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老闻出书
查看: 995|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闻出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6 19: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老闻出书

      老闻我好久没有来六星了,原因主要一是到网络头条、百度平台上,与人博弈PK历史政治经济等话题,批评各路人等,以及ko他们(老闻是勇往直前、无法阻挡的大杠精)。二是忙于出书,先是出了一本历史研究书叫《历史研究实践与理论若干》,第一次出书没有经验,栽了,一万多元买了个国际书号,国内不许卖!我背了几本书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去推销,人家说你要是国内书号我们可以收几本试销试看,国际书号规定不许收。我的书就只能当多两个字的擦屁股纸了。当然我没有开印,只有样本十本。

      这种情况责任一是在我,不懂出版物和出版社里面的奥妙,一头栽坑里了。另外我不懂书籍的市场行情和需求,也不懂如何迎合市场,定位自己的书,也没有……。反正我是10个不懂、9个不知道、8个无能、七个为力、六个没有、五个幼稚、……所以我原来是竖着出去的,哈哈地笑,现在是躺着回来,哇哇地哭。
      “哭”过以后,不能老是自己怪自己撒,喝不到茶,除了嘴歪,肯定也有茶壶漏的原因。于是我找第二责任人——茶壶,找来找去,还是找到帮我设计排版、申请书号的出版公司头上,是他们叫我申请国外书号的。说我的书国内政审很难过关,申请国外书号没有问题,一蹴而就!结果确实是一蹴而就:成本收不回,一下掉坑里爬不起来了。

       痛定思痛:我老闻也算强人一枚,难道就此怂了,再也不出书了?那么多的历史大发现(人要自吹自擂以鼓士气)就只能孤芳自赏,无人知晓了?当然不可能!我老闻在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走哪打哪,号称大杠精!甩出一棍就能打倒数人,今天居然在小河沟里翻了船。不行,得推倒重来,换一家实力雄厚的出版公司,再竖着进去,……

       找出版公司进去之前,我得把底子弄得厚厚的,酱紫进去才会有所得,不会被人掀下坑去。这不,我来找我的“底子”,就是老闻在这里发表的几十篇个人回忆录,想集成一本书发表一下,不知各位文学妹妹和文学滴滴  有什么好意见提供给老闻?或者说是不行,你的回忆录没有人看;或者说是还行,估计能够收回成本;更或者哄我一下,说老闻的回忆录出版以后一定能赚大钱,让我头晕晕乎乎一下?
       还或者有文学弟弟妹妹是著作等身的出书老手,介绍出书经验和猫腻,老闻感激不尽,先谢了我这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78
发表于 2025-7-8 12:1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8 11:24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我注册登上去了,谢谢你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7-8 11:44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8 11:24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这个网不错。里面有些书我有。
       《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大多数是资料,有许多(人所不知的)历史资料。这也是冒险的出版。
我就依据里面的资料,写出这两篇文章,当然还有不少篇。主要是搞清楚了是谁发动了朝鲜战争、发动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维基有资料,却未必能搞懂中苏两国发动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史学家的本事不仅在于发现新史料,更在于准确、正确的认识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正确的认识历史的发展逻辑、发展规律。
       根据《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我否定了斯大林要南北分治、阻挡解放军打过长江去的说法!仅从《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资料中,我攒的历史发现文章足以出版一本书。当然在出版审查面前,不一定能过关斩将,因为不是我斩他,而是我伸头让他斩,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7-8 11:24 |只看该作者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8 11:12
接着说,新资料能改变一部分人的看法,主要是改变能够独立思考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却改变不了有立场偏见 ...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但鉴于以往,
他们都不善于讲真话的历史。。。。


你要靠这玩意研究历史。。。
只能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大作用肯定没有。
搞不好你还掉进另一个坑里了。

另外,ZL 我先给你一个目前能用的网站。
Z-Library – 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图书馆。自由访问知识和文化。

要注册,每天只能下载10本。

捐款之可以增加。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7-8 11:12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1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接着说,新资料能改变一部分人的看法,主要是改变能够独立思考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却改变不了有立场偏见的那些人对历史的看法,还会得到他们的批评意见。
CCTV《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资料,大大改变了我对解放初中国外交内政的看法(文章不仅包括这两篇,还有不少),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历史教科书。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7-8 10:47 |只看该作者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7-8 06:34
哈哈哈

真理 折腾。

哈哈,打麻将忘了坐庄的同学,又见面了。人活着就是要折腾,不折腾就躺平爬不起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7-8 06: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7-8 06:36 编辑

哈哈哈

真理 折腾。
折腾对象且折腾自己。

网格。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7-7 23:3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7 20:03
本来想恭喜一下的,谁知道竟然是围观你栽坑里~~~

豆豆小姐,既然是围观我栽坑,那你就祝贺一下我栽坑的喜讯,不是有拿白事当喜事办的嘛,你就当喜事祝贺我吧?老闻从来就是喜庆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7-7 23:32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4
这个网站随时都会关门。。。
之前关过一阵子。
我还捐过款的。

这个网怎么上去?没有网址。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7-7 20:03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恭喜一下的,谁知道竟然是围观你栽坑里~~~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7-7 16:44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1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这个网站随时都会关门。。。
之前关过一阵子。
我还捐过款的。
因为查得比较紧
被美国FBI 还关过
里面有些东西,是你平时找不到的。
就是想找也找不到的。
我是想找文哲类的东西才翻到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伟大的电子图书馆。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7-7 16:41 |只看该作者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而是归类。。。所以只能看个大概。。。。
对爱好史学的人来,了胜于无。
对研究史学的人来说,是个侧面。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7-7 16:3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7-7 16:3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7-7 16:31 |只看该作者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46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搞 ...

现在这个墙,越砌越高,高到天上去了真的。原来上维基,能看到很多国内看不到的资料。
现在上不去了。。。
国内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局域网。。。


我建议你能ZL上面查一下资料。那上面关于史料的书和著作非常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7-7 15:11 |只看该作者
我特地买了一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研究研究他这书为什么这么走红。到现在十几年了,《明朝那些事》掉价最少,一套九本书还要200多米。二手一本还要十几米。当年明月并没有在明朝历史中有什么发现,就靠其三寸不烂之舌,把一本《明朝那些事》卖了5000万本!赚了至少一亿。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7-7 14:48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5-7-7 14: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闻所欲闻 于 2025-7-7 14:52 编辑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搞历史研究的人是很敏感的,几个字词的不同也要追究到底。因为古文歧义非常多,记载又很简单,一旦认错词义,就会一错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5-7-7 14: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闻所欲闻 于 2025-7-7 14:43 编辑
耍帅 发表于 2025-7-7 14:34
现在维基百科看不到了,唉,现在人,八卦短视频倒是免费供应。

指得是中苏外交?你指哪一段不够真实,我来解释
搞错了,我问的是芳原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7-7 14:3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4:23
我没指责。不敢,也不能。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史实的辨别问题,
不是立场问题。

史实辨错有历史研究自己内部的规范。维基只能指出人所不知的一些史实现象,未必是某一历史的全部真相。
所以得到维基的资料,也只是某一历史的一个部分,还要和公开的历史,公开的历史教科书结合起来甄别对错。
所以历史研究是最复杂的科学,一个秘密的史料的出现,可能完全推翻以前的公认历史结论。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7-7 14: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耍帅 于 2025-7-7 14:36 编辑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现在维基百科看不到了,唉,现在人,八卦短视频倒是免费供应。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5-7-7 14:2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4:19
我劝你不要搞得太大条。。
不然到时发现你才是史学最大级别人物
你让那些大人物怎么办?


其实出版社审查官何尝不想让那些惊人的历史研究结论发表呢?但是他们身负国家意识形态审查责任,职责所在,不得不为之!说不定他们一边写批判词否决作者,一边心里赞好!
人类哪一天可以讲真话了,哪一天就人人平等了,国家也消亡,政府也消失,哈耶克也梦想成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5-7-7 14:23 |只看该作者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16
你不能指责国家行为,也不能混淆国家行为和历史研究的区别。或许我成为外交官,明知朝鲜战争是由苏联中国 ...

我没指责。不敢,也不能。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史实的辨别问题,
不是立场问题。
上升到立场的时候,我肯定闭嘴。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7-7 14:19 |只看该作者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09
【比如说,司马千的史记,有一些史实,在他看来就是真实的
但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眼假。】
司马迁有文学 ...

我劝你不要搞得太大条。。
不然到时发现你才是史学最大级别人物
你让那些大人物怎么办?

史学研究,我完全外行,毛都不懂的。
跟您说的这些,都是胡扯的。
我这样都懂史学研究了,那社会就乱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7-7 14:1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47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 ...

你不能指责国家行为,也不能混淆国家行为和历史研究的区别。或许我成为外交官,明知朝鲜战争是由苏联中国发起,也要“指鹿为马”地指责南朝鲜和美国。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7-7 14:13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47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 ...

你说的有立场问题。国家有自己的立场考虑要不要说事实,说到什么程度。俄乌冲突,明知许多不真实,也要发表。这和历史研究是两码事。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7-7 14:09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25
对AI,您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另外,您老说的靠个人鉴别

【比如说,司马千的史记,有一些史实,在他看来就是真实的
但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眼假。】
司马迁有文学才能,他经常在史书里发挥他的文学才能。那时历史科学没有规范,主要靠个人理解。今天就不同了,因为史学的规矩已经搞清了许多,史学的正确指导思想也有了,就是历史唯物论。史学的辅助手段(科学考古手段,各门科学知识的运用)也增加很多。让我们对历史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有效的手段运用。当然任何科学,创造性还是首要的技能,跟科学发现一样,历史发现也要运用创造力。所谓的历史教科书,那是学生考试或考大学毕业生用的,搞历史研究,不以教科书结论为依据,而是做参考。
历史科学也是在发展进步的,现在的历史研究者,如果不会运用现代科学、哲学、史学规范,就只能和司马迁一样甚至不如司马迁。我从小就爱好历史,11岁靠新华字典读完《东周列国志》,55岁越过历史研究的坎,写出《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文章,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诸葛亮的八卦阵也被我破解了,还准备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几千万还原历史性阵法)。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7-7 13:47 |只看该作者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3:37
【从来没有过,都是人民自愿。
就是说,一个个小区的封闭,甚至有人惨死家里,
都不是官方主导的封闭, ...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件本身是否值得。

首先,你要承认 ,他是真实存在的史实事件,
然后,才能讨论这件事在当时有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或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5-7-7 13:4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25
对AI,您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另外,您老说的靠个人鉴别

我说的个人鉴别是要得到大多数人或者专家同意的那种结论。不是你说东,他说西的无数结论。我的那篇《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文章,在三国论坛和人博弈了好几年,不断更新,添加证据,终于有人包括对手都承认我的论据、论证、结论的正确性。那位写《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的作者,在他的书里运用了我的结论,指出魏延事件是冤案,是由闻所欲闻研究得出的结论。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7-7 13:37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7:3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所以年龄不是问题。

【从来没有过,都是人民自愿。
就是说,一个个小区的封闭,甚至有人惨死家里,
都不是官方主导的封闭,
都是人民自愿。】
有自愿,也有强迫。而没有强迫的美国,就是疫情的人间地狱。
强迫是一种手段,要看目的和结果如何。人对待自然界的手段,也无非是无为和强迫两种,环境污染是强迫自然的结果,任由物种泛滥,则是无为的结果。所以不能把手段当成祸水,要看人利用手段干什么。所以我对网上书店、博主卖书的捧哈耶克的什么自由主义没有好感。
而解放后30年,那种强迫的公有制目标是海市蜃楼,没有基础人性的支撑,所以强迫成为恶的手段。疫情强迫达到良好的目标,外国人骂就随他去,让他们把疫情死人和中国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在外国人面前无需抖抖呵呵。水平不够自然怕他们说三道四,像我这种大杠精,来多少中国外国的卡拉米,统统ko,不负六星所授唯一大杠精勋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