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脑子是否在线,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但是我发现有两种管理者管理很是愚蠢。
企业管理者手里有两张大牌:技术型人才和资源性人才。这个很好解释,技术性人才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技术,可以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可以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而资源性人才,就是可以拉来暂住,争下标书,打通向上通道。如果企业管理者脑子不清醒,就会做出如下的愚蠢行为:
第一、让技术性人才参与资源竞争。
当初,日本某汽车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让工程师去做汽车销售,结果不少工程师因为对汽车更深入了解的优势,反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受益,于是被中国管理者效仿。可是时移世易,两国文化也不尽相同。相比于日本社会,中国社会人文化的因素更重,资源竞争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业务竞争,凭的是员工的业务能力,这一部分让工程师去做,还稍有机会。但是时移世易,现在所有的产品信息都是透明化的,那点技术优秀已经荡然无存,工程师在营销人员的竞争面前毫无优势可言,过多的牵扯精力反而影响本职工作,更要命的是销售需要圆滑,而搞技术的需要原则。工程师搞多了业务的东西,人变得圆滑,这对于产品质量是致命危害。中国产品最终走向质次价廉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我们不想搞经典,而是搞不到经典,我们的高效只能走量,只能用过度的宣传来掩饰质量的短板。这样是没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为了生存只能不断的改革与转型,不断的靠资金优势入侵其他产业领域,从而加速垄断形成。
第二、让资源型人才搞技术:
这个不仅蠢,而且坏。资源性人才有什么技术?或者讲他们里面的技术佼佼者,是在资源型人才层面中比较而出的,不过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资源性人才,拿着和技术型人才一样的或更高的薪酬待遇,没问题。但是把技术人员本来应该有的荣誉和权力给他们是不对的。甚至于有些管理者脑残到让资源性人才去指挥技术性人才搞技术,结果只能是完全的外行指挥内行。一个企业这样搞,就会变成要什么没什么,资源性人才背后的资源也不愿意给一个随时可能暴雷的企业兜底,企业自然离完蛋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