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是儿子跆拳道的女学员,比儿子小一岁,因为是外地户口,所以只能在外地上高中。2024年北京中考,她考了638分,满分670.这个成绩如果在北京,可以考到区里仅次于六小强的高中,但是在河北,却上不了好一些的公立高中。于是她家长花钱让她进了一个私立高中。这个高中号称衡水中学分校,教学模式如下:
首先,这是私立高中,收费是校方定的,不受公费制约。而这个学校的收费规则很特别:640以上的学生每年学费是3000多,中考640以下的学费是23000多。毕竟来说,640到644这个档位的人不太多,高于644的学生,人家会去更好的公立高中。
其次,这个学校所采取的学习方式,就是衡水中学的学习模式。说实话,现在高中生要想有一个很不错的高考成绩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是真的学会了,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个,需要有很优秀的生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可惜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优秀生源和授课老师呢?生源的质量来自于中考成绩,优秀的教师更难得,需要本身的知识底蕴和在重点高中授课的日夜打磨,重点高中会把真正的优秀教师当宝贝,不少还有晋升之路,凭什么会去私立高中呢?所以,真的把学生教好了,这件事很难量产。
第二就是把分数搞上去。注意分数搞上去,和学好了不是一个概念。要搞分数哪家强?衡水中学是霸王。怎么搞呢?实际上很简单,高中学习最难最低效的是什么?就是老师把复杂的概念讲给学生,学生接受了理解了,做到举一反三了。这个过程要耗掉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果把这一步省了呢?变成讲课——做题——朗读——背诵这种教学模式是不是就高效多了?这样对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不需要那么高。Y在那个中学住校,每天早上5:30起床,跑步、到教室大声朗读、背诵、吃饭、上课、听课、做题、考试、做题、考试......,一直到晚上22:00放学,每周都是这样。周末我不知道怎么安排,但是一个月回家一天!
这样学习效果如何呢?说实话,这种学习模式适合于复读生,或天赋较高的学生的提高,并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应届生。因为很多应届生没有系统接触过高中知识,简化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弄懂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只是在反复的做题中找灵感。最终于的结果是Y的数学成绩在七八十分之间,物化生成绩更低。全校3000多人,她排2000多名。毕竟Y也和儿子练了那么久的跆拳道,我对Y还算了解,那是个很好胜很要强比较聪明也很努力的孩子,可是她的家庭条件决定她不可能系统的超前学习高中的复杂知识。这样就无法弥补听课到做题之间的漏洞,理科学习又重在思维链,思维链建立不起来只会越学越难。
Y的妈妈以前还是很鸡学习的,但是自打Y去了这个高中,也不再催促孩子学习了。她说:“先不说学习的问题,学校把每天的作息时间划分的很细,吃饭有严格时间限制,她连饭都吃不饱。”
衡水中学,似乎是寒门救星。寒门学子上了这个学校,不用去外面报班,家长不用操心,三年过后就踏入985、211大门,是不是想想都爽?可是有一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谁都知道这样教学好使,复制成本又没多高,为什么成功的只有衡水一中?其实很简单,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需要生源质量,或者就是高三复读生。对于那些复读生,本身就已经把高中知识学的七七八八了,可能水平不咋的,但是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刷题,水平在一年内脱胎换骨是很有可能的。再说人家就拼高三一年,就可以玩“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教学模式。
如果没有绝对的质量优势的新生,直接搞这种教学模式真的好吗?那可不是一年,是三年啊!16到18岁的青春大好时光,每天就在没有自我的军事化管理之下,不断的朗读、刷题、考试。不要说学生,真的放个成年人进去试试,估计也受不了。这样搞,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