂糅一处,但见我高洁。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6-13 11:32 |只看该作者






12,焉止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此句古来多疑义,当读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焉且止息。”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6-13 11:30 |只看该作者





11,追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追,朱注曰“古随字”。追曲,朱注曰“枉道以从时。”皆误也。

“追曲”,于“改错”相对成文。犹《书·五子之歌》“弗慎厥德,虽悔可追?”追补也,追救也,追正也。追曲,正直也,改正弯曲使之直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6-13 07:43 |只看该作者





10,形容词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忳=混。这个字东汉以来无人识得。
侘傺=溘。溘,慢读即为侘傺之音,侘傺二字急读,转成溘声。二词皆形容穷困之态,潦倒之状。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13 07:41 |只看该作者




9,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此句中替字,古来不可解。我认为当作
“缙”,后面的“申”=绅,缙绅二字分开用,意思是既把蕙纕别在衣襟上,由把茝关在衣带上。

或者,替=𨯩,把花簪在衣襟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6-13 07:41 |只看该作者






8,掔木根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掔木根”,意思是拿一根木棍。切勿理解成树根也。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13 07:40 |只看该作者






7,落英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落英,是初发的花。不当解为萎落的花。落英缤纷,意思是花枝招展,而不是花落满地。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6-12 08:5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6-11 10:27
1、“离骚” 解释成“别愁”,就浅了。 上古“离”通“罹”,故“离”不是离别,而是“罹”:忧患,苦难; ...

放假多写点,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12 07:46 |只看该作者



这一节,这仨字,解释毕,踌躇满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6-12 07:44 |只看该作者





6,荃,凭,羌

荃,前面不同意古人注释义,先后給出两种新读法。拘拘于这一个语境里,“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两种新解释在书面字义上勉强是通的,在口语上却不安。因为离骚是诗歌,用词已平顺为尚,不平,不顺,自然不好安顿于口语。

诗歌古往今来都是口语化的。读到“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悟“荃”,“凭”,“羌”三字皆是一种古代口语词,有其实义,强调一种表情,在书面雅言系统里,却不大见。

于是回想方言。这三个字,都仍活在我老家的乡话村语里,只是略微有些变形:“凭”读入声;“羌”读阳平,“荃”其实是“羌”的变化,“羌”慢读则成“荃”,“荃”快读则变“羌”。

“凭”,表示进行时态。“荃”和“羌”则多表示过去时态,也表示将来时态。

也走过不少地方,依稀记得“羌”字有不少方言区都还在用,只怕因为普通话说得惯,所以不易识得此字耳。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11 12:15 |只看该作者
美起来,亮起来,继续讨论,精彩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11 11:40 |只看该作者





5,齌怒

怒,本义是奋发努力。

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这二位发怒,便有些模糊,好像在奋发有为,也好像在发脾气。“齌怒”,则是地地道道的发脾气。

“齌怒”,即饭桌上的发脾气,即厨房里的发脾气。在厨房里,在饭桌上,那可都是亲人。越亲,越爱因为琐琐细事发脾气。此发脾气不是真发脾气,本质上是pua,是欲擒故纵。

现在又有“路怒”,也是因为细事而动无明之火。

还有“坛怒”,在论坛上因为鸡毛蒜皮妄动肝火。

“路怒”,“坛怒”,与“齌怒”一样,本质上是期望:

❶我对你那么好,你咋不理我呢?这种,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因受冷遇而怒。

❷我从来都忍着让着,你咋得寸进尺呢?因纠缠而怒。

论语里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离骚里的“齌怒”,因此是两方面的:

楚王“齌怒”于屈原:咱是一家亲,我忍你让你,你咋老数落我没完没了呢?

屈原“齌怒”于楚王:咱一家亲,我对你那么好,你咋躲着我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11 11:3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6-11 11:28
感怀有点中性,未言此“感”是喜是忧。




遇喜则喜,逢忧则忧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11 11:28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6-11 10:45
大体上就相当于后世的  “咏怀”,或“感遇”。

“感遇”=离骚。这是我的看法儿。

感怀有点中性,未言此“感”是喜是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6-11 10:4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6-11 10:27
1、“离骚” 解释成“别愁”,就浅了。 上古“离”通“罹”,故“离”不是离别,而是“罹”:忧患,苦难; ...





你说屈原读过诗,道理上是通的。

实际上呢,离骚里一点儿诗经味儿都没有。

诗经里的字,我能认识七八成。离骚里的字,与诗经里重合度不高。否则,古人读离骚也不会到处都是错误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