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没有谁比奴才更能怀柔解决贫富矛盾
查看: 13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谁比奴才更能怀柔解决贫富矛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29 12:1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当权力社会贫富矛盾不能通过向对外掠夺的手段缓解的时候,内部解决的手段一般是十分残酷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点了。当社会进入贫富两极分化,到贫富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社会形态是:广大的穷人阶层,少数的富人阶层,靠读书取仕的官员和富人阶层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成为富人阶层的利益代言人。对于国家的管理层,能够操控的武器本来是:官吏、奴才、鹰犬。
       历史教科书总是告诉我们,这时候无道昏君会把奴才交给奴才及时行乐,而圣明君王会任用贤臣救世。实际上恰巧相反,无道昏君才会把救世的希望寄托在读书取仕上来的读书人身上,比如崇祯皇帝,消灭阉党,任用“贤臣”,最后国破自缢煤山;圣明君王会重用奴才解决问题,比如成化年间的明宪宗重用东厂,最终解决乱世,缔造中兴。实际上到了贫富矛盾不可调和的时代,无论是什么社会,奴才反而比读书人有用。先别急着反驳,我们先看看读书人与奴才的区别:
        先说读书人,不管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他们的成长途径都是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始的,直到读书取仕成为官吏。这个过程中,他们接触的负能量是很少的,也就形成了他们内心的单纯幼稚,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当成为官吏之后,读书人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从寒门读书改命的,他们觉得仕途高于一切,所以必然结党营私,结什么党,自然是朝廷中的高官,因为利益而出卖原则。第二类是有原则的读书人,他们心存正义,心系百姓。但是我们要注意,无论是哪种读书人,他们内心都是有一定的精神和道德洁癖的,即便是伪君子,也是一样。读书人的利益和国家的管理层的利益看似是一致的,实际不是。因为即便是改朝换代或被外族征服,读书人依旧可以继续做官。
       再说奴才。不管是大奴才还是小奴才,都是从底层混出来的,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饱受欺负,很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奴才对于人性,看到更多的是恶的一面,而他们能混出来,一方面是能力强,另一方面是知道上位者喜好什么。所以奴才的内心多是阴暗的,他们最熟知各阶层人性的阴暗面。奴才是没有道德洁癖的,他们只是在上位者面前谄媚讨##欢心,可是做任何事情都能不讲人性和原则,只为达成目的。奴才的利益和国家管理层反而是紧密相连的,真的到了改朝换代或被外族征服,奴才绝对是新君主第一替换的对象,也是旧朝倾覆的背锅侠。
       我们拿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来看,作为大奴才的他是如何对待:底层、富人、官吏、鹰犬的。
       对于底层的非议有这样一个故事:有5个客商在旅店谈论魏忠贤,其中3个客商大骂魏忠贤蒙蔽圣聪,只手遮天、损公肥私......,一副愤青的样子。另外2人劝这3人谨言慎行,自诩为好汉的3人怎么能听?巴拉巴拉,结果第二天睡醒时发现已是深夜,他们被带到了一个地方,竟然见到了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当着2个劝诫客商的面,命人把另外3人活着剥了皮,把另外2人吓得屎尿横流,然后魏忠贤赏了剩下2人20两银子,把他们放了。实际上,越是没见过权力的底层,越是没脑子,随便被人一带节奏,就觉得自己就是扬眉吐气的大丈夫,而他们根本不了解事实本质,也不想了解,只喜欢攻击平时接触不到的上层。比如袁崇焕,被凌迟的时候,底层老百姓欢天喜地的争食其肉。而想控制底层的民心也简单:第一让他们吃饱喝足。第二表现出随时可以决定他们生死的能力,把刺头残忍的解决掉。第三让他们知道,他们没地方能伸冤。
        对于富人阶层,魏忠贤的做法就是强行收商业税,对此有个《五人墓碑记》的历史纪实性文章,实际上这东西一看就是和富人利益绑定在一起的读书人写的。锦衣卫处死了这五个人,以后收税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触动富人阶层,必然遭到舆论的谴责,因为他们掌控了社会喉舌——读书人。然而在社会贫富矛盾不可调和时,这种强行掠夺富人阶层的利益反而是缓解贫富矛盾最温和的方式。对于大部分富人,实际上都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魏忠贤时期,大明朝对外作战逐渐取得了战略性胜利,越来越主动;对内没有大规模的民变。朝廷国库也有结余。
       对于官吏,尤其是文官。魏忠贤是极为残忍,一旦惹到他基本是不留活路的,各种严酷的刑法施加在文官身上,彻底打烂了他们的傲骨。这里面确实有很多被冤杀的忠心社稷的忠臣,但是真的换这些忠臣当政,也未必能比魏忠贤搞得好。朝廷当然需要忠臣,但是忠臣还真的做不到一些奴才能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太容易被道德绑架。明朝文臣最善于用祖宗律法、圣明之君来道德绑架皇帝,而这一套在奴才的酷刑面前,却是一败涂地。文官到了,自然没有人能再给富人阶层代言。
       对于武将。魏忠贤唯一杀害的大将就是熊廷弼,谁让他站错对呢。武将就是国家的鹰犬,对于这些人,魏忠贤的处理明显比文官要怀柔的多,他不仅支持忠于自己的武将,就是那些关系不算近,得罪了他的武将,很多也是关起来却没有杀。对于武将的物质支持,魏忠贤也算尽力,所以武将不缺钱,在面对后金的战斗中也就不吃亏。再加上内地没有民变需要军队剿灭,军事力量可以基本用在辽东。在魏忠贤时期,辽东军队不仅有钱筑城,还能保持4到5万的精锐常备军。而到了崇祯的东林党时期,辽东的军费只够维持不到2万的常备军。
        那魏忠贤能不能彻底解决大明朝问题?当然不能。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就不是善因,不是善因最终就没有善果。再说魏忠贤可以对抗富人、读书人、官吏,但是他还是触动不了皇族。而富人和皇族是晚明两大财富吸血鬼。魏忠贤把富人、读书人都得罪了,也就间接的得罪了皇族,他的最终下场也就注定了。武将死于沙场是武将的荣耀,奴才死于背锅也是他们的归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
发表于 2025-4-30 09:55 |只看该作者
可见管事之前沉淀到基层混几年多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29 23: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志 于 2025-4-29 23:15 编辑

有说奴性和做核算的次数成正比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29 17:02 |只看该作者
一个朝代,需要靠奴才解决问题的时候,说明统治已经出了大问题。但是这个时候,还只能靠奴才解决问题。比如成化年间的东厂西厂,天启皇帝时的魏忠贤,以及乾隆时期的和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29 12:59 |只看该作者
    要说奴才之备尝人间冷暖,谙熟厚黑学的状况,怕是无人可出其右。故得罪谁都有转机,唯独别惹奴才,他们会有一百种以上手段让人痛不欲生。至于奴才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有其市场需求,一旦哪块云的雨淋到了他,于是便扶摇直上,哼,试看今日之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4-29 12:1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