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苏州9
南显子巷是一条让我永远也绕不过去的路。因为那里的2—4号埋葬着我的童年。2—4号老早就坍塌了,但对他的记忆却还新鲜如昨,为什么能做到的呢?因为2—4号所有的场景已经刻蚀,被存于特殊芯片。这种保存方法较别人遥遥领先,且一直在自我迭代。
2—4号原属私宅,为一丁姓家族持有,不知怎么变成了公租房。正如外公外婆家以前在西北街曾拥有的一座豪宅不知怎么变成了一所幼儿园。我对那段往事不甚了解,因为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说。从西北街搬迁至丁宅,忆来心酸,偶尔从外婆那里稀里糊涂地得到一些相关故事,见她不禁叹息,便也隐隐悱恻。
拆迁2—4号,所有的房客得到了跟我们一样的待遇,我们可是从来不交租金的哦,他们简直农奴翻身一样。搞笑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又和我们搬到了一起,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南显子巷历史可考,旧时人物也曾风光无限,以清末民初两个时期为著。因地理位置好,近平江府,邻闹市,所以此地为人青睐,达官名流竞相来此置业。或因寸土寸金之故,2—4号内不见亭台楼阁,亦无瘦石叠山,除了苔藓再无绿植。也就是说,这处产权仅供饮食起居,没什么观赏性。
南显子巷2—4被拆后又在2003年被复制到了大儒巷6号供人参观,但直到刚刚我才好奇心切,于是付诸网搜,得如下信息:
“丁春之是民国时期大儒巷丁宅的主人,他在清末曾担任山西定襄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回到苏州投身实业,成为苏州早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女儿丁达于后来嫁给潘祖荫的嗣孙潘承镜,并改姓潘……”
然而或存谬误,南显子巷就是南显子巷,大儒巷是大儒巷,我所了解的大儒巷6号曾是个菜场,除非那个菜场的前身也与这个家族有关。还有一个可能,这个丁春之或有两处房产,俱以自己的姓氏为名。值得交待的是,那个菜场被一场罕见的大雪给压塌了,这个噩耗传至耳畔,当时我在河北,此诚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曾为那个菜场的倒塌深以为可惜。
南显子巷2—4号其貌不扬。它的建筑也为砖木结构。两层,每层挑高或至4米。我们得居四间,两个舅舅,一个小姨,还有外婆外公,各得其所,楼上楼下,也住隔壁。拆迁的时候也是根据各自拥有的面积得到重新分配,皆大欢喜。那时外婆已不在,母亲有资格继承遗产,全凭外婆看护得好一直拒绝小舅让我的表妹从楼上搬来陪住。
我的童年是在2—4号度过的,几度春秋。草木有情,况又在那里得童年之美好,被外婆喂了个肥头大耳,待遇之优渥常常惹人侧目。故事太多,大多已随风而去,有些已遭虫吃鼠咬,有些却仍被我敝帚自珍,一再默默放映,从开头看到结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能不忆故居?念及,感我的眼泪与欢颜齐飞。
2024.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