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短视频上,我最喜欢看一个女长男像的自称深圳女老板的人生道理讲解。虽然我不是完全赞同,但是我觉得她说的话最有意义!
那天她说了这样一个话:底层的草根屁民应不应该讲温良恭俭让?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网红的意思是不应该。因为底层利益冲突激化,野蛮,你讲这些东西会被人欺负的连渣都不剩。我也赞成这个观点。但是那个女老板说:“底层人如果不懂得讲温良恭俭让,在跨越阶层时,第一关都过不去。但如果底层人真的相信了这些东西,他们也就只能站在下一个阶层的门口无法再进一步。因为在上层,也许利益冲突不像底层那么激烈,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
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并且也发现了很多上进底层劳碌一生一事无成的原因。很多底层不是没理想,不努力,相反他们理想比谁都大,努力比大部分人付出都多,也有一定的智商。之所以不成功,是他们的眼睛先看到的是上层社会那些肮脏的东西(这和我们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教育也很有关),然后呢,他们在向上层前进的时候因为身份的落差又因为虚荣心产生自卑感,于是把底层那种混不吝的外在气质当成依仗,认为这就是敢闯。结果发现处处被阻碍,于是又把读书当成依仗,结果发现读书即便是成功也处处被人排挤。
实际上呢,这种底层因为没有收到相应的教育,思维是混乱的。底层要想跻身上层,是需要读书的,但是要知道为什么读书。如果真觉得只要读书成功就能跻身上层,那真的不如别读书,辛苦也是白费,底层的读书真的没那么值钱!底层读书不同于上层,上层读书可以成就理想,而底层读书大部分是为了阶层跃迁。因此底层读书:第一要增加自身能力。这一点大部分底层都知道,但是这种能力在今天并不是什么稀缺品,最多只是敲门砖,让上面的选择者听个响。第二是提升自身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识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洗去身上的市井之气,这样才能通过上层的初次筛选。试想即便是清北毕业的底层,如果还是一身市井的狂傲之气,自己又值几个钱呢?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可以更好的领会上层人的实际想法。这样才有遇到伯乐的机会。可惜,对于第二点,大部分底层满脑子都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白痴想法!孟子害人啊!儒家思想,8个字足以总结其糟粕:开口言大义,临危必变节。孟子讲的那些东西,也就偏偏无知底层。
底层做到这些,只是阶层跃迁地第一步,算是进入了更高的阶层,但是要继续发展,这些就不行了。还是那句话,读书这东西,改变外在是对的,但是真被读书洗脑,把内在洗出道德洁癖那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无论在哪个社会阶层,只要是人,大家追逐利益的本质是不会变的。顶多说阶层越高,大家的吃相越好看一点。所以这时候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如何面对高阶层的蝇营狗苟?
这一点看起来复杂。因为不顺从会被打回原形;顺从的话,出事必然成为背锅侠、替罪羊。实际上,对此古人有句最经典的评价: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