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3-27 15:23 编辑
喜欢红尘散仙的作品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有缘接触红尘散仙的文字,就被他那纯文学的作品吸引住了眼球,他的文笔流畅豁达,品他的文字犹如畅饮一坛自家酿造的米酒那样甘冽痛快,细细咂味过后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名将之后》是红尘散仙新近推出的小说故事,它结合明史和戚家军的历史故事,以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联合抗日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看似猥琐怯懦却有着英雄壮举的冒牌戚家子弟戚继祖,正是这一冒牌戚家子弟的英雄壮举,激励了后来的戚家子弟英勇杀敌,勇往直前。品读这篇小说故事,那种大气昂扬,酣畅淋漓的感受尤为强烈。
《 名将之后》先以1937清早的一个生活场景入手,推出了一个“长得不起眼,脖子还总朝一边歪”的扎油条卖豆浆的小买卖人戚继祖,同时还捎带出了一个“足有两米高,坐在那比他站着还要高,膀大腰圆,跟个铁塔似的,那双眼睛偶尔瞪过来,隐隐冒着一股寒光。”的壮汉。通过两人的冲突争执,揭示了两人的身份真假,真戚家子孙戚大刀的威武与假戚家子孙戚继祖的窝囊胆怯,在对比中展示给了读者。然而,在另一个晚上,宛平城枪声响起的时候,油条铺里演绎着日寇掠抢国宝侮辱女同胞的时候,真正的戚家子孙却有负重望怯懦地躲在一边,而假冒的戚家子孙却象当年痛击倭寇的戚家军一样,义气冲天,用热油泼向日寇,用油筷戳瞎日寇的双眼。到这里故事还没完,当未来得及逃脱的戚大刀被逮住并被押赴刑场的时候,已脱身的戚继祖却挺身而出,换出了戚大刀勇赴刑场,保留住了戚家军的实力,进而使戚家军在以后的抗倭斗争中奋勇杀敌。
红尘散仙的小说故事大都立意较高,情节给人的感觉总是一波三折,最后的结局也多出人意料。而《名将之后》我读后感觉那最精彩之处却在中间,让我们看这段描述:
日本兵抢了几下抢不过来,干脆松开手,拔出了战刀,高高地举了起来。就在这时候,只听“哗啦”的一声,戚继祖揭翻了桌子,他迅速地扑到油锅前面,麻利地舀了一瓢热油,哗的一下泼在了日本兵的脸上。
这个日本兵“嗷”的一声惨叫,捂着脸倒在地上翻滚着,另一个日本兵放开了于太太,还没等他拔出枪来,戚继祖丢掉瓢,又顺手抄起了炸油条的铁筷子,一下子戳进了日本兵的眼睛里。眼看着两个日本兵都倒在地上嚎叫着,戚继祖还不解恨,上前拿铁筷子乱戳一气,嘴里骂着:“老子是戚继光的孙子,专杀倭寇的,到老子的店里欺负中国人,真不把老子放眼里了是吧。”
看以上这段文字描述,痛快之极不得不佩服红尘散仙的匠心独运,有人质疑戚继祖变化极快,我认为作者在前面其实已做了铺垫,正是由于众人的蔑视以及于老板的轻视让他挺直了腰杆成了勇士。
让我们再在振奋中看这一段的描写:
“住手!”一声怒吼传来,从人群中走过来几个人,走在最前面这人个子不高,脖子总朝一边歪着,他穿着一身油腻腻的衣服,手里还拿着双铁筷子。他把铁筷子往日本人面前一摔,歪着脖子冲着日本少佐说:“杀人的是你爷爷我,你们把他放了。”
这一段,我认为应该是戚继祖人物形象的升华,他敢作敢当,为了保住真正的戚家军子孙,为了让会武艺的戚家军子孙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他不顾牺牲生命和鲜血,这一壮举令我们敬佩。
于是当我们读到这段:
其中还有一个铁塔般的大汉,他的衣服后面写个大大的“戚”字,他带着几个徒弟把大刀使得神出鬼没,杀得日本兵血肉横飞。
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欣慰,因为那个真正的戚家军子弟在戚继祖的生命和鲜血激励下,摆脱了一副夸夸其谈徒有虚名的空架子,成了名副其实英勇杀敌的戚家军。而戚继祖也被尊奉为抗倭名将戚继光第24代孙。
其实,是中间那精彩的叙写让最后这个结局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感谢红尘散仙,感谢他为我们酿造的这坛醇香的米酒。
|