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近来迷恋修仙小说。但他不爱戴耳机,说是影响听力。奇怪的是,他听力很好,却偏爱大声播放。给我的感觉是:沿途,惊天动地,极具嚣张之能事。
我有时候顽笑,说,符合遛弯大爷人设。他也不以为意,继续揣了手机,喧嚣而行。有时候吵得我心烦意乱,若不是房间够多,楼上楼下空间够大,我都不晓得抗议多少回了。
在来来去去的输出中,一声声“道友”入耳,听得我特别想笑,总时不时想起那一句:死道友不死贫道。先生却愈发怡然自得,仿若被那方仙侠天地摄走,眉宇间常浮出遐想之色,偶尔经过我身边,会露出色迷迷,啊,不,算情不知所起之状,婉转悠扬喊一声,道侣,你在干嘛呢?
倒。没看在厨房之间忙碌?
哼唧哼唧跟他说,我是即将熏S在厨房的道友,也算很有味道的女人了,你要不要来替换一下?
他闻言一怔,随即哈哈一笑,脚底抹油溜了。
一句“死道友不死贫道”,似一道屏障,划出了思维领域的分水岭。他沉浸于“道侣”这种缥缈称谓的浪漫想象里,而我则如条件反射般,只让功利生存的算盘在心里拨得噼啪作响。
此种差异,何止于仙侠与现实之隔?怕是早已深入骨髓了。
想起每一次出门旅行,我必先规划路线,备好各种天气下的衣物、应急物品,包括干粮、药品等也打点妥当,甚至有遇险情补充体能的巧克力——仿佛每一段行程都埋伏着未知的险情。先生呢,却笑嘻嘻只提要求,食宿、景点什么的都由我打点。他心中盛满了对旅程的想象与期待,乐呵呵地张望前路,脚步轻快,常觉前路平坦,风景怡人;而我呢,每天装满了下一程的攻略,精打细算规划好每一处,唯恐出现任何疏漏……
这大概便是思维差异了?像生命图景里天然形成的两种景致。
眼前仿若出现了两股水流:一股沉稳审慎,如深谷溪涧,另一脉奔涌洒脱,似瀑布飞湍——它们自山巅分道而下,却在山脚融汇一处,滋养出两岸丰茂的生命绿意。
我跟先生很少发生争执,大概便是思维相异恰好互补了?总有一个脚踏实地、精打细算夯实在人间烟火里,而另一个呢,就仰望星空,瞥见生活之外的浪漫。
思维的差异,若阴阳鱼在混沌中相逐,彼此不同的轨道,却在旋转间拼合成一个完整无缺的圆,真是充满了哲思和情趣。
如此想来,“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智慧固然实用;偶尔与“道侣”演绎一下情深似海,何尝不是上天赐予的片刻羽化登仙——在人间烟火缭绕处,将寻常日子过成相携云游或栖居的诗意。
世间“道友”千千万,“道侣”却只得一人。这么一寻思,再听先生妖娆来唤,好似加了滤镜般,莫名就倍觉亲切。如此,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