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傅佩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
查看: 1884|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佩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30 13: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傅佩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一

骈拇 第八

要旨:天生万物,各有其性,也各有其命(天赋也)。人有理智与自由,因此可能自作聪明,为自己增加各种人间的价值,结果反而丧失了性命的真实状况(失德也)。真正的善,不是仁义,而是善待自己所得的一切(德之禀赋),亦即保存性命的原貌(德之本性),不为任何外在的目的而有所牺牲,进而可以自适其适。
(保存从道得来的本性,按自己禀赋找到适合自己的正路,发挥出创造力而心安理得)


性命之情,意指“性命的真实状态”。性是生来所具(本性),命是客观及现成条件(天赋)。
道德之间,“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

其实孔子讲的仁与义,和我们世俗理解的推行的仁义不同,《论语》有107个“仁”字,指每个弟子各自的正路(仁)不同,是要各自依天赋发挥创造力和作用。而“义”是因时因势而做的适宜的事,称为义。仁义没有伤害本性天赋的意思,就算骈拇,接受、忘记、使用也没什么不好。



傅佩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二

马蹄 第九

要旨:马是万物之一,有它自身的性与命,但是从人的角度来判断,就要设法让它变得有用。结果呢?善于驯马的伯乐会淘汰一半以上的劣马。儒家所谓的圣人,为了治理百姓(有目的)而制作礼乐,倡言仁义,(制作和倡言礼乐仁义并不适合所有人),结果呢?人们脱离了道与德,苦不堪言。道是根源,德是本性天赋,人实在不必刻意作为而自寻烦恼。(有目的刻意的作为,一定会阻碍本性向道的正常流动,也会伤害天赋的发展创造。)

养马,要从马的角度来思考。社会治理,要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人性是独立自由的能量体,天赋不同,发挥人性能量的方法不同,要有顺人的本性天赋的通道,人无数又不同,不如像马一样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92
发表于 2025-5-14 04:08 |只看该作者
  •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情,
  •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恶,
  • 兵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敌,
  • 墨家的最高境界是无别,
  • 法家的最高境界是无咎,
  • 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无求。
  • 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知,
  • 事业的最高境界是无悔,
  • 处世的最高境界是无名,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欲。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拘,
  •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词,
  •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无怨,
  • 友情的最高境界是无私,
  • 亲情的最高境界是无间。

~~~~~~~~~~~~~~~~

这七十条语录挺有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25-5-13 20: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傅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八

刻意 第十五

要旨:“刻意”为立定心志要做成某些事。凡是设定目的的,人都将有所期待。唯圣人可以做到“德全而形不亏”,他的表现与真人无异,可以恬淡无为,守住精神。


天地大道,圣人之德:
不砥砺心志而能高尚,
没讲求仁义而能修身,
没建立功名而能治国,
没置身江海而能闲游,
不练习导引而能长寿。
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
淡泊到了极点,而一切的美好都随之而来。
(期许人减少对外在及有形条件的依赖。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内心却可抵达各种境界。)


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平准,也是道与德的实质。

活着能与自然顺行,死时能与万物俱化。
静止时与阴气同归沉寂,活动时与阳气同步奔波;(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不做幸福的起因,不做祸患的开始;(菩萨畏因,顺其自然)
有所感而后响应,有所迫而后行动,不得已而后兴起。(不敢为天下先)


心中无忧无乐,是天赋的最高表现;
(德之至也)
专一而不变化,是清静的最高表现;
(一以贯之)
无所抵触,是空虚的最高表现;
(随顺世缘却能最大地发挥虚空能量)
不与外物交接,是淡泊的最高表现;
(不为外物所转变,简单生活)
无所违逆,是纯粹的最高表现。
(随缘应物,过去不留,不受影响,保持了最初最纯的本真)
纯粹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化,淡泊而无所作为,行动时顺着自然,这是保养精神的途径。
(今天看到一段话,可以作为参考。北大才子刘震云,语出惊人,他说:“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情,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恶,
兵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敌,
墨家的最高境界是无别,
法家的最高境界是无咎,
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无求。
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知,
事业的最高境界是无悔,
处世的最高境界是无名,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欲。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拘,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词,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无怨,
友情的最高境界是无私,
亲情的最高境界是无间。”
这一路“无”,追求下来会不会变成“有”了呢?)



傅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九

缮性 第十六

要旨:本篇谈到改善本性,由此而“复其初”,但世俗的方法可能错了。自古及今,步步堕落,从“至一”到“顺而不一”,又到“安而不顺”,再到“不安而乱”,无法回复原状。最后谈到“古之得志者”,让人警惕。


用世俗的学问来改善本性,以求回复原始状态;
用世俗的想法来调理欲望,以求获得清明状态;
这种人称为蔽塞愚昧的人。
古代修道的人,以恬淡涵养智慧;智慧生成而不去“利用”,称为以智慧涵养恬淡。智慧与恬淡互相涵养,和顺(德)与条理(道)就会从本性(作用)展现出来。

德没有不包容的,那就是仁;
(德具体是每个人的天性禀赋,仁是每个人天性禀赋发展发挥的正路,每个正路却是德展现的途经)
道没有无条理的,那就是义;
(知道者必达于理)
义明白展现而外物得以亲近,那就是忠;
内心淳朴实在而回归真实情感,那就是乐;
表现于言行举措而合乎节文,那就是礼。
(道德→仁义→忠→礼乐)
只靠礼与乐的推行,天下就大乱了。一混乱则万物必定会丧失自己的本性禀赋。
→每个人努力改正而接受自己的德→回归于自己的本性。


天赋本性如何开始堕落的?(莫之为常自然的“至一”是如何被打破的?)
我的答案:阴阳二气的能量流动造成阴阳的分布不均衡,阴阳二气混合成三:“和”气,“阴、阳、和”三生万物,万物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出现了有“神识(意识)”的人。因“意识”的出现,欲望开始出现,从而天性禀赋受欲望的影响开始混乱下衰,……。
→顺而不一→安而不顺→不安而乱。


世间不是失去了道,道也不是失去了世间。世间无处不有道,道也存在于世间万物。“世丧道也”,是世间人事与道相悖,“道丧世矣”,是道在世间人事中不显露啊。

隐士,是时机与命运完全不对,就守住根本、安顿源头,耐心等待下去。

乐全谓之得志,是说心中的快乐已无法增加。
不因为高官厚禄而放纵心意,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迁就世俗。前者与后者的快乐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忧愁而已。
在外物中丧失自己,在世俗中迷失本性,就称为本末倒置的人。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5-5-13 17: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花,灵觉心智。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5-5-13 17: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13 17:16
善说。大智者,以无所住心,随缘应物,步步莲花。

莲花,比喻灵觉心智。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5-5-13 17: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47
自由王国我以为应该是:随顺世缘无挂碍,随缘应物、过去不留。在“天运第十四”这篇笔记中有。

善说。大智者,以无所住心,随缘应物,步步莲花。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5-5-13 08: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8:44
留给后人来解,你都解了,后人还活什么劲儿

自由王国我以为应该是:随顺世缘无挂碍,随缘应物、过去不留。在“天运第十四”这篇笔记中有。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5-5-13 08:4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40
这种区分,都不“自由”,逆顺亡昌怎么自由?

留给后人来解,你都解了,后人还活什么劲儿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5-5-13 08: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13 08:43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8:37
自由王国有二个,一个属于自己,一个属于他人。

在自己的王国,逆我者亡,顺我者昌

这种区分对立,都不“自由”,逆顺亡昌怎么自由?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5-5-13 08:37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31
有道理。只是既然是在读《庄子》的笔记帖子里,要更上一层来说了,内方外圆是有刻意目的的有形有象,非无 ...

自由王国有二个,一个属于自己,一个属于他人。

在自己的王国,逆我者亡,顺我者昌
在他人的王国,逆来顺受,随波逐流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5-5-13 0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7:40
做人与做事。 做事要认真,做人要圆滑。内方外圆

有道理。只是既然是在读《庄子》的笔记帖子里,要更上一层来说了,内方外圆是有刻意目的的有形有象,非无形无迹之至善境界。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5-5-13 07:40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18
较真与圆滑都不是重点。我以为,做学问关键是要潜心;管理关键是“知人善任”,用人之智做事。如果展开又 ...

做人与做事。 做事要认真,做人要圆滑。内方外圆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5-12 21: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13 08:36 编辑

傅荣解读《庄子.外篇》笔记七

天运 第十四

要旨:黄帝演奏《咸地》,它使听者体验“惧、怠、惑”。惧使人难以安于现实,怠使人陷入心灵空虚,惑使人由愚可以悟道。


“上皇”只是顺天应人,不必有什么用心的作为。


至仁无所亲近。
庄子谈“孝”之言,共有六个层次:“敬,爱,忘亲,使亲忘我,兼忘天下,使天下兼忘我。”其中,前四步已经足以大幅提升一般人的孝顺观念;最后两步则抵达最富道家特色的至孝或至仁了。


依照人情来演奏,
顺应自然来发挥,
配合礼义来进行,
展现出最清明的原始境界。

用阴阳的协调来演奏,
用日月的光明来烛照。
可长可短,可柔可刚,
有一定规律,又能推陈出新;
流到山谷就充满山谷,
流到深坑就充满深坑;
塞住空隙,守住精神,
与外物完全相顺。

用无所松懈的乐声来演奏,
以自己如此(自然)的固定规律来调和。

此处所谓圣(和中庸一致),是指明白真实情况,随顺应有之命(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由惑到愚,再由愚(无思无虑)到道。只有回归原点,才可能与道(究竟真实)合而为一。

达于情而遂于命。“情”是真实情况,“命"是自然之命,亦即自己如此的固定规律。
→我认为和中庸和易经的道理一致。


变迁流转,顺应外物而永无穷尽的道理。
(易理一样,随顺世缘无挂无碍)

礼仪法度随时代在变化,不在乎是否相同,而在乎治理有成。(结果导向)


心中若无主宰,则道不会停留;
外在若无印证,则道不会运行;
由心中发出的,如果外在没有顺应作用,圣人就不会展示;
由外在进入的,如果心中没有主导力量,圣人就不会留存。
名衔,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以多取。
仁义,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久留。
(随缘应物,过去不留)


古代的至人,只是向仁借路,向义借宿。
逍遥,就无所作为;简陋,就容易养活;不施与,就没有耗费。

认为财富可贵的人,不能把利禄让给人;
认为显耀可贵红人,不能把名声让给人;
热衷权力的人,不能把权柄让给人。
(知人善任,分层授权,用人之智)


不用仁义,你只需使天下不失去淳朴的本性,你自己也顺着习俗去行动,把握天赋来处世。

天鹅白,乌鸦黑。是天生的,不值得辩证;
名声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广。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使民心淳一 → 使民心相亲 → 使民心竞争 → 使民心多变,每况愈下,作乱莫此为甚。

“杀盗非杀”若可成立,所有做过坏事的人不是丧失人 权了吗?而谁又不曾做过坏事呢?
(量刑而处罚,应该可以吧?)


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
不妄分优劣好坏,顺其自然。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5-11 1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25
从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

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有四点:

反正不会太影响版面,也没多少人看这帖子,我就引这篇过来,您就看着好玩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5-11 18: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18
较真与圆滑都不是重点。我以为,做学问关键是要潜心;管理关键是“知人善任”,用人之智做事。如果展开又 ...

从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

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有四点:
1、知人善任;
2、分层授权;
3、洞察先机;
4、适(时)正(确)决策。
好象很简单很普通,其实真理解到位真正做到又真不容易!
(其实还隐含了一个出发点,就是领导的根本职责是“服务大众”而不是享有特权)

知人善任。说的就是在平时在最初就要认真着手培养或挖掘到重要岗位最合适的下属,并委任到合适的重要岗位上,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就是领导啥也不懂瞎搞或者啥都懂全都自己干;
分层授权。就是放手让可信任有品有才的下属去干,让他在干的过程中更加成长和负责,领导不必要去承担具体的事务和责任,有人去独当一面;
洞察先机。这个是领导者在减少具体事务与责任后,应该去做的重点,要站在团队之前之上,去看得更早更远,明白所处的环境位置以及做事的时义、时用、时机。
适正决策。就是洞察先机后,要敏捷果断地做出正确决定,不要犹豫不要优柔寡断而失去机会。正确决策的关键,还在于领导者不被杂事具体事所羁绊,有时间去了解去思考去分析去准备。

历史上有一段很有趣一又很让人深思的对话,就是管仲经鲍叔牙引荐后,与齐桓公第一次见面的对话,我简化一下,大概如下:
齐桓公说:“我这个人啊,既好色又好货又喜欢打猎玩耍又无情,能做好领导吗?”。
管仲说:“你这些情况对领导来说没什么关系,你把经济、军事、外交、农业、文化娱乐等等这些具体的事情交给我,我来干我来安排就行了。老大,你只要多走动多看多听多注意国际国内的大事,有情况我们商量一下,决定老大你果断别犹豫只管下就好了,其它的事我搞定。这样你就是好老大。”

齐桓公信了管仲。后来,管仲安排了五个得力下属并有效管理,很短时间,经济上盐铁做得很好;军事上发明了伍人一小组的建制(“行伍”就从这来的吧);外交上前后九合各诸侯;农业上发明了井田制,井字中间这一块就是公田代交税;文化娱乐上,管仲很大尺寸允许公娼,据说后世青楼拜管仲为祖师爷。管仲还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还有一个重点,齐恒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另外,历史上最著名的朋友交情一管鲍之交,最后的精彩,是在管仲临死时,齐桓公着急问管仲:“你死后,你最好的朋友鲍叔牙可以代替你主持工作吧。”,管仲说:“不行啊,你不能任用鲍叔牙主持工作,你用我推荐的谁谁谁吧,否则会害死老鲍,国家也会出问题”。齐桓公这次没听管仲的。管仲死后,齐国很快出大问题,齐桓公很快也死了,尸体就摆放在大厅里发臭也没人管,三个儿子都忙着争抢位子呢。这大概是齐桓公个人的修身、齐家做的都不好,更主要是没有培养好公与私的接班人,造成人亡政息的结果,也就是亢龙有悔的结局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5-11 18: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7:58
我身边有二个人成长经历反差很大,90年初,我们在一起接受技术培训。
一个较真的厉害,另一个很少较真, ...

较真与圆滑都不是重点。我以为,做学问关键是要潜心;管理关键是“知人善任”,用人之智做事。如果展开又可以写一大篇……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5-11 18: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7:58
我身边有二个人成长经历反差很大,90年初,我们在一起接受技术培训。
一个较真的厉害,另一个很少较真, ...

较真与少较真,看来也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以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顺着状况去做,是每个人的“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实事求是,根据实际状况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5-11 17: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1 18:07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53
“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明师是难遇难得,但明师也不一定全知全对 ...

我身边有二个人成长经历反差很大,90年初,我们在一起接受技术培训。
一个较真的厉害,另一个很少较真,特 较真的做了部委高层的技术主管,不较真的做了跨国企业的高晨主管。

做学问,要较真,做管理,要学会圆滑,这是我的体会。这年头,有学问的人太多,学会圆滑处事为识时务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5-11 17:1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47
明师,他们是真的做好了懂了某一行或领悟了“道”理的过来人,名气往往不大,名气大的反而要小心,当然没 ...

很开心。我和身边的朋友没有这样认真的交流过。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5-11 16: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47
明师,他们是真的做好了懂了某一行或领悟了“道”理的过来人,名气往往不大,名气大的反而要小心,当然没 ...

“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明师是难遇难得,但明师也不一定全知全对,“依法不依人”这一点要深思。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5-11 16: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25
明师这个字眼非常棒,还有一种明师,那就是国学智慧的结晶,艺术形式和艺术品,比如太极拳,书法,古典舞, ...

明师,他们是真的做好了懂了某一行或领悟了“道”理的过来人,名气往往不大,名气大的反而要小心,当然没名气也不一定就是,要自己去感受感悟。
还有明师适不适合你,明师看不看得上你,都是问题,还得看缘份。明师难遇和真正的佛法难闻一样,太应珍惜了!不要学我,我把金融学老师给怼了,把易经老师也给怼了,虽然我依然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但我有“我爱吾师,更爱真理”的犟劲。嘿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5-11 16:3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23
最怕的是:我本来眼睛明亮,却因师傅的引导而弄瞎了眼,走上歧路而伤害了智慧性命。所以关键的是:自己顶 ...

【【1080P】修复——蕭煌奇-你是我的眼  一首激励了无数人的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5-11 16: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1 16:28 编辑

明师这个字眼非常棒,还有一种明师,那就是国学智慧的结晶,艺术形式和艺术品,比如太极拳,书法,古典舞,中国象棋,戏曲。。。。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5-11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11
我知道你的长处,正好是我的短处。 我们只是从二个不同方向阐释同一问题,我从实践中谈个人体会

最怕的是:我本来眼睛明亮,却因师傅的引导而弄瞎了眼,走上歧路而伤害了智慧性命。所以关键的是:自己顶门上有一只眼,能智慧分辨。我的分辨尺子就是:是不是“无为法”。参考: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5-11 16: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11 17:55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05
早年,我曾近距离接触过北大的,清华的,人大管理学院的教授,公司把他们请来做管理培训。

我不想说北大、清华、人大什么管理学院的教授一定好或一定不好,前两年有一个想蹭华为的顶着知名教授的“陈春花”,实际真的呵呵…。
真正学习找的是“明师”而不是“名师”,自己要有分辨的智慧。借古说今吧,古代,往往不是徒弟找师傅,而是师傅找传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5-11 16:1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04
不是硬捏三合一,而是发现他们“此心同此理同”的共通之处,我们自己如果把握住了共同的原理宗旨,就能一 ...

我知道你的长处,正好是我的短处。 我们只是从二个不同方向阐释同一问题,我从实践中谈个人体会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5-11 16: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1 16:12 编辑

早年,我曾近距离接触过北大的,清华的,人大管理学院的教授们,公司把他们请来做管理培训。我倾向于国学应用教授的言论,下面这个人课程我听的比较多

翟鸿燊 - 百度百科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5-11 16: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11 16:05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2:14
另外你所说三者合一,我更愿意说是角色切换,那就是你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生活环境做适当的角色切换 ...

不是硬捏三合一,而是发现他们“此心同此理同”的共通之处,我们自己如果把握住了共同的原理宗旨,就能一通百通。比如,我就发现《易经》、《楞严经》、《论语》、DeepSeek AI和人的大脑在应用上有共同的底层逻辑,就是:模块化和动态涌现。还有,释家、道家、儒家三家,是以“无为法”为共同大道方向,分别从全体把握、自然展现和人世运行三个前后站位,而呈现的思想体系。它们实际上没有对错,只有前后或程度上的差别。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5-11 15: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1 15:5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5:48
我以为您太自信又太武断了,仅从他人的简略经历,就可以了解他的解题思路与思想体系的瑕疵了?其中傅老师 ...

你提醒的很好,我这里更强调不盲目崇拜,毛教员都被三七开,何况一个学者。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毛教员都批评过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5-11 15: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1:56
从傅老师的个人经历,就可以了解他的解题思路了,从他的个人经历,你也可以窥探出他思想体系的瑕疵

我以为您太自信又太武断了,仅从他人的简略经历,就可以了解他的解题思路与思想体系的瑕疵了?其中傅老师思想大的转变与突破,如果你没有沿着他的思路认真思考过,我不相信你能体会与理解。而他真正让人服气的是:绝高的学习天赋还艰韧不拔永不止息地读书学习的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